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整车 正文

横跨时代,大众如何避免“柯达时刻”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二、大众在中国:目标、局势和手段

  很显然,大众集团在中国的目标是从没变过的,致力于成为中国出行市场的引领者,不管是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还是电动化时代都是如此。

  然而现在市场和消费者变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大众集团在欧洲、北美、南美、亚太、中东及非洲等市场的增速均超过10%。唯独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该企业累计销量下滑2%,中国市场在大众集团销量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38%跌至33%。

汽车之家

  在贝瑞德看来,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是由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而开启的。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已经让中国成为全球智能电动车的领先市场,对于以往秉承“德国研发,全球销售”理念的大众来说,中国市场的强度越来越大,贝瑞德甚至称中国市场是大众集团的“健身中心”

☆2030目标

  为了在高强度市场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大众集团也在顺势而变。为了把握住未来几年的转型关键期,大众集团在华制定了“2030目标”,其中包含三大支柱:继续发挥在燃油车市场中的优势、加速纯电动产品攻势以及强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据贝瑞德介绍,虽然销量表现有所下滑,但如今大众集团在中国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已经从18%提升到20%以上。在未来几年中,燃油车仍将是中国市场发展的根基。“我们将继续通过全新途观L、速腾、全新迈腾以及奥迪Q8等新车型来强化我们的产品阵容。在重要的SUV细分市场当中,我们拥有共计30款车型。没有其他制造商能够拥有像大众汽车集团这样如此全面的车型谱系。到2030年,我们将共计推出共计17款全新燃油车型。”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强调进一步强化燃油车市场统治力的同时,大众集团开始重视起“过渡”路线的价值。

  “此前各方都低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和普及速度。比如2020年时,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到25%,但是去年已经达到了34%。”贝瑞德表示。而据他判断,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50%。

  “首先,车辆购置税减免将会持续到2027年,并同时适用于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这样对于中国的购车客户来说,如果他们购买的是新能源汽车当中的插电混动车型,也一样能够上绿牌,在一些实施限行措施的大城市中,插电混动车型每天都可以上路。”

汽车之家

  为了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和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大众将电动化转型路线拆分为两部分:第一,打造中国消费者喜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贝瑞德将其具象化为纯电续航里程至少需要达到100公里的车型;第二则是加快纯电动车型攻势。前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大众集团妄图“一步到位”,从燃油转型为纯电的计划。

  “具体而言,我们针对基于MQB平台的紧凑型车和中型车,已经或将逐步推出PHEV插电混动版本。这些插电混动版本至少具备1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我们这部分车型的销量非常大,通过插电混动车型的推进计划,我们将强有力地实现燃油车型向新能源汽车车型的转型。”

☆电动车盈利难题

  而在纯电动车领域,大众集团则面临两个问题:加速和盈利。在产品攻势上,大众集团在2022年推出了奥迪e-tron GT、Q4 e-tron和Q5 e-tron三款全新车型。上海车展期间,大众品牌首款纯电动轿车ID.7也正式亮相。今年年底,大众安徽将正式投产。除了将出口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型Cupra Tavascan,另一款大众汽车品牌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下线。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将于2024年底在长春投产。奥迪将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三款新车型。到2030年,集团旗下品牌将有不少于30款纯电动车型。

汽车之家

  考虑到现有纯电动车型的销量,为了保证在新一代电动化产品到来之前进一步增加纯电动产品的吸引力,大众不惜丢下往日的高身段,与小鹏合作,基于后者E/E架构平台合作开发车型。据大众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和地平线合作中的“深谋远虑”不同,大众和小鹏合作的第一要义就是快,要快速推出产品,利用后者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迅速填补细分市场上的空缺。

  至于盈利,贝瑞德也承认,于纯电动车领域,现阶段在中国盈利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之前我们已经预期到中国市场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因为车企数量非常之多,大家都希望能够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车企只有纯电动汽车产品,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无法卖车而从市场上消失,或者是以非常薄弱的利润率甚至以亏损为条件去卖车。”

  这样的态势也就导致了市场竞争局势的进一步恶化,用贝瑞德的话讲就是“这样的竞争态势是很不健康的,因为相关车企在承受严重的亏损”。

  在价格战初期,大众集团并未跟进,这也导致从销量数字上看,该企业表现明显下滑。“可能有评论人士会说,我们的电动车卖不动了,甚至我们会受到批评。但是,我们的做法是首先保护产品的盈利能力,同时积极去推动成本优化的计划。”

上汽大众 大众ID.3 2023款 升级款 纯净智享版

『大众ID.3』

  目前,随着与合资伙伴的不断优化成本,大众已经可以在不伤害盈利能力的情况下降低售价。“比如,我们在7月初的时候降低了ID.3的销售价格,现在ID.3每个月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万台左右。”

  放眼未来,随着标准电芯在中国市场推出,大众集团在华电动车成本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据贝瑞德预测,2025年后不久,该企业在华电动车盈利能力将达到与燃油车同一水平。

  “在整个汽车市场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预计激烈的竞争将在接下来几年持续存在。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目前可能已经跑了五公里或八公里。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起跑时速度最快的选手有时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抵达终点。从大众集团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做好了长跑的准备,目标是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第一的国际车企。”

横跨时代,大众如何避免“柯达时刻”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行业视角
更多精彩内容:
召回
产品解读
海外车展
文章标签: 行业视角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