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汽车设计之快沉式车尾
雪茄造型车身除了车辆前后较中部窄的特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快沉式的尾部。如果您觉得理解起来有些费劲,您可以从脑海里搜索一个叫做“虎头蛇尾”的成语。别担心,虎头蛇尾放到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看了下面的图片您就好理解了。
以我们熟悉的劳斯莱斯 幻影举例吧,说劳斯莱斯是奢华的代名词,我想没人反对。至少我在街上偶然看到它后,总是会不禁猜测里面坐的人,揣测下里面是某个富商还是和某个富商关系密切的影星。每次在我这么一番遐想后,它早已不见踪影,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于它快沉式的尾部没什么印象的原因吧。
『正面观看劳斯莱斯 幻影,相信大家的感受都是沉稳、大气』
言归正传,劳斯莱斯 幻影给人感觉肯定是沉稳、大气,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车上乘坐的那位成功男士也同样适用。它没有过多激进的元素,而是延续了传统英式顶级豪华品牌的气质,家族式前脸设计,车身线条富有力量感。让我有种穿越的念头。觉得车内也许坐的是那位马龙·白兰度在《教父》里饰演的一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猫,一边谋划着怎么控制整个纽约的教父。没错,正是这种“温柔也是种力量”的感觉也是劳斯莱斯给人的印象。
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幻影的车尾肯定也会是方方正正,“一丝不苟”的执行车头风格的造型。事实上如果车尾部分还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样就不是劳斯莱斯 幻影,而是奥运会颁奖仪式上,给运动员颁发金银铜牌的颁奖台了。幻影或者说许多英国汽车品牌的车尾部分应用的正是我们这里要提到的快沉式车尾设计,后备箱部分快速下沉带来视觉效果的急剧收缩,没有了车头过于死板的造型,让后面看起来就像是英国绅士身上燕尾服的“小尾巴”。瞧,对称并不总是美的,这种大体沉稳,细节活泼的效果也是英国汽车给我的印象。
『1955年款宾利 S1』
『1959年款捷豹 Mark2』
哪个车型率先采用快沉式车尾设计已无从考证,但上面这两张照片可以告诉我们,快沉式的车尾造型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 英国汽车设计之对开门
汽车从卡尔·本茨先生发明到现在的这百余年里演变、发展、产生了许多或是平凡,抑或是惊艳的设计,仅仅是车门这一部分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一些设计只是昙花一现,另外一些则成为经典并延用至今,对开门就是一例。
由身着西装或燕尾服的绅士们为坐在后排的自己打开车门,这一幕一定出现在无数少女的梦中,在这一幕中重要的“龙套甲”似乎总是一辆对开门的豪车。
20世纪50年代之前,很多汽车厂商就开始将对开门应用到旗下的车型上,相对“对开门”这个名字,“自杀门”这个名字更耳熟能详。别想歪了,这个不是你熟悉的那个“门”。之所以取名“自杀门”,是因为在这种车门应用的鼎盛时期,安全带还不是大部分车辆的标准配置。因此当车辆发生碰撞,车门异常打开时车内乘员很容易被抛出车外。此外车辆向前行驶时,如果乘员因误操作而将车门打开,受到巨大作用力的车门会瞬间弹开,造成事故的几率也很高。另外,下车时向前离开车辆虽然方便,但却暗藏危险。如果后方驶来的车辆碰撞车门,乘员被夹在车身与车门间就会导致重伤或死亡,这扇带来方便的车门也就瞬间变成了杀人机器。是否有人因此丧命无法考证,但当时使用这种车门开启方法的车辆确实存在隐患。
其实“自杀门”的设计初衷是让进出汽车这件事变得更为简单方便,同时更加优雅。这点对于当时身着华丽服装的王公贵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试想下,一位身着华服的贵族进入豪车要低头、弓身,然后费力的挤进车里,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于是工程师们将车门铰链后置,将车门向前打开。这样可以让乘员以正常方式步入车内,下车时也不必扭曲身体或转身,直接开门向前走出车外即可。
时间飞逝,现在安全带已经成为了所有车辆的标准安全配置,车门与车身的连接、锁止机构也得到优化,因对开门而造成的事故几率大幅降低,现在采用对开门更多的是对文化的传承,比如上面这款双门的劳斯莱斯 幻影 Cou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