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G Line内饰选配包中包含的运动座椅上覆盖有高摩擦力的Microcut面料,在满足舒适性的同时还能提供一点额外的侧向支撑性,头枕则沿用了来自于新C级的设计,只需要抓着头枕便能通过后方的按键进行快速调节。这张运动座椅只支持加热,而如果需要同时搭配通风功能选配则只能选择皮质座椅了。座椅的调节方式也与EQS或S级相同,通过车门上的触控拨杆就能完成,并且座椅还能提供多种按摩模式,结合奔驰的“畅心醒神”放松模式,通过听觉、视觉、触感以及气味来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放松,驾驶EQE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放松的方式。
由于EQE采用了弓形车顶的设计,这势必会带来头部空间过于压抑的问题,一套两片式的双天窗便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玻璃大天幕也成为了近年来车厂用来拓展车内开扬感的常用手段。EQE的四扇车门均采用无框设计,令它更加接近于一辆四门轿跑,其中前排侧窗玻璃可以选配成为双层夹胶的声学玻璃,有助于提升车厢内的静谧度。
在实际体验中,尽管大幅度倾斜的前风挡玻璃以及A柱令前排看上去并不宽敞,但EQE还是能让身高176厘米的体验者有着合理的乘坐空间,在前排座椅调至最低时头顶距离天窗有多于一拳的距离。多亏了这块天窗所创造出来的额外空间,否则头顶空间就十分有限了,这对于牛高马大的欧洲人来说更是如此。受制于车底电池高度,座椅无法进一步调得更低,这也是大部分电动轿车共有的问题,运动如宝马i4 M50,坐姿依然会偏高。
虽然EQE有着长长的轴距,看起来后排乘坐表现应该会十分喜人,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在长轴距的加持下,膝盖距离前排椅背的距离确能够超过两拳,但座椅的坐垫偏短,而且地台较高,导致大腿与座椅前端的一段会悬空,在之前试驾的EQS上也有类似的问题。而且座椅靠背偏直,头顶又受制于车顶造型距离天窗十分地近,炎炎夏日下后排乘客头顶应该会挺烫的。总而言之,奔驰的设计师已努力在这种车身造型下挖掘出空间的最大可能性,但EQE的后排乘坐表现依然算不上优秀。
后排的地板的确还有一小截的凸起,可别误解了这是什么“传动轴通道”,这是为了最大化车内空间,而把高压电池包上方的每一寸空间用到极致,凸起的下方是高压电缆的通道,多出的这一小块也并不影响乘坐。
EQE在车体上和EQS的另一个不同之处便是后备厢盖的开启方式:EQS是可以连着后玻璃一同打开的,而EQE则是更加传统的单独开启方式。电动后备厢门支持脚控便捷开启,内部的430L容积则只有C级的水平,行李厢的开口也较高,并不适合装载大件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