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员舱:注重高强度钢材的使用
乘员舱是车内乘员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乘员舱的结构强度直接决定着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效果,从前面的钢材强度分布来看,这里也是整个车身中,运用高强度钢最为广泛的地方。
● 不同板材之间的连接工艺
广泛使用强度更高的钢材有助于提高车身强度,但随之而来的是车身重量的增加,这显然与“节能减排”的大势相悖,所以,在研发之初,工程师更愿意通过结构的优化来提高整体的强度,并且适当的加入一些重量更轻的板材,而当两块金属特性不同的板材需要拼接时,传统的焊接技术有可能不再适用,因此,就需要新的焊接技术来实现。
TOX冲铆连接与我们经常提到的焊接技术不同,它是利用冲压设备对两块板材的连接部位进行冲压使其出现变形,在挤压处会形成一个可供二者镶嵌的圈形连接点,由此,两块板材实现相互连接。TOX冲铆连接相比于点焊以及不同的铆接工艺更为简单、可靠,效率也更高。
● 焊点及焊接成型后的质量把控
编辑总结:
无论是材料的运用,还是从结构的设计,国产奥迪Q3的车身结构可以给人足够的信心。另外,奥迪Q3全系标配了6个安全气囊,在对乘员的保护环节更全面。
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车重也得到了控制。铝制部件的使用有助于降低车身重量,为此,一汽-大众奥迪长春工厂还引入了高端的生产设备,在铝质部件的制造工艺环节也足够精细、全面,这其中也包括利用更为先进的焊接技术来完成板材的合理拼接。不过,这一切在无形间也增加了后期用车维修的难度,我们从其它装配铝制部件的车型上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除细微创伤外,在维修过程中,更多的是对铝件总成进行更换,这样看来,它的维修费用会比普通材料的部件高些,所以,如果不是有保险公司埋单,这笔费用的支出确实要掂量一下。(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
相关链接:
●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
>>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成为达人?一起去汽车之家科技看看!<<
点击进入上海车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