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试驾评测 对比测试 正文

极限“烤“验 3台家用纯电SUV高温测试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 空调降温测试

  为了测试三台车在高温环境下的空调降温能力,我们将三台车朝阳摆放,在一天中气温最高时段暴晒一小时,而后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开空调的操作,调置温度最低、风量最大,模拟夏季出行前提前给车内降温的场景。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每台车布置5个测温点,分别为副驾驶出风口、中央出风口、主驾驶面前、后排乘客面前以及后备厢,并使用热点耦温度传感器同时取样记录,最终读取30分钟后的车内温度以及车内降温曲线。

  经过一小时的暴晒,车内温度已经全面飙升到60℃以上,且不再上涨,当我们即将要在车外统一用手机app远程打开空调时,比亚迪元PLUS的手机显示车辆无法远程连接,所以只能人工迅速上车手动开启,然后再迅速下车关门。

汽车之家

  空调持续降温30分钟后,我们选取驾驶员面前温度为主要测温区,毕竟面前温度低的时候呼吸更加顺畅和舒适。银河E5的车内温度降为29℃,降温幅度达到了38.9℃,大众ID.4 X 车内温度为35.3℃,降幅达到了32.3℃。手动开启空调的元PLUS车内温度为:28.2℃,降幅35.6℃。

汽车之家

  银河E5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车舱内温度下降非常平均线性,5处测温点的温度曲线没有明显的高低差距,但银河E5远程开启空调的功能只能维持15分钟,15分钟后需要再次开启,这也就是为什么银河E5的温度曲线会有一个波峰。

汽车之家

  大众ID.4 X虽然出风口秉承了老捷达空调一挡起霜,二挡冻伤的优秀传统,出风口温度仅10.7℃,但车内温度显然和出风口温度对应不上。为了探究到底是空调性能问题还是app控制出现了问题,我们在测试结束后重新进行了验证,发现大众ID.4 X使用手机app开空调时车内风量并不是足量送风,驾驶员上车手动开启空调后陡然猛吹,降温效果更为明显。

汽车之家

  总的来说,银河E5空调降温能力好,且使用手机app控制便利;大众ID.4 X虽然空调硬件性能高,但手机app集成功能少,对于夏季用车想提前打开空调降温的用户来说,多少有些不便;至于比亚迪元PLUS,我想问一下各位车主,你们遇到过高温app远程控制失效的情况吗?评论区聊聊。

● 外放电测试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这些新能源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充当大号充电宝来外放电。身处40多℃的气温下,这些“充电宝”还能不能正常实现对外放电?我们就来测试一下,测试的设备是功率表和负载箱,这个负载箱最大可以模拟到9kW的功率,这两台设备都是独立供电,并不占用车辆外放电的功率。

汽车之家

  银河E5官方外放电功率为3.3kW,不过随车并不提供外放电的接头或插板,我们从4S店自费409元购买,当用电器负载加至3kW时,车内提示临近外放电上限,请控制用电功率,负载持续升高后会降压,最终实测外放电功率为3.44kW,比标称值略高一些。

汽车之家

  比亚迪元PLUS随车附带外放电插头,我们使用随车配件进行测试,官方说明书上标称实际最大放电功率为2.2kW,我们实测放电功率2.08kW,发生过载时直接断开,并在仪表盘上提示外放电失败。2kW多基本可以满足户外吃火锅、烤肉需求了。ID.4 X并没有外放电的功能,可能是欧洲的朋友们生活比较单调吧,但这个功能确实太实用了,懂中国消费者的大众,赶紧加上吧。

汽车之家

● 红/紫外线隔绝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隔绝率也是和夏季用车息息相关的问题,通俗点说,红外线隔绝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车舱热不热,而紫外线隔绝率的高低决定了车内乘客会不会被晒黑。此项测试我们分别选取了前风挡、驾驶员侧窗、后排侧窗以及天窗来测量三台车的红紫外线隔绝能力。

汽车之家

  在紫外线隔绝率方面,所有车的天窗和前风挡对于紫外线的隔绝能力几乎都接近100%,主要的差别集中在前后排侧窗上,隔绝能力最强的是比亚迪元PLUS,得益于后排原厂自带的隐私玻璃,提升了整体的隔绝能力,4个位置的平均紫外线隔绝率达到了87.33%,大众ID.4 X的表现也极其接近,前后排侧窗的紫外线隔绝率均能达到70%以上,平均紫外线隔绝率达到了86.8%,银河E5的天窗和前风挡规格也很高,但前后排侧窗的隔绝率都在60%以上,这才拖了后腿。

汽车之家

  而到了红外线的隔绝能力上,三车的排名则是完全相反,银河E5继续延续了天窗和前风挡的高规格优势,它也是三台车中唯一一台天窗和前风挡红/紫外线隔绝率均在95%以上的车型,大众ID.4 X虽然侧窗一如既往的表现好,但折在了前风挡,红外线隔绝率只有55.2%,元PLUS的红外线隔绝率整体都不高,只有后排侧窗和天窗勉强达到了80%以上。

● 全文总结:

  通过这次高温测试我们看到,现在大厂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或者再具体点儿就是纯电动车,在高温的可靠性上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了,不仅在高强度的加速刹车、极速测试上有着稳定的表现,高温正常开启空调情况下的续航表现可圈可点;美中不足比亚迪元PLUS在空调远程控制上发生了一点儿小意外。最后说说大众ID.4 X,作为一线国际大厂的产品,在性能和功能全面性上不如现在的中国品牌,但是它用低成本的刹车系统方案做到了全场最佳刹车成绩,空调制冷也保持了应有的高水平,所以还是有值得我们继续学习的地方。以上就是本次三车高温极限测试的全部内容,您还想看哪台车的测试,还想看什么测试项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不要退出,下页还有高清无水印美图,欢迎下载!(图/摄 汽车之家 洪冰清 文/洪冰清、张可)

极限“烤“验 3台家用纯电SUV高温测试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SUV试驾评测
对比测试
中国品牌
更多精彩内容:
向编辑洪冰清提问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