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保时捷,新潮和古板的碰撞
1948年6月8日,随着底盘编号为356-001的第一台保时捷原型车获得上路许可,保时捷品牌正式诞生,时至今日已接近72岁。在某些方面,比如数字化变革、接受新鲜事物上,保时捷显得十分年轻、新潮,但在产品设计、定位、打造方面,该品牌又显得十分古板,这种新潮与古板的碰撞在与严博禹的对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2019年3月,保时捷在中国成立了数字化业务部,并先后于上海、北京两地成立办公室分支,共有内部员工约20名、外部员工约80名,整个团队致力于提供客户层面和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保时捷社群数字体验。
在Taycan(参数|询价)上市前,该部门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前一段时间,保时捷推出了保时捷App,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针对Taycan设计的充电服务,它以智能化的方式把充电设施和服务、车主支付、售后服务等内容都整合起来,为消费者逐步提供智能服务和个性化体验。
『与严博禹谈笑风生的“脱口秀大王”庞博』
而在Taycan这款车上市的形式上,保时捷也是做足了功课。脱口秀明星庞博的主持让整个上市发布会的气氛异常活跃,“口红一哥”李佳琦更是利用其在美妆界的在线经验,将Taycan繁多的外观、内饰定制化选项更好的传递给观看在线的网友。在这一系列操作中,保时捷新潮的就像是一个年轻的新造车品牌。
但在新潮的背后,保时捷同样展现出了固执,“控制欲”强的一面,比如该品牌迄今为止仍未开放在线买车或者在线订车服务。对于这件事,严博禹的解释是“保时捷的产品实在太个性化了。我们有超过一千万种的选装组合,客户需要进店,才有机会完全了解我们所能够提供的个性化方案,在店内专业客户顾问的帮助下,客户才能更好的配置自己的专属座驾。如果只通过网上购车,客户可能并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个性化选装,未来难免会遗憾,我们想避免这种情况。”
再比如保时捷的产品底线——纯正。在进行电动化转型中,保时捷不仅推出了纯电动车型Taycan,还将Panamera、Cayenne等热销车型同步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但令人奇怪的是,该品牌最有代表性的双门跑车却迟迟没有推出电动化版本计划,而这正是保时捷为了维持产品“纯正性”而做出的取舍。
此前,保时捷研发总监迈克尔·斯坦纳(Michael Steiner)曾对此问题做出过解释,他表示双门跑车追求的是暴躁的引擎轰鸣,强调的是运动性,而现在的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强行将保时捷911等车系进行电动化转型会增加其重量,降低驾驶乐趣,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是“纯正的保时捷”。
而Taycan这款车则不然,作为一款主打豪华、舒适的车型,Taycan最大充电功率高达270kW。独特的两速变速箱可让车辆在2.8秒实现0-100km/h加速,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60km。Taycan上搭载两台高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总功率可达560kW,总扭矩达1050N·m。在被誉为“车迷的朝圣地”的德国纽伯格林北环(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赛道上,Taycan取得了7分42秒的优异成绩。
『刷新德国纽伯格林北环纯电动四门跑车圈速纪录的Taycan』
正是由于Taycan的纯正性,保时捷车主对于这款车的接受程度相当高。据严博禹透露,Taycan有50%的消费者都是保时捷的原有车主。但正是这么一款纯正、优秀的产品,在中国区上市之时却恰逢疫情,这会拖慢保时捷的电动化转型节奏么?
■疫情带来的心态转变:从大干一场到恢复状态
2019年,全球汽车市场被阵阵寒意拖住了增长的脚步,据LMC Automotiv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9027万辆,相比2018年少卖了415万辆左右,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但正是在车市寒冬之时,保时捷却以创纪录的28.08万辆销量,44亿欧元的营业利润登上“人生巅峰”。
其中在中国,保时捷2019年新车交付量达86752辆,同比增长8%,占保时捷全球销量的31%,中国市场也凭借上述表现连续第五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但正当保时捷摩拳擦掌,准备在2020年再攀高峰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这家企业的部署。2月,该企业在华销量下滑幅度高达60%。
为了尽早恢复状态,保时捷将2020年重点工作由“大干一笔,再攀高峰”改为“帮助经销商恢复正常运营”。据严博禹介绍,自疫情爆发初期,保时捷就为经销商提供了财务保障和服务支持;支持经销商进行线上数字化营销;放宽考核,延长期限,为经销商减负。
在一系列工作下,保时捷各方面业务正在重回正轨。截至目前,包括武汉经销商在内的全部保时捷中心均已恢复运营。其3月、4月销量也实现强势反弹,取得了1%和5%的同比增长;2020年1-5月(截至5月15日)销量也达到了疫情爆发前保时捷所设定的目标。但在新车交付上,这家企业仍面临“无车可卖”的危险。
由于德国疫情爆发的影响,保时捷位于祖文豪森和莱比锡的工厂生产暂停了6周,如果消费者在这两家工厂暂停期间下了订单,那这些订单的交付时间大概会延迟6周左右。“目前我们德国工厂正在加速生产,争取尽早把新车交到客户手中。”严博禹表示:“我们会把情况解释给客户听,希望他们能耐心等待。”
虽然对交付产生了影响,但在电动化、数字化领域,疫情却在客观程度上加大了这家企业变革的决心。对此,严博禹表示:“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客户对数字化服务和沟通渠道的需求更加强烈,客户需要更多线上渠道,比如说通过手机进行联系,这将会成为我们努力推动的方向。”
而在电动化领域,2020年仍是保时捷电动化攻势的全面开启之年。按照计划,保时捷将于未来4年中在电动化领域投资100亿欧元,其中60亿欧元将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研发,30亿欧元将用于投资电动化有形资产,包括与电动汽车生产相关的工厂改扩建,另外的10亿欧元将用于数字化转型,例如研发高度自动驾驶平台等。
编辑总结:在对话结束前,严博禹分享了一个故事:在来到中国后,他发现中国人出门只需要带手机和门禁卡,不需要带钱包。他将自己的观察反馈给保时捷总部,并说服他们加大力度关注中国消费者对数字化方面的需求。而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保时捷才同意在华成立数字化业务部,并做出大量数字化部署。
从这看来,严博禹正尝试成为中国保时捷消费者的“代言人”,未来,中国保时捷消费者、粉丝们的诉求,将通过这位“代言人”传递给德国总部。其实从严博禹任职2年中的表现来看,他的工作堪称优秀,不仅推进在华数字化建设相关工作,还推行了“睿境计划”这一全球项目在中国的落地,不知屏幕前的保时捷粉丝们对于这位努力学习中文、融入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满意么?(文/汽车之家 陈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