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对话] 在2011年广州国际车展上,奇瑞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骥接受了汽车之家执行总编刘涛的对话,以下是此次对话实录。
车评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1年广州车展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奇瑞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骥先生接受汽车之家的对话。对话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祝贺一下奇瑞汽车,在2011年汽车之家“最受关注车型”评选中有3款车型荣膺殊荣,它们分别是“最受关注自主小型车”奇瑞—风云2、“最受关注自主紧凑型车”奇瑞—奇瑞A3和“最受关注自主中大型车”奇瑞—瑞麒G6,恭喜马总!
马德骥:谢谢。
车评人:刚才我们谈到了瑞麒G6,这款车在上市之初因为它的定位、配置卖点包括技术卖点获得了社会上广大用户的一些充分关注,这些关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对奇瑞勇于进军中高端B级车市场的信心给予了一种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相对于奇瑞以往的产品线,相对较高的这个车型价格对未来的市场前景表现了质疑,马总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马德骥: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很正常,它只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一些观念,我认为作为自主品牌奇瑞公司走高端产品的路线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不走高端产品,未来在汽车市场竞争当中就很难有一席之地。从今年的整个市场来看,小型车的市场容量在萎缩,高端产品容量在增加,这说明什么呢?从市场角度看,汽车是一个消费品,也是一个奢侈品,人们的习惯从消费品、奢侈品来讲应该是越走越高。再加上今年合资产品的激烈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一直下探,所以导致了市场的变化,我觉得自主品牌发展高端产品,无论从市场的角度也好,企业的生存也好,特别是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贡献度来讲我觉得都是有意义的。
车评人:从今年1到10月份中国的市场整个销量同比是有一定的增速放缓,这样的背景下奇瑞汽车会如何应对?
马德骥: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作为奇瑞公司来讲,从销售满意度和服务满意度,今年的增幅都是很大的,我们的进步非常大。为什么会得这样一个结果呢?因为我们已经感觉到作为发展企业,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品牌美誉度对于企业长期发展非常有意义,这几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我们对在售车型质量的提升和优化,所以我们的产品尽管车型没有变,但是在局部和个案上我们都是在改进和提升,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今年自主品牌下滑得很厉害,我大概看了一下,从1月份到10月份,自主品牌的容量下降了5个点,但是我们奇瑞公司跟去年同期相比我们增长了2个点,尽管在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我们能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我们还是很满意的,这也是我们奇瑞公司通过转型、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高用户满意度所导致的一个结果。
车评人:现在业内也有一种声音,说目前自主品牌除了这样一种空间,被合资产品价格下探压缩得非常厉害,我不知道面临这样的一个市场状况,奇瑞汽车在今年这一块有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
马德骥:最近媒体的声音很多,我刚才从展场过来,奔驰在搞125周年的服务体系庆祝,也就是说奔驰公司已经有125周年的历史,而奇瑞公司到今年才有10年的历史,拿这个10年历史的企业和125年的企业比较,要达到同样一个水平,我认为是不公平的。昨天是WTO10周年,奇瑞公司正好也是产品投放市场10周年,这是一种吻合。我们也回头看看奇瑞公司的发展,我们把01年投放到市场的产品和今年投放到市场的产品进行比较,应该说是天壤之别,看到我们自己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拿自主品牌和国外知名企业比较,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我觉得我们媒体朋友应该看到我们自主品牌进步的一面,应该鼓励他们,因为这里头不仅仅是为我们个人,除了为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为企业的盈利以外,我认为作为自主品牌还要肩负着中国汽车发展的这种使命,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自主品牌每一步都很艰辛,也很辛苦。特别是近一两年,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急剧增长,导致国外各个企业都来抢中国市场这块肥肉,给自主品牌打压得更厉害。如果我们不发展汽车工业,我想中国的市场这么大,中国消费者都高价买国外汽车的话,我认为对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车评人:马总提到一个问题,因为这种造车经验历史积淀的差距,可能导致很多汽车用户在评论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意见,需要尚待引导,我们也提到另外一种声音,很多所谓行业内的声音,说正是因为这样历史积淀的差距,是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有一条捷径可以去迅速超越合资品牌,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声音的?
马德骥:我觉得自主品牌能发展得这样快,总体来说我认为离不开中国各界政府特别是中国媒体朋友的支持,我认为总体来说对自主品牌的这种鼓励给了我们一些动力。其实我个人认为,也是我在经营当中非常苦恼的一件事情,自主品牌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合资产品的素质,但是因为我们的品牌美誉度不够,所以没有得到被消费者真正的认可。就拿奇瑞来讲,我们的风云2,我们可以和合资产品比,从油耗、动力性和做工的工艺,不是那么差。比如说瑞虎SUV,我们装了1.6DVVT发动机,应该说我们的油耗已经比合资产品SUV都要低,包括我们现在的保有量已经在全世界达到30多万,尽管如此我们在营销方面还是做得很累,因为我们的品牌力没有被消费者所认可,所以影响大一些。
车评人:如何去突破这种品牌美誉度的瓶颈?
马德骥:应该说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作为我们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来说,应该加倍努力,造出我们好的产品,提高我们用户的满意度,这是我们自身要努力的。第二个方面是要让我们的消费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感知到我们的产品是有一定优势的,或者是说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车评人:在马总看来,自主品牌要提升自己的品牌美誉度更多是要依托产品本身的质量去提升?
马德骥:对。
车评人:07年奇瑞汽车和美国量子公司成立了一个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新的品牌可能会在本月去做一个发布,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公司在未来整个发展的规划情况?
马德骥:奇瑞量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合资企业,奇瑞公司有一定的股份,和美国公司组成一个合资企业,这个合资企业它有一个专门经营的团队,奇瑞公司是其中的一个股东。这个企业从国外聘用了很多高级汽车行业的人才,它的产品起步很高,应该说投放市场就能够达到合资产品的水平。今年可能要搞一个品牌发布,在未来一年或者两年可能会有一个产品投放市场,它的产品竞争力非常强,造型也很漂亮,要求也很严。他们已经默默的、很低调的工作了很长时间,都是汽车行业知名人士在制造产品。
车评人:成立这样一个合资公司,除了产品本身的研发之外,对人才的后续培养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德骥:对。
车评人:都是定位于走中高端市场吗?
马德骥:对。
车评人:前一段时间奇瑞先后和斯巴鲁汽车、捷豹路虎汽车进行过项目的洽谈,我不知道针对于这种项目的洽谈在后续有没有新的消息?
马德骥:奇瑞公司也比较大,除了我们走自主创新、掌握汽车核心技术,除了奇瑞公司以外,我们也想和国外一些比较强势产品的国家进行合资。通过合资一可以带来效益,另一方面是给奇瑞公司带来理念和技术的提升。至于跟斯巴鲁和捷豹未来会有怎样的结果,到目前为止还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进度,但应该说进度还不错。
车评人:之前行业里有一句话,跟国外品牌去做合资企业,更多是依托国外企业来提升自身的本领。这句话喊了十几二十年,但是实际结果上看到,我们觉得似乎并没有得到这个结果,您是怎么评价这样一个情况?
马德骥:改革开放30年,包括WTO十年,导致中国汽车市场现在有这样第一的地位,我觉得不是WTO导致的,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的结果。3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使得我们消费者有能力买这么多豪华的车。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WTO提出要与中国市场换技术,我个人认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是十全十美,起码从制造工艺、制造技术我认为可能中国进步得更快一些,但是从汽车本身的研发技术得到的很少,这也很正常,因为国外不可能把技术交给我们,如果都给了我们,他们在中国就拿不到利润,中国的市场就没有他们的地位了,所以他对我们一直在封锁,这是自主品牌也是奇瑞公司要发展、要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做出我们自己的产品,这样国外的汽车企业垄断也好、加价也好就没有问题了。昨天我也讲到,最早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就是桑塔纳、捷达和富康(老三样),当时都是20万左右,奇瑞公司推出了一款现在还在经营的旗云,当时叫风云,旗云一开始投放卖12万,当时奇瑞经销商跟我们说销售非常好,代理商也做了很多利润,为什么?车基本差不多,但是便宜了将近50%,所以导致桑塔纳、捷达和富康卖不动,这就是自主品牌存在的价值之一。
车评人:之前我们也有同事买了第一代风云车,从那时候一直使用到现在,确实质量非常好。马总,奇瑞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国外市场今年拓展步伐也走得比较快,特别是巴西市场,增长速度和趋势非常明显,今年我们可以看到巴西的一些贸易政策可能会或多或少给我们后期巴西市场的增长带来一定影响,不知道针对这种市场壁垒有没有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马德骥:奇瑞汽车产品投放10周年,走向国际市场7周年,7年来从出口业务来讲,奇瑞一直是第一的,到今年我们出口达到了50万辆。在巴西特别是今年我们的市场份额急剧上升,而且建了合资厂,巴西政府看到这种情况以后进行了政策性的调整,但是作为我们奇瑞公司来讲,我们还是有能力经得起他们政策的打压,因为我们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车评人: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马德骥:对。
车评人:最后再次感谢马总百忙之中接受我们汽车之家的对话。
马德骥:谢谢车评人,谢谢汽车之家的各位网友。

点击进入:2011广州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