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25%偏置碰撞/难点在哪
[汽车之家 技术] 人们传统印象中安全性较高的豪华汽车品牌在纷纷折戟于IIHS严苛的25%偏置碰撞之际,自主品牌奇瑞则向该项目发起了挑战,而这也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其究竟是为了造势炒作,还是对自身产品品质的认可所表现出的开放、自信的姿态。
IIHS成立于1959年,它是一个由美国汽车保险公司资助的具有非盈利性质的第三方组织机构,其通过直接购买美国市面上的量产车辆来进行碰撞测试和评级,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权威且有参考价值的汽车安全信息,另一方面也为车企指明了改进的方向。
IIHS所出的测试项目必为“精品”,其碰撞的严苛以及惨烈程度往往让消费者大呼过瘾,比如车辆以120km/h的速度撞击不可移动壁障、体型较大的SUV与微型车的对撞、乘用车追尾大卡车的测试等等,而这些项目确实也让很多车企显得颇为无奈。
25%偏置碰撞是2012年IIHS的全新测试项目,之所以加入该项目是因为在美国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中,这种更小重叠面积的碰撞是致命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偏置碰撞可以很好地模拟车与车小重叠面积对撞以及车辆撞击树、电线杆等实际交通事故。
● 此类碰撞测试的难点
在这项测试中,车辆会以64km/h的速度以及25%的重叠率撞击一个远高于车身的不可移动的刚性壁障。现今40%重叠率的碰撞在各个国家的车辆安全测试机构中较为普遍,而在此基础上看似只减小了15%重叠率之后的小重叠偏置碰撞,却会对车辆带来如梦魇般的考验,究其原因就是车辆原本的吸能溃缩机构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对于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轿车而言,车辆通常会设计有贯穿于整个白车身的两条主纵梁。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两根纵梁将成为主要的吸能溃缩部件。通常这两根纵梁会覆盖车头中间大约50%的面积区域,而在防撞梁外各留出25%的区域用来安置悬架系统和轮胎。
车辆与壁障接触的面积更小,就意味着留给车辆缓冲和吸能的部位更小,而且这种碰撞的撞击点基本会避开用来吸能溃缩的主纵梁,碰撞时的能量也几乎不受阻隔地直接传向乘员舱。在这个过程中,车辆的前悬架、车轮以及转向机构也会向后发生位移,严重时还可能侵入乘员舱对乘客造成伤害。
● 如何评判
IIHS的25%偏置碰撞试验主要从三方面来考察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车身结构/乘员舱的形变程度、假人受伤害程度以及假人的位移范围/约束程度。
通过观察碰撞后车上的16个标记点的位移情况便可以对乘员舱的形变程度进行评价;位于假人内的传感器数据可以反映出车内乘员受伤害的程度;假人的位移范围也是对乘员约束系统的一种考察,通过观察碰撞过程的视频以及涂抹在假人上的颜料在车内留下的印迹就可以对假人的位移程度进行评价。
最后根据三方面的评价结果给出一个综合的总成绩,并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Good(优秀)”、“Acceptable(良好)”、“Marginal(及格)”以及“Poor(差)”。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大致的结论:要想在此类碰撞中取得好成绩,车身结构的设计十分重要,这涉及到高强度钢材的使用、车身结构对能量的吸收和传导等等,同时其它相关部件比如发动机、转向机构、悬架系统的布置也要加以精心设计以避免对乘员舱造成严重侵害。
此外,车内约束系统的正常工作也十分重要,气囊不但要及时开启,同样要很好地对乘员头部起到缓冲作用,安全带也要起到良好地束缚作用以防止乘员发生较大位移,从而造成更大的损伤。
碰撞结果分析
● 碰撞情况分析
由于该测试只是奇瑞在内部所做的一次试验,所以无法像IIHS一样给出具有权威性的评价报告(除非艾瑞泽7出口到北美市场),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前面所提到的评判标准以及亲眼所见的碰撞情形来给大家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析。(以下图片均来自官方,图片质量有限,敬请见谅)
我们首先来看看两段不同角度(侧面和顶部)拍摄的碰撞过程的视频:
碰撞过程中,艾瑞泽7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刚性壁障上,没有出现以往IIHS 25%偏置碰撞中车辆向右侧滑移而减轻了对车体造成严重侵害的情况,所以这也更能看出车辆在此种境况下的表现。
最终,奇瑞根据IIHS的评价标准给出了一个艾瑞泽7的25%偏置碰撞的综合评价结果,其总成绩为良好,由于这不是第三方给出的权威测试成绩,所以请大家仅供参考。
艾瑞泽7 25%偏置碰撞综合评价——良好(仅供参考) | |||||
车身结构评级 | 假人受伤情况评级 | 假人约束程度 评级 | |||
头/颈 | 胸 | 臀/大腿 | 小腿/脚 | ||
良好 | 优秀 | 优秀 | 优秀 | 良好 | 良好 |
其实通过IIHS已经公布的几期测试结果来看,在车身结构一项中,只有极少的车辆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综合可见,这种小面积重叠碰撞对车身结构的损伤是很大的,同时乘员舱的形变位移也更容易对乘员的小腿及脚部造成伤害。而从现场观察来看,艾瑞泽7的假人左侧小腿与仪表板确有接触印记。
● 车身结构
● 真实案例
在汽车之家的论坛里,也有一起类似于25%偏置碰撞效果的交通事故(相信这不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事件,毕竟没人会拿生命开玩笑)。
『注:图片来自论坛网友 图中即为被撞的艾瑞泽7』
据当事人交代,事故中驾驶员为了躲避逆向行驶的对向来车,车辆最终无可避免地以70km/h左右的时速撞在了电线杆上,而撞击位置从左侧车灯处开始一直延伸到乘员舱。而车内乘员仅受到一些皮外伤,并在事故后自己从车内走出。具体情况大家可点击此帖查看,你也可以发表一些自己对此事的观点和看法。
总结:
虽然发动机舱的溃缩吸能机构在此种小重叠碰撞中的作用十分有限,但凭借着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较高的乘员舱结构,艾瑞泽7在碰撞中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这种用实力说话的做法,即使是一个噱头,也是让人津津乐道、暗自佩服的。(文/汽车之家 冯景毅)
相关链接:
仅一款获优秀 SUV车型IIHS25%碰撞解析
//www.autohome.com.cn/tech/201305/534666.html
日系品牌夺优秀 IIHS最新25%碰撞解读
http://www.autohome.com.cn/tech/201308/59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