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微车,我们可能不应该强求储物的能力,但至少应该能满足两个人的日常需求,编辑认为M1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车门内侧的储物格开口很小,只能放个小巧型的钱包或者干脆只放票据,饮料瓶就别往这放了。前排只有手刹前的一个杯托架,副驾驶的水瓶只能自己端着了。
我一直在重复的说成本控制和配置的问题,在M1的一些内饰细节上,我认为一些配置即便是要控制成本也是可以有得,比如说化妆镜和镜前灯,再比如说大气点的烟灰缸、再再比如说一个看着结实点儿的车门开关把手。虽然说消费者对于这些配置的低端化可以给予理解,但如果厂家能多为消费者考虑一点,把这些花不了几个钱的细节处理好,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利吧。
在车内空间方面,虽然M1的外型尺寸较QQ有所增加,但就车内的乘坐环境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前排的头部空间还比较理想,身高180cm以上的人乘坐仍可有一拳以上的空间余量。后排的空间就比较遗憾了,试乘人员与前排为同一人,前排座椅也按此人身高调节后,后排的腿部空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塞进去倒是也可以,腿严严实实的顶在前排座椅靠背上,这样的坐姿难受的不止是后排乘客,连驾驶员都要受到牵连。由于空间所限,试乘者选择了稍微舒服一些的坐姿,两条腿只能放在前排座椅靠背的两侧,而即便是这样,试乘者头部与车顶之间也没有余量了。
总结:
对于一款将会以价格作为最大卖点的车型来说,我们确实无法要求它太多,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在这基础上还能有一个不错的外形设计和说的过去的内饰做工。M1如果可以按我们预想的价格开卖的话,它就已经基本满足了上面的几个方面,那它就应该能成为微型车市场中的佼佼者。当然,我们更希望厂家能在这款车上市之前将其现有的一些小的不足加以改进的话,那就更好了。
奇瑞想要成为自主品牌中的王者,销量和口碑都是必要的,既然在价格上已经具备竞争力,如果能再加强一些对于车辆细节品质的处理和一些自主的创新,尽快走出模仿的阶段,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就真的强大了。(图/文 汽车之家 左旭 摄影:汽车之家 胡永平 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