2012年8月,丰田在日本本土推出了第二代Mark X的改款车型,新车的变化主要来自前脸和尾灯,大灯内嵌的灯带会让人误以为是日间行车灯,其实仅仅是示宽灯。除了外观的变化外,内饰仍然保持原样,但喜人的是丰田老气横秋的绿色中控背光换成了蓝色。虽然Mark X仍未加入丰田在日本普及度很高的混动系统,但改款车型增加了减振材料用来提升静音性,增加焊点用来提升车身刚性,这些细节的变化都是消费者无法观察到的。国内消费者始终期盼着锐志能同步引入日规车型的直喷发动机,然而随着改款锐志在2013年9月上市,大家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上市后售价20.98至31.48万元的七款车型用的发动机代号大家都能倒着写出来了。
此时国内市场消费者对运动轿车可选择的余地已经非常大了,锐志只能打着“最便宜的V6后驱车”情怀牌在市场中拼杀。连直喷发动机都不“与时俱进”,更别提日本本土各种Mark X的运动版和限量车型了。现实是残酷的,销量的日益萎缩让一汽丰田无心引入之后的改款Mark X。2017年9月27日,锐志正式宣告停产。日本本土在2016年推出的Mark X改款车型始终与中国消费者无缘,有车主海淘改款日规Mark X前后杠及灯具完美还原,圆自己的JDM梦……即便一汽丰田引入改款Mark X也无法挽回锐志在国内中型车市场的颓势,2019年4月日本推出的Mark X最终版车型也预示着这款经典后驱轿车将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
第二代普锐斯——首款引入中国生产的混动丰田车
1992年1月,丰田发布了《丰田地球环境宪章》,这是丰田汽车就参与环保事业的基本方针、行动指南以及参与体制等方面制定的总纲领。目的在于解决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紧缺的现状,说白了就是丰田打算改变人们对传统汽油发动机车型的依赖性了。1993年9月,丰田研发执行副总裁Yoshirio Kimbara发起了G21项目,目标是打造一款既对资源和环境有利又保留了现代汽车精髓的新车型。1995年东京车展上,丰田发布了名为Prius的混合动力概念车。1997年12月,代号NHW10的初代丰田Prius在爱知县的丰田工厂下线,丰田目标是在日本本土每年销售1.2万辆Prius,Prius也是丰田MC平台下诞生的首款车型。
初代Prius仅拥有一款三厢车型,如此结构也是为了将电动机和电池组以更合理的布局安放在车内。Prius搭载代号1NZ-FXE的1.5升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288V永磁交流电动机,其中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58马力,最大扭矩102N·m,电动机最大功率29kW(约合40马力),综合扭矩305N·m,匹配一台ECVT电控无级变速箱,镍氢电池组作为电力源,丰田将这套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称之为THS(Toyota Hybrid System)。初代Prius的生产成本高达32000美元,然而16929美元的售价意味着每卖出一辆Prius丰田都是严重亏本的。截至2003年停产,这款试水车型全球20多个多家共售出12.3万辆。
有了第一代Prius的成功试水,继任车型的研发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设计师决定将第二代Prius打造成一款让人过目不忘的车型,他摒弃了上一代车型三厢车的设计理念,实用性更佳的五门掀背造型成为第二代Prius最大的特点。更加合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使得第二代Prius风阻系数仅为0.26cd。第二代Prius依然出自丰田MC平台,并且沿用了上代Prius代号1NZ-FXE的1.5升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具有VVT-i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最大功率77马力,最大扭矩115N·m,500V电动机最大功率50kW(约合68马力),综合扭矩400N·m,混合动力净功率112马力,配备ECVT无级变速箱,官方给出的理论油耗为35.5km/L(约合2.82L/100km)。
这么省油的车为什么不引入中国市场呢?面对逐渐壮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丰田真的把这款车带到中国了,重点是不是以进口的方式而是直接国产!2005年12月,一汽丰田长春工厂开始投产第二代Prius,国产后的Prius采用音译名称普锐斯。先期上市的国产普锐斯分为1.5L织物座椅版和1.5L真皮版两种车型,售价分别为25.98万元和27.38万元,一汽丰田为普锐斯定下的销售目标为3000辆。然而由于国内对混动车型扶持政策的薄弱,加上消费者在享受低油耗的前提是需要承受普锐斯高昂的售价,导致国产普锐斯的销量并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国产普锐斯2006年共售出2152辆,未能达到一汽丰田的预期,2007年甚至只售出414辆。
由于国内消费者对油电混合车型的认知度低,普锐斯在中国的销量逐渐下滑。随着本田在2007年将思域混动版引入国内后,国产普锐斯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国内市场普锐斯低迷的表现与其在海外市场大相径庭,2008年3月,丰田对海外Prius的售价下调了8%,降价3000美元后的Prius售价为36500美元。截至2011年停产,第二代Prius在全球40多个国家共售出119.2万辆,和第一代销量相比翻了将近十倍,可见消费者对丰田Prius的认可度。2009年5月,代号ZVW30的第三代Prius在日本上市,随后泰国也曾采用进口方式销售这代Prius,但由于高昂的关税导致销量惨淡,此后第三代Prius在泰国投产,所以尽管第三代Prius于2011年12月在长春投产,但并不符合我们今天“JDM”的条件。此后由于雷克萨斯将CT系列引入中国,普锐斯的生存空间就更小了,以至于第四代车型就没再进入中国市场。
埃尔法——加价神器/威尔法让埃尔法“蒙羞”/日本人看了都觉得香的雷克萨斯LM
1997年,日产在日本推出了名为Elgrand的MPV,这款空间宽敞、配置豪华且驾乘舒适的“大面包”出现后,颠覆了人们对于面包车等同于工具车的印象。Elgrand推出后大获好评,丰田1995年推出的Granvia在它面前就像个小弟弟不堪一击,于是丰田准备打一场翻身仗,在1997年推出了定位更豪华的Regius,但丰田的双车战略并未撼动Elgrand的地位,于是丰田摩拳擦掌决定好好跟日产硬磕一下了……
丰田Granvia和Regius两款MPV止步于2002年5月,与此同时,一款体型更丰满的Alphard出现在日本消费者面前,有意思的是日产在2002年5月21日发布了第二代Elgrand,而丰田选择在次日发布第一代Alphard,足以见得丰田对自己的产品有多自信了、对竞争对手下手有多狠了。初代Alphard基于丰田K平台打造,与Estima同平台的Alphard完全是一款针对日本消费者设计的车型,因此与Estima相比在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坐姿视角较此前的Granvia和Regius提升了不少,当然丰田也对Alphard的整车刚性更加重视。初代Alphard采用FF前置前驱布局,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也有别于以往丰田同类车型,丰田还针对北海道地区推出了四驱车型。
丰田给初代Alphard的定位是比以往的豪华再豪华一点,为了把竞争对手第二代Elgrand赶下神坛,Alphard车内采用了大量桃木和皮革烘托豪华氛围,同时配置也非常丰富了,所有车门都配有电动车窗(侧滑门车窗可升降)、可选装电动侧滑门。对了,初代Alphard还是日本市场上第一款配备电动尾门的车型,同时也是日本市场首款配备自适应巡航的MPV,后排娱乐系统也是Alphard的卖点之一。动力方面,初代Alphard共享Estima那台代号2AZ-FE的2.4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59马力,此外还提供代号1MZ-FE的220马力3.0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4速和5速自动变速箱。2003年7月,初代Alphard增加了混动车型。尽管初代Alphard定位豪华MPV,但合理的售价深得日本消费者的认可,日产傻眼了。
有了初代Alphard打下的市场,丰田在2008年5月推出了第二代车型,此代lphard与第三代Estima共享底盘,继续沿用上一代车型的2.4L四缸发动机外,还采用了与Estima相同的代号2GR-FE的3.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2.4L车型使用CVT变速箱,而3.5L则使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混动车型继续沿用上代车型的发动机。除维持原先的配置水平外,丰田还为这代车型配备了可视智能停车辅助系统,即便女性用户也可以驾驭体型庞大的Alphard轻轻松松地停车了。此外,为了巩固丰田在日本豪华MPV市场的地位,丰田在第二代Alphard的基础上推出了姊妹车型Vellfire。Alphard主打优雅和豪华,而更有个性的Vellfire主打休闲运动风格,虽然一款MPV跟运动没什么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