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测试项目不够全面 中美欧碰撞规则对比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侧面碰撞

  虽然1978年就有了NCAP测试,但是侧面碰撞直到1996年才被正式引入NHTSA。目前侧面碰撞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移动壁障车从车辆的侧面来撞击静止的车辆;另一种就是柱碰测试。在这两项测试中,几家测试机构的碰撞标准可谓各不相同。

汽车之家

  在NHTSA中,使用一辆重达1367公斤的可变形移动壁障车以61km/h的速度撞向静止车辆的驾驶员一侧,此项目用来模拟典型的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拦腰”侧向碰撞事故。这种测试方法相当于车辆侧面受到另外一辆重达1367公斤的车辆的撞击所产生的碰撞效果。

汽车之家

  在E-NCAP中,传统意义上的侧面移动障碍的速度为50km/h,除了速度上的差别外,NHTSA与E-NCAP在侧面碰撞时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在NHTSA中,移动壁障车是与车辆呈27°的角度冲向车身的驾驶员一侧,而E-NCAP则是完全垂直于车辆来进行撞击。而目前C-NCAP在此项碰撞中与E-NCAP保持了一致。

汽车之家

  在实际交通事故中,还有一种交通事故形式发生的比例很高,就是汽车撞在树上或电线杆等柱状物,这种碰撞形式的致死率和重伤率都很高,为此也就引入了柱状碰撞测试。NHTSA新增加的柱碰试验为:试验车辆以32km/h的速度撞击静止的直径为25cm的柱壁障。和E-NCAP不同的是,NHTSA的柱碰试验不是试验车辆垂直撞击柱壁障,而是以75°的角度撞击,NHTSA认为这种试验形式能更好地模拟实际路面上的交通事故。

汽车之家

  在E-NCAP中,侧面柱碰试验一直是选做项目,只有配备了侧面安全气帘的车型才有资格进行该项测试,而且碰撞速度只有29km/h,要低于NHTSA。然而C-NCAP目前还没有引入侧面柱碰试验。与侧面碰撞相比,柱状碰撞中,车身受到的冲击强度更大,吸收的撞击能量更多,碰撞时乘员头部更容易与刚性车身发生接触,特别是对于那些未配备侧安全气囊和侧安全气帘的车型,取得高分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汽车之家

  应该说,侧面碰撞对车辆的结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车辆在发生侧碰时是几乎没有像正面碰撞那样充足的缓冲空间的,那么这就需要车辆的B柱、门槛梁、车门防撞梁足够的坚挺以保证乘员舱的坚固。

侧面碰撞测试
 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侧面柱碰
C-NCAP50km/h无此项目
E-NCAP50km/h29km/h
NHTSA 61km/h且呈27°角斜向碰撞32km/h且呈75°角斜向碰撞

 

文章标签: 安全技术
共3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