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动力学及仿生学设计
讲了半天XL1的外形、内饰设计,其实它们都是为了百公里1升的油耗这个目标而努力的,设计师们可谓呕心沥血。我们都知道,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很大一部分动力都消耗在了克服阻力上,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XL1量产版略显怪异的外形更多是空气动力学考量的结果。
除了上面图中提到的车身造型,细细观察图片我们还可以发现,设计师在很多细节部分也煞费苦心,比如XL1用小巧的摄像头代替了车外后视镜,同时为了减少乱流产生的可能性,XL1量产版还采用了隐藏式车门把手。为了让气流更快速地通过车底,XL1的底盘也穿上了“护甲”(底盘护板)。
当我写完XL1空气动力学设计这部分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时电视上正巧播放了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消息,电影里那些鱼类在海洋畅快游弋的片段真是让人放松。一个想法闯入我的脑中,没错,如您所见,XL1的车身造型难道不像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豚吗?流线、优雅,甚至可以用性感这个词来形容海豚的身材,XL1那过渡圆滑的曲线正像是海豚的身体,谁也说不清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动物世界或者探索节目。
最终,XL1量产版的风阻系数被锁定在0.189(一般轿车风阻系数在0.28-0.4之间),通常来说,风阻系数每降低百分之一,车辆在120km/h时速下的百公里油耗将降低十分之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XL1的百公里油耗会不到1L了。
● XL1动力及轻量化
◆ 动力总成
动力部分,XL1量产版最终确认将使用一台双缸柴油发动机,以及一台最大功率20kW的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匹配7速DSG变速箱。0-100km/h加速需要12.7秒,最高时速160km/h。相信这些数据不是最吸引人的,也不会有人拿它去比拼加速,山道攻弯。让人激动的是经历了10年、4代车型的发展,XL1量产版的油耗最终锁定在1L以内。
◆ 轻量化
为了达到百公里1L的油耗,光是将空气动力学发挥到极致和使用小排量发动机还不够,车身轻量化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内饰图片可以看到,XL1的内饰使用了大量的碳纤维材料。这显然还没有达到设计师的要求,设计师计划为XL1量产版车型使用CFRP,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此达到强度相同重量更轻的目标。除了使用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外,XL1还使用镁材轮圈、陶瓷刹车、小容量(10L)油箱等各种方法达到减轻重量的目标。
● XL1量产后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达到百公里仅耗1L油的目标,大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XL1设计了不同以往的外形、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达到车身轻量化的目的。成本的因素或许会导致它的销量少的可怜,但没人能断定应用在XL1上如陶瓷刹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些节油技术未来不会应用在大众其他车型上。这样看来,XL1的地位更像一个精神领袖。而未来搭载这些技术的其它量产车是否会出现保养成本上升的情况,只有时间能够检验。
也许有人还对购买XL1抱有希望,那咱们再算笔账。我们都知道买车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日常用车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燃油成本便占据其中一大部分。由于XL1量产版的大小和POLO相近,就让我们用XL1和搭载闭缸技术、启停技术的POLO BlueGT做个对比。根据NEDC(欧洲循环工况法汽车排放规定)测试结果,POLO BlueGT的百公里油耗为4.3L,XL1量产版为0.99L,我们将POLO BlueGT的百公里油耗四舍五入为4L、XL1的百公里油耗四舍五入为1L计算。XL1百公里比POLO BlueGT节省燃油3L,按照现在我国92号汽油以及0号柴油每升8元左右的价格计算,百公里XL1比POLO BlueGT燃油成本节省24元。再按照德国地区POLO BlueGT售价为19650欧元起(折合人民币15.7万),装备众多豪华车才会用到的材料的XL1售价仅比POLO BlueGT高1万欧元的情况粗略计算下,可以得出结论,在行驶33万多公里后,您节省的燃油费用才会将购车差价赚回来。
全文总结:
看过了文章后,不知您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这个尚未出生的小家伙的未来感到担忧,一个曲高和寡的价格加上一个略显尴尬的定位,似乎XL1量产版的未来只能是追求个性的潮人们的“配饰”,XL1更像是未来城市短途代步工具的先驱者,是否成功只能通过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它最终的销量如何,它代表的仍是大众对于环保事业的不懈努力。不知它是否和您心目中的城市短途代步工具相符,您对未来城市短途代步工具有何要求,欢迎您在留言中告诉我们。(文/汽车之家 唐朝)
相关链接:
●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