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将秦的排气管进行了重新布置,使其不再需要像速锐那样越过副车架和转向机,形成一个很大的弯角,而是直接从副车架下方通过。副车架因此也做成了弧形为排气管“让路”。和速锐相比,秦的布置方式使排气管更通畅,提高了排气的效率,同时,高温的排气管远离了其他部件,有利于机舱的散热。这也是一项有益的改进。
在刹车系统的设置方面,尽管动力表现有了明显地提升,但前刹车依旧是单活塞、浮钳+通风盘的设置,只是刹车卡钳上的标识表明了它来自大陆集团的ATE品牌;我们测试的这辆秦的前后轮胎规格均为205/50 R17,品牌为米其林PRIMACY 3ST,相比之前速锐的16寸佳通轮胎的配置强大了许多,黑白双色的轮圈造型较为动感,为比亚迪自产。
秦的转向助力系统同样值得一提。在观察秦的底盘时,我们发现了秦的自产转向助力电机体积十分巨大,并且被布置在了转向机上方。由于秦的前桥负载更大,需要更大功率的助力电机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此外,与速锐相同,秦也配置有比亚迪自行开发的“遥控”功能,并且该遥控功能限定车辆只能在静止时进行转向,相比运动中的转向,静止转向的阻力更大。综合以上两点,转向机超大的体积很有可能是由于所需要的功率更大而造成的,同时更大的体积对散热更加有利,因此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相对一些布置在转向柱上的助力电机,秦的助力电机在成本上也更高。
此外,秦在前部底盘的一些其它细节方面也表现出近年来比亚迪制造工艺的进步和对于秦这款产品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