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消费者受益几何 解读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经销商被解绑/向加价购车Say No!

  [汽车之家 新闻] 5月25日,2017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发布,在此次的评选中,诞生了一个千亿级的宇宙级经销商集团——广汇集团,它的销售额有多少让我们先来数一下:135422263101元。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和我的反应是一样的:我去,我竟然没数过来这是多少钱!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能造就这么强大的经销商集团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与我们广大消费者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可是参会之前就向同事立下了Flag,关于这次经销商大会要写点什么!一直坚信“雁过拔毛”的我决定一定要找点有用的信息来平息一下心中的怨气。最终,我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了即将于7月1日实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一些信息,《办法》里面会提到“加价”、“保养”、“零件”等,相信大家都会关注。我决定用蹲到地上的姿势为大家解读这个《办法》,毕竟关乎到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才是我们所关注的。

汽车之家

快速浏览:哪些内容与你我购车有关

  首先,我们先来看快速浏览一下新的《办法》都有哪些内容和我们广大的消费者有关,稍后我们将为大家一一解读。

汽车之家

  对于此次新的《办法》的推出,很多消费者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多年的授权经销商模式让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那杆天秤出现了极大的失衡,供应商不断压榨经销商的利润,而经销商又试图从消费者身上寻回,如此一来,汽车行业便出现了诸如新车加价、售后服务质量差、价钱高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办法》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矛盾。当然,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似乎有些不太现实,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通过新的《办法》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保护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新的《办法》对于消费者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方面都有哪些影响。

售前(经销商被解绑 消费者购车连连看)

政策原文:

汽车之家

● 销售形式多样 网购、逛商场将不再是女人的专利

  对于女人来说,逛商场绝对算得上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而对于女人的这一乐趣,男人往往表现出了极度的抗拒,你可以说这是女人的天性,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女人为什么爱逛商场——因为那里有她们喜欢的东西。设想一个场景,如果有一个商场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汽车,男人们会抗拒吗?我想答案是“绝!对!不!会!”,所以,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样的场景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汽车之家

  与此前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相比,新出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抹去了“品牌”二字,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彻底打破了汽车销售行业原有的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未来汽车经销商在销售汽车时将不再需要经过供应商授权,这一举动极大的降低了汽车经营的门槛,未来将出现经销商授权销售与非授权销售并行的局面,而这些经销商还可选择多品牌同时经营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供应商对于经销商的支配地位,促使整个汽车行业由政府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那么,是不是这样的方式真的就是经销商们所期待的呢?答案是未必。首先,对于已经授权建店的“正规军”来说,大家前期都是按照单一某品牌的建店标准投资建造的,如果想要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汽车品牌,势必要根据新进驻品牌商的需求对现有店面进行升级改造,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各品牌之间的相互融合对于经销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而一旦加入新的品牌,势必要得罪现有品牌的供应商,这对于希望获取厂商扶持的经销商们来说的确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而对于那些独立的、想要加入新车销售队伍的“编外人员”来说,想要拿到那些好卖又赚钱的热门车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供应商对于授权经销商的热门新车分配量尚且不足,哪还有多余的车提供给其它渠道,而那些便宜又不好卖的车型,对于这些非授权经销商们来说也只能是“食之无味”。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当然,除了这些个体的经销商之外,一些大的经销商集团和互联网企业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除已经着手布局汽车超市的庞大集团外,早在今年3月份,国美汽车便低调召开招商大会,宣布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利用国美在线上线下双渠道的优势,打造汽车+家用电器的综合卖场模式。而汽车之家也全力打造了方便消费者网上购车的车商城。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各种全新汽车销售形式的逐步推广,同场竞技的汽车供应商们必然会拿出更多的诚意来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

  此外,对于一些刚刚推出的全新品牌或是三四线城市的小型经销商来说,由于其面临着资金渠道、营销能力、售后资源不足的尴尬境地,因此,更集约、更低成本的新渠道模式显然更具有操作性。这也恰恰符合了此次《办法》中:“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的要求。

  除了汽车销售模式的转变,经销商可采取销售、售后分离的形式也是此次新的《办法》的重要变化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未来,经销商的角色将由传统配送商的身份转化为市场运营商,经销商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多种跨品牌、跨区域的售卖运营方式,通过实现对存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汽车之家

  由此可以看出,新《办法》的推出在短时间内对于传统的4S店来说影响并不明显,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4S店为主导的品牌授权经营模式仍将是汽车销售的主要业态,但是随着汽车大卖场、汽车超市、网络电商等多种销售模式的强势介入,未来汽车行业势必会出现多渠道、多业态的发展格局,这也将倒逼这些经销商们不得不在新车价格、售后维修以及服务体系上下功夫。

消费者看这里:汽车品牌同台竞技 消费者坐等“黄牌”

  对于那些想要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新《办法》的实施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买车时将不再局限于品牌授权的4S店,类似于大型汽车超市、汽车大卖场以及汽车网络电商等都将会成为新的汽车销售形式。如果你对于这样的未来售车模式所带来的好处没有概念,那就不妨想一想每次去超市时那琳琅满目的“黄牌”(打折促销),为了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不同品牌的销售商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打折、赠礼品、买一送一、会员活动等等,没有最划算,只有更划算啊有木有?现在的你是不是有点小激动了呢?

  不过,有一点需要消费者注意的是,随着未来汽车销售机制的放开,汽车销售领域将会涌入一大批新的汽车卖家进入该市场,这就要求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及其相关配件的同时,一定要审核经销商的卖车资质,并对其销售的产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非厂商提供的产品及其零配件,消费者需提前与销售商明确其产品的售后责任划分,以免在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售中(加价购车,你有权Say No!)

● 政策原文:

汽车之家

● 经销商加价售车的顽疾能否根除?

  其实最初看到第十条《办法》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奈的,因为与其他条款相比,如果说别的几条《办法》出来之后经销商还会想想相应的对策,那这条基本上会被经销商们直接无视,因为目前这个问题的无解性基本上等同于一个无法修复的BUG。

汽车之家

  对于很多买过车的朋友来说,提车加价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一些热门车型,不加个两三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车,对于这一问题,此前我们的小伙伴们也曾走访了多家4S店,针对一些热门车型加价的现象进行了调查,我们先来看一下。

汽车之家

『点击图片进入相应文章』

汽车之家

『点击图片进入相应文章』

汽车之家

  对于这种变相的加价行为,很多网友表示出了极大的愤慨,在很多人看来,经销商口中所说的诸如“新车产能有限、购买人数太多”等一系列说辞,只是在为自己的加价行为找借口。我们可以看到,一旦消费者接受加价就能很快拿到新车,反之则“路漫漫而无车提”,这样的不公平的确让人有些唏嘘。另外,也有网友提到一些经销商存在故意压车进行加价的现象,则更令人无法接受。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网友大呼“别给经销商惯这臭毛病”! 

汽车之家

  针对这一问题,此次的《办法》也给出了明确的限制条令,要求“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但是对于这样一条禁令,很多人看后纷纷付之一笑,表示“图样图森破”。

汽车之家

  都说“话糙理不糙”,网友的话虽然听着直白了些,但道理却是大家都懂的,从我们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对于加价卖车这件事经销商说的很是“委婉”,很少有经销商选择简单粗暴的现金加价方式,而是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装饰套件,当然,如果不想选择这些附加项也可以,那你可要准备好足够的耐心慢慢等待,至于什么时候能提车,建议你还是对着流星许个愿吧。

消费者看这里:遭遇加价 消费者可向商务部门举报

  对于新车加价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已经无力吐槽,尽管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愿者上钩”的事情,但是,属于我们消费者的权益还是要维护一下的,对此,我们对话了曾经参与此次《办法》编撰的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王彊,他提醒大家,在遇到经销商加价的问题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保留合同、录音等合法方式进行取证,并向当地的商务主管部门进行举报,一经核实,相关部门将对经销商进行警告或3万元以下罚款。当然,对于经销商来说,这样不痛不痒的罚款并不能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真正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一旦当地的商务部门将其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那对于经销商今后的品牌申报、银行贷款等问题都将会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打蛇打七寸,消费者一定要懂得如何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

2

拿什么拯救你,居高不下的零整比?

售后(拿什么拯救你,居高不下的零整比?)

政策解析:

汽车之家

 汽车行业零整比过高成棘手问题  

  除了整车销售价格外,新的《办法》还要求经销商对于汽车零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行明示,仅仅这一问题就用了三条条例进行限制,可见其在汽车销售环节中所占的比重之大。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回到2014年开始的那场反垄断运动说起。由于汽车零部件的流通渠道长期被汽车供应商垄断,消费者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零部件只能在该品牌的4S店购买,这也导致很多汽车供应商通过提高零配件的价格来赚取超额利润。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14年,18款常见车型的整车零整比被曝光,其中,奔驰某车型的零整比高达1273%,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汽车行业,国家也由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垄断运动。

反垄断罚单一览表
处罚日期企业名称处罚金额
2016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2.01亿元
2015年9月东风日产1.233亿元
2015年4月奔驰3.5亿元
2014年9月一汽大众奥迪2.48亿元
2014年9月克莱斯勒3168万元
2014年8月武汉4家宝马4S店162.67万元
2014年8月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12.354亿元

  然而,尽管国家一直在试图改变汽车行业零整比居高不下的局面,但受限于旧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对于汽车经销商必须“获得汽车供应商品牌汽车销售授权”的限制,汽车供应商对于经销商销售网络的变相约束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久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第七次汽车零整比研究成果,结果依然不容乐观。

第七次汽车零整比研究成果
排名品牌车型汽车零整比(%)
1北京奔驰GLK830.4%
2北京奔驰C级670.7%
3沃尔沃S60L619.38%
4华晨宝马X1616.6%
5 雷克萨斯ES605.6%
6北京奔驰E级592.37%
7英菲尼迪Q50L574.51%
8宝马X3561.4%
9一汽马自达6557.98%
10华晨宝马3系

  543.05%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想起了之前网友调侃的一个玩笑,与其辛辛苦苦的打拼挣钱,还不如去4S店买一辆奔驰新车,然后出门左拐支个摊儿,把车拆了卖零部件,瞬间就能挣回来好几辆车的钱。这样的笑话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讽刺,想要打破零整比居高不下的局面,必须要打破供应商对于汽车销售行业的垄断局面,这也是推动此次新的《办法》取消“品牌授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费者看这里:汽车零配件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者需擦亮双眼

  根据此次公布的零整比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汽车品牌、车型之间的维修价格差异较大,最高的可达830.4%,根据数据显示,海外市场的车辆平均零整比仅为300%左右,较高的零整比说明汽车维修领域仍然存在暴利。对于消费者来说,购车之后的维修成本也是很多人在选车时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购车意愿。因此,随着新的《办法》的推出,很多独立的汽车零配件厂商也将加入到这一竞争队伍中来,与失去了“授权”保护光环的汽车供应商进行的同台竞技,这也将促使很多车企为了提升销量,而对零配件产品的价格进行相应的下调,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但是,未来随着一些“新人”的不断进入,汽车零配件行业也将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这就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有品质保障的企业,不要被一些不良商家所蒙蔽。

★ 售后(新《办法》的推出将推动二手车市场发展)

政策解析:

汽车之家

未来停售车辆可享受10年售后服务

  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此次新的《办法》要求经销商必需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机制,经销商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7日内,需向其反馈投诉处理意见。

  此外,新的《办法》还要求供应商必须保证在旗下品牌车辆停售之后的10年内,继续为消费者提供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这样的售后条款除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放心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二手车市场的进步。

  一直以来,我国二手车市场相对于新车市场的发展来说都比较滞后,除去“限迁”政策的影响外,关于二手车的售后维修问题也是阻碍消费者购买的一大难题,如今,随着我国二手车限签政策的放开,我国汽车行业二手车市场已面临大规模爆发的窗口期,新的《办法》的推出,极大的鼓励了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信心,这对于提升二手车的产品价值,推动我国二手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消费者看这里:(老车终于有配件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新的《办法》对于新车延保问题所作出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可以放心的选择一些较为经济实用的停售车型,这对于促进我国新车市场的流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对于消费者在购买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纠纷问题,消费者也可通过相应的投诉渠道进行维权,免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总结:

  新的《办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取消经销商授权机制,彻底“放手”把汽车销售的主动权推向市场,对于发挥经销商的主体意识,促进市场活跃度来说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办法》的推出所带来的的最直观的的感受就是未来买车的可选空间增大了,售后服务的选择范围也更广了,消费者不用再为“品牌授权”所带来的高昂费用买单。

汽车之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办法》还进一步细化了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对于消费者的明示义务,明确规定经销商需充分确保消费者对于非授权销售的知情权,并对于一些特殊的销售渠道提出了“书面告知”的程序规定,从证据角度向保护消费者倾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的安全感。

  当然,对于新《办法》的推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出了一定的担忧,随着新的汽车销售格局的产生,汽车行业的零供关系或将由供应商的强行主宰走向经销商“混乱经营”的另一极端,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如何完善供应商、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售后保护机制是一项不小的考验,但是,既然决定把主导权交付给市场,就要充分相信市场的调控能力,相信在不断的发展修正过程中,中国汽车的消费市场也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文/汽车之家 陈硕)

文章标签: 热点事件挖掘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