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对比
[汽车之家 拆解分析] 在不久前进行的11款合资中型车全面对比中,经过静态评测、驾驶感受等多方面评价、打分后蒙迪欧以70.8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雅阁以1.4分之差屈居亚军。在噪音测试中,雅阁则占据优势。正好我们的车门、防撞梁拆解节目很久没有与大家相见了,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再次将这对“冤家”凑到一起。让我们通过拆解、对比车门与防撞梁这种形式,看看在车门、防撞梁这些平时不为人知的地方是否存在天差地别的不同,亦或仅仅是细节上的不同。
■ 我们为什么要测防撞梁
防撞梁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起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长宽高尺寸、材质选择、制造工艺等均会影响其表现。在车辆安全性研发时,工程人员会控制车辆结构在碰撞中的变形次序。为了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离乘员舱越近的结构应该越晚发生变形,越是远离乘员舱的结构,应越早发生变形。另一方面,出于对车辆本身的考虑,会使最薄弱的部位处于车架最外沿,这能够保护车身主体在轻微碰撞中不被破坏,且便于维修和更换,保险杠以及防撞梁就属于这样的结构。
● 前防撞梁对比
雅阁与蒙迪欧的前防撞梁主体结构类似,区别在于细节设计。其中最明显的是雅阁使用内外双层防撞梁,蒙迪欧为单层式。二者材质方面没有区别,均为钢制。
雅阁、蒙迪欧前防撞梁对比 | ||
车型 | 雅阁 | 蒙迪欧 |
防撞梁长度(mm) | 外侧:871 内侧:1100 | 1201 |
防撞梁宽度(mm) | 外侧:90 内侧:32 | 50 |
防撞梁高度(mm) | 外侧:24 内侧:90 | 100 |
防撞梁材质与厚度(mm) | 钢制 外侧厚度0.58 | 钢制 厚度:1.47 |
吸能盒长度(mm)/吸能盒类型 | 125 表面有吸能溃缩设计式吸能盒 | 180 变截面式吸能盒 |
吸能盒与车身连接方式 | 螺栓 | 螺栓 |
保险杠与防撞梁间 有无泡沫材质填充 | 无 | 无 |
前防撞梁细节及后防撞梁对比
● 前防撞梁其他细节
蒙迪欧的前拖车钩固定点设置在防撞梁上,使用时只需将保险杠上的盖板抠开,将随车工具中的拖车钩拧紧固定好,这种形式制造成本更高。雅阁则将拖车钩固定在了副车架上,并且其前方还有一个起疏导气流的挡板,使用时需要绕过挡板,将拖车绳固定在上面,使用便利性相对较弱。
● 后防撞梁对比
雅阁、蒙迪欧后防撞梁对比 | ||
车型 | 雅阁 | 蒙迪欧 |
防撞梁长度(mm) | 1010 | 1340 |
防撞梁宽度(mm) | 45 | 45 |
防撞梁高度(mm) | 78 | 100 |
防撞梁材质与厚度(mm) | 钢制 厚度:2.8 | 钢制 厚度:1.56 |
吸能盒长度(mm) 及吸能盒类型 | 长度:85 表面有吸能溃缩设计式吸能盒 | 长度:155 变截面式吸能盒 |
吸能盒与车身连接方式 | 螺栓 | 螺栓 |
保险杠与防撞梁间 有无泡沫材质填充 | 无 | 无 |
防撞梁部分总结:
通过拆解可以看到雅阁与蒙迪欧在防撞梁部分结构类似,区别主要在细节方面。雅阁装配双层防撞梁,蒙迪欧为单层防撞梁,虽然造型不同,不过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确保车辆安全以及乘员安全的目的。在吸能盒细节上我们再次看到了两种设计思路的撞击,雅阁吸能盒引导撞击力的方法是使用在表面设置溃缩结构,蒙迪欧采用的则是使用变截面吸能盒引导撞击力的方法。
在使用便利性上,蒙迪欧的拖车钩固定点设置在防撞梁上,使用时只需抠开保险杠上相应盖板,将拖车钩固定好即可。雅阁的拖车钩固定在副车架上,并且前方有空气动力学挡板。使用时需要绕过空气动力学挡板,将拖车绳固定在拖车钩上,使用便利性上,蒙迪欧占优。
雅阁、蒙迪欧防撞梁对比 | |||
雅阁 | 蒙迪欧 | ||
前防撞梁 | 后防撞梁 | 前防撞梁 | 后防撞梁 |
外侧防撞梁长度:871mm 内侧防撞梁长度:1100mm | 长度:1010mm | 长度:1201mm | 长度:1340mm |
外侧防撞梁宽度:90mm 内侧防撞梁宽度:32mm | 宽度:45mm | 宽度:50mm | 宽度:45mm |
外侧防撞梁高度:24mm 内侧防撞梁高度:90mm | 高度:78mm | 高度:100mm | 高度:100mm |
防撞梁材质:钢制 外侧前防撞梁钢板厚度:0.58mm 内侧前防撞梁钢板厚度:1.96mm | 防撞梁材质:钢制 防撞梁钢板厚度:2.8mm | 防撞梁材质:钢制 防撞梁钢板厚度:1.47mm | 防撞梁材质:钢制 防撞梁钢板厚度:1.56mm |
吸能盒长度:125mm | 吸能盒长度:85mm | 吸能盒长度:180mm | 吸能盒长度:155mm |
与车身连接方式:螺栓 | 与车身连接方式:螺栓 | 与车身连接方式:螺栓 | 与车身连接方式:螺栓 |
保险杠与防撞梁间无泡沫材料填充 | 保险杠与防撞梁间无泡沫材料填充 | 保险杠与防撞梁间无泡沫材料填充 | 保险杠与防撞梁间无泡沫材料填充 |
车门做工对比
■ 车门拆解对比
车门不仅肩负车辆密封的责任,其安全性也是现在车辆结构安全研究的重点之一。它与A、B、C柱以及车顶结构、门槛等组成车身侧面结构。其中车门作为侧面碰撞中率先受力的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拆解我们可以看到,雅阁与蒙迪欧的车门内饰板与车门连接方式均为常见的膨胀螺栓式,上面还覆盖有大面积的白色棉质隔音材料。
● 前车门拆解对比
● 车门防撞梁的作用
在侧面碰撞中,碰撞发生点的结构受到撞击首先开始弯曲变形,具体的变形模式会根据变形结构件的形状、连接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由于变形结构件不可能将全部碰撞能量完全吸收,因此其余碰撞能量使得该结构件引导连接在其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变形、吸能。随后越来越多的结构件会参与到变形吸能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侧面碰撞试验中,看到车门部位变形不同的原因。下面以及后面要进行的车门防撞梁直径对比只是其构造的一小部分,材料强度还需在试验室内进行测试。
● 后车门拆解对比
雅阁的前后车门密封上除了有一层薄膜外,还有大面积的黑色软性材质。这是雅阁在隔音性测试上更胜一筹的重要砝码。当然,车辆整体隔音效果与众多因素有关,比如车身造型,车身其他部分密封条等等。下面的表格是我们测试的二者不同状态下的噪音数值,其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车辆隔音性能。
雅阁、蒙迪欧噪音测试 | |||||
车型 | 发动机 未启动噪音 (分贝) | 发动机 怠速噪音 (分贝) | 60km/h噪音 (分贝) 转速(rpm) | 80km/h噪音 (分贝) 转速(rpm) | 120km/h噪音 (分贝) 转速(rpm) |
雅阁 | 38.2 | 41.3 | 58.6 (1250) | 61.1 (1400) | 65.4 (2000) |
蒙迪欧 | 39.5 | 40.9 | 58.1 (1500) | 61.2 (1500) | 66.6 (2400) |
车门细节对比
● 车门细节
车门拆解对比总结:
雅阁与蒙迪欧的前后车门内饰板均覆盖有大面积的白色棉质吸音材料,与车门连接方式也均为常见的膨胀螺栓式。细节处理方面,雅阁的车门内饰板与车门密封上除了使用薄膜外,还有黑色软质材料,蒙迪欧的车门内饰板白色棉质隔音材料面积更大。
全文总结:
通过拆解我们可以看到,雅阁与蒙迪欧在车门、防撞梁上的区别主要在于细节方面,比如为了达到保证车辆安全、保护车内乘员这一目标,雅阁使用双层防撞梁、溃缩设计明显的吸能盒,蒙迪欧则用单防撞梁,变截面吸能盒达到同样的效果。在车门做工上,雅阁除了使用薄膜密封车门,还有黑色软性材质辅助,蒙迪欧则在车门内饰板白色隔音材料覆盖比例上占优。尽管双方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的表现还是符合同级车型水平之类。此外,这两款车型均是今年汽车之家的长测车型,如果您对它们的使用感兴趣,不妨点击《广汽本田雅阁长测》与《长安福特蒙迪欧长测》阅读。(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相关链接:
为中国而变 国产第九代雅阁设计解读
//www.autohome.com.cn/tech/201310/598782.html
变的不仅是外观 新老蒙迪欧底盘对比
http://www.autohome.com.cn/tech/201307/57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