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体验
接下来便是对迈锐宝进行真枪实弹的试驾阶段,此前厂商向我们所展示的这些技术细节将在金港赛道表露无遗。调整好坐姿,系好安全带,就在将挡位拉至手动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在这我不得不抱怨一下了。
本想着借此次赛道试驾的机会来检验这款变速箱的改进成果以扫清原先它给我留下的娇柔的印象,但我实在搞不清楚迈锐宝,一个有着运动血统的车型为什么会在手动模式设置这样一个加减档的方式,为了控制成本?这种换挡按键出现在爱唯欧等辈的身上我们都能体谅,好歹,迈锐宝也是个中级车,也难免是设计师想要打造一个儒雅的驾驶感受而故意为之,现实却是,指尖的触碰代替了手臂的动作,对于接下来的激烈驾驶环节,确实有些大煞风景。
缓慢地驶出维修区,待接到指令后,脚下的动作开始变得“毛躁”了起来,以地板油来迎接第一段直路,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相比于高配的别克君威,在轮胎环节,迈锐宝的轮胎要稍窄些,225毫米的胎宽还是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经济性问题,只不过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考验面前,轮胎或许会成为迈锐宝整体的一块短板。看着远处的护栏离我越来越近,果断的一个重刹使得车头呈现出下沉之势,好在前悬弹簧并不示弱,在经过一小段点头后,强有力的与之在抗衡着,而后悬也在拼命的抑制车尾的上扬,最大程度的为后轮多获取些抓地力。将车速降下后松开刹车踏板,与此同时,将方向盘一把打向弯心,伴随着轻微的轮胎响声,车头乖顺的从内侧的露肩上抹了过去。
由于实在对那个挡位控制键有些抵触,起初我都是以自动模式来驾驶的,所以,有几次进出弯道时,变速箱难免不能揣摩到我的意图而胡乱地蹦到一个很蹩脚的挡位上,即便是这样,我还是依稀的感受到了这款变速箱的诚恳态度,看来真的有必要去按两下那个降挡键了。说着机会就来了,在一段不长的加速直道上,我把换挡杆拉至“M”,并试图去适应那个位于换挡杆顶部的左减右加的按键。刹车减挡,发动机转速瞬间提升,车身随着车速的降低也有了更警觉的姿态,依旧从容入弯,但这次,车速似乎快了些,轮胎的响声也比之前更刺耳,持续声音更长,好在,这还不至于让我在众多同行面前丢脸,我深知这绝不是我真实水平的写照,背后的这套车身稳定系统才是这完美车身姿态的主要的功臣,随后的几次尝试外加试驾教练特意布下的阵型(绕桩和紧急避让)更加让我坚信这套车身稳定系统是有多么的重要。
差点忘说换挡速度的事,原先的画面继续。在驶过弯心后,迅速加大油门,眼看着转速表的攀升出现疲态,向右按下加挡减(直到把车开回Pit房,我都没能适应那两个按键),从发动机相应来看,你可以判断出变速箱的离合器已经松开,在这期间,太阳轮、行星齿轮组以及齿轮架经过组合上的变动来实现下一挡位的结合,在车轮进行下一波发力时,便几乎是离合器片被压紧的时刻,也就代表着一个挡位更换完成。通用的第一代6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速度就像我这繁冗的叙述一样漫长,而当我要再一次向你阐述这一过程时,大概讲到一半时,这个过程就已经结束了。变速箱的加减挡的相应的确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向期待的那样犀利,这你从挡位变换时转速表浮动的速度就能够观察到。
编辑总结:
在回程的路上,有个同行(他以为我是厂商工作人员)问了我一个很直接的问题,“迈锐宝究竟在卖是什么?”我迟疑了片刻,就在这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张刚刚拍过的解析图。“带有液压油路的铝合金下摆臂液压衬套(悬挂的大多部分都采用了铝合金材质);高分子材质制作而成的减震器弹簧衬垫;动力澎湃的发动机(搭载了2.4L SIDI直喷发动机的车型可以以9.08秒的时间完成0-100Km/h的加速,这在同级中属上游水平)等”。总而言之,迈锐宝给我的整体感受很均衡,正因如此,我确实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无巧不成书,司机师傅随手一拨,电台中响起了“California Dreamin”的歌曲,我想此时车上在座的每个人都会想到梁朝伟的那个广告桥段。我指了指收音机说:“可能是梁朝伟吧。”面面相觑后,他对我的身份开始了怀疑,待表明来头后,彼此间的会心一笑给这次雪佛兰迈锐宝的技术解析活动画上了句号。(文/图 汽车之家 李博旭)
●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