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感受:驾驶性提升明显,动态没本质变化
两车的冷车启动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毕竟都是传统的启动机带动的。但热车启动两者高下立判:高尔夫8上的48V BSG电机能一瞬间把发动机点火成功,然而高尔夫7的明显就要“喘气”一两下才能着车。暖机启动之后的怠速,不知道是不是车辆的个体差别,我们这台高尔夫7测试车车内的振动和明显更突出,手放在方向盘上能感觉到发动机舱传来的细微振动。
和之前测试文章里提到的高尔夫8起步顺滑且迅速的感觉不同,高尔夫7的起步感觉明显就没有那么的敏捷。当然,这里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MQ250变速箱的一挡总齿比DQ200小的缘故。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整体手动挡的起步并不是一气呵成,中间依然有轻微的涡轮迟滞出现,特别是大油门起步的时候。和有48V轻混系统加持的高尔夫8那种由始至终均衡发力的特性是有明显差别的。
但只要当速度起来之后,两者之间的差别就不大了。除非是在高挡位低转速下中幅度踩油门才会发现高尔夫8的动力输出会稍微显得“跟脚”一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48V系统是一套轻混系统,电机的输出功率不强导致的。此外,由于大众采用的48V电机的为P0布置的BSG形式,也就是皮带式驱动式,并非奔驰M256以及M254的那种电机P1布置的ISG形式。所以受限于布置空间以及皮带的力矩传输强度,48V的电机扭矩密度就会相对较低且大量集中在低速区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机扭矩平台。
根据资料显示,BSG电机转速与曲轴之间的传动比为2.5:1,也就是说,从图上来看在,在电机于4000rpm之前是有比较强的扭矩输出能力的。随即扭矩输出就开始进入低谷区。4000rpm折算回来之后刚好正是在1600rpm的范围内。
而且我们在试驾中发现了一个关于ACT闭缸技术的问题。我们这台高尔夫7测试车的发动机是配备了闭缸技术的,但在发动机切换到2缸运行模式下时,车内会有明显的振动与噪音,特别是在中等负载的情况下,车内的方向盘以及挡杆处均有相当明显振动传入。翻阅德国的网上论坛,发现此等现象在搭载ACT技术的EA211 1.4T发动机上早已存在,EA211 Evo的1.5T发动机也未能幸免。2缸模式多在30000公里之后噪音和振动开始逐渐增加,和我们这台测试车的情况相符。我们猜测这个和发动机悬置的衬套老化有关系。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未来中国市场的EA211 Evo2也不引入ACT闭缸技术的原因吧。
由于我们拿到的高尔夫8是一台几十公里的全新车,我们专门在各种工况下仔细倾听了2缸工作模式下的噪音,均未能发现任何异常的抖动或者噪音。2缸和4缸的切换过程也非常迅速流畅。
若抛开这个有问题的2缸模式,两者都在4缸模式正常行车状态下行驶。现场对比过后能发现,虽然高尔夫8在振动水平和行驶中的噪音值和上一代几乎相同,但NVH方面的“H”,也就是粗糙度上表现更优秀一点。坐在高尔夫8内,无论是驾驶员位置还是后排位置,让人感觉到这个振动源/音源并不突出,也就是并不扰人。总的来说,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不是现场对比,我认为普通消费者应该是感觉不出来的。
在山中游走时,受限于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动态扭矩能力限制,手动挡的高尔夫7需要经常来回换挡保持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之间的平衡。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乐趣,但我相信,对于高尔夫的使用群体来说,这种频繁的换挡更多是一种折磨。之前我们也开过配备DQ200变速箱的高尔夫7车型在山区中行走,降挡不及时拖挡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台高尔夫8在48V BSG电机的帮助下明显更愿意降挡,且过程很快,一下子就到了该有的挡位。
下坡时也是明显高尔夫8更胜一筹。由于EA211 Evo 发动机本体运行阻力就比较小,单靠挂低挡,即便发动机转速上至4000rpm,发动机制动效果也并不能有多少。此时,高尔夫8的48V电机则会积极地进行动能回收,虽然所带来减速度并不能与机械制动相比,但足以短时间内应付坡度在8%以内的下坡,而且这套系统还会根据和前车的距离自动调节回收强度,非常智能好用。
但这里也有一点注意的是,由于这套48V系统的锂电池容量仅有0.25kWh,可用SOC的范围也仅在20%~70%的范围内,所以在BSG电机高强度持续回收下,也就是平均9kW的功率,理论上只需50秒即可充满。我们实际体验中,只要下坡时间超过30秒,后续48V系统就不会再回收了。其实这也很正常,但问题就在于系统会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回收力矩会突然减弱,也就是电机退出回收。进而导致车辆会突然有一个前冲的动作,需要驾驶员再次踩下制动踏板进行减速。这个情况在我们的测试中出现了多次,让人对这套系统的信心打了不少折扣。
在动态操控方面,配备了夏季胎的高尔夫8在入弯的时候要比配备四季胎的高尔夫7更为灵动,车头会有更好的响应,也就是俗话说的指向性更好。但在入弯之后,可能是由于更重的车重,高尔夫8的侧倾要比高尔夫7更为明显一点。从车外看,弯外侧轮的悬架的压缩幅度也比较大。
虽然高尔夫并不是一款运动型车,但并不妨碍我们一探它们过弯的极限,看看车身在极限状态下的区别。有意思的是,相比之下高尔夫8的车身对油门松踩、刹车的介入更敏感,前后负载的转移对车尾影响更大。换句话说,如果你在弯中刹车,高尔夫8的车尾会更容易往外跑,也更容易触发ESP的介入。
高尔夫7则是一副趴在地上懒洋洋的状态,继续催逼它的话,以更高的速度入弯或者过弯,那它只会以明显的转向不足来告诉驾驶员:你越界了。
回到总体上的评价,抛开上一篇评测讲述的48V所带来的种种新问题,在行驶素质方面高尔夫8 eTSI版本还是要比高尔夫7好上一截的,主要体现在48V系统带来驾驶性的显著提升,弥补了DQ200干式双离合在低速下的各种短板。至于在动态也就是弯道性能方面,两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只能说都符合该层级消费者对一台家用车的需求。
总结:高尔夫8的出路在何方?
对比完两代车型,我们的确发现了大众在高尔夫8上投入的资源明显是倾斜了。48V系统的加入的确让驾驶性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实际上这更多是为了削减碳排放量而推出的。此外还有48V系统所带来的各种软件上的新问题。
车身网络架构向MEB平台看齐的确值得称赞,但车内内饰更像是为了升级而升级的,触摸的操作方式是很炫酷,但对于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来说,实用好用才是更重要的点。相比起高尔夫7时代每个按键的布置都经过考究,操作自然顺畅的感觉,高尔夫8这套触摸系统在我们测试的一个月内都未能完全习惯它,行驶中我们更喜欢用的是方向盘上的实体快捷按键。
在德国本土,汽油版高尔夫8的起售价为19880欧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而选满的大顶配则超过了40000欧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与之相比,高尔夫7在2018年的起售价为17850欧元(约合人民币14.2万元)。抛开通货膨胀等因素,高尔夫8还是比上一代要贵了不少。我们试驾的这辆灰色的高尔夫8的官方零售价就已经超过了30000欧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相同价格水平在国内都能买辆不错的中型车了,它绝对算不上是便宜。
随着大众集团的研发重心改变,传统动力车辆的研发人员在减少,纯电动车型的经费在递增,这个叱咤风云的40余年的经典平民车是否还能继续找寻到自己的出路?在这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紧凑型车市场中继续站稳脚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文/图/摄 德国撰稿人 编译/汽车之家 侯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