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桥系统讲解:五连杆独立结构/多重减振设计
□ 讲师介绍:
PSA亚洲运营部车桥及悬架系统经理 巴塞·埃塔维 Mr.Bashar ALTAWEEL
翻译:PSA亚洲运营部车桥系统高级工程师 饶汉军
这部分,来自PSA亚洲运营部车桥及悬架系统的经理巴塞·埃塔维将为大家重点介绍车桥系统的工作,告诉大家雪铁龙是怎么来设计大家所看到的车桥系统,来提升舒适性和操控性,这里将重点介绍的是前桥和后桥部分。我们都知道车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抵抗和传递载荷、控制车轮的平面运动、控制车身垂向运动,同时也隔离车身与车轮之间的振动。控制车轮平面的运动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因为驾驶者会将车辆行驶到各种各样的路况上,这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做很多的计算和测量。
为了做一个可靠的设计,工程师需要考虑以下的一些因素,比如说客户的需求——我们能够见到各种不同的驾驶者,而不同驾驶者之间的驾驶风格不尽相同,有的更追求舒适,而有的更讲究操控;同时我们也能见到不同的路况——有高速路况,城市路况以及山区路况等等。在设计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材料本身的一些特性波动,以及在使用这种材料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波动,所以这就需要多轮的产检和工艺的调试,来最终制造出舒适、操控性能良好和安全的底盘。
回到雪铁龙C5上来,在C5上目前采用了麦弗逊式结构,而在此其中,雪铁龙又为其采用了一个特别的设计,一个内部结构填充了特殊液体的液压橡胶衬套。这个衬套可以起到很好的隔振作用,尤其当车辆受到纵向力的时候,比如在加速和刹车时。
另一个重点则是副车架采用了进口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至于稳定杆,则采用了集成式的设计,把稳定杆和橡胶衬套集成在一起,使其在振动时不至于和近距离的其他部件产生摩擦,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
再来看后桥系统,雪铁龙C5装备的是同级别车型中相对比较常见的5连杆独立悬架。而对于车辆的舒适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就是后桥上30个橡胶减振衬套,它们能够高效的隔绝车轮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同样的,后桥的可调前束控制臂也是同级别中很少见的配置,其设计主要是从车辆的长期使用角度出发,用于保持车桥能有一个稳定的前束参数,这样就能够拥有稳定的行驶性能。
在活动结束后的对话中,我们也提及的这30个多个橡胶衬套是否会提升老化的风险,并可能最终影响车辆组件正常工作?厂家工程师的回答是对于橡胶衬套,内部有一整套的完整耐久性测试考量,但在至少24万公里内,这些橡胶衬套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刹车时,车辆会有明显的点头现象,尤其驾驶悬架系统偏软的车辆会显得特别突出。C5的后桥则对这部分做了优化,使其提高了车辆抗刹车点头的能力,其优化点就是后桥纵臂的连接位置,这个连接点的位置被设计在轮心的水平线下方。通过这样的设计,当车辆在过坎或刹车的时候,车轮就会因为受力而向后运动,这样的运动会减少车轮的角加速度,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减少车轮传递给车身的纵向载荷,从而降低车尾的提升幅度,达到减轻车辆点头现象的效果。
后桥上还有一处亮点设计则是后减振器的弹簧布置,类似的非垂直方向减振器在赛车上很多见,而民用车上则很少见到类似的结构。这样布置的好处是让减振器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对车轮平面的运动产生干扰,同时又能够有效提升后备厢的容积和平整度。稳定杆也是直接连接到车身的,在过弯的时候就不会有直接的载荷传递到副车架的衬套上,所以车辆就能够保持良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此外,C5还配备了固特异Eagle F1单导向运动轮胎,这似乎和车辆偏重舒适的定位有所不同,而厂家工程师的回答则是,C5不仅仅是一台主打舒适性的车型,实际上它的动态操控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刚才大家也看到了悬架结构的设计中,有不少是为了提升操控表现的。所以我们认为这样一款轮胎,在车辆本身已经足够舒适的前提下,又能够进一步提升操控性能,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也是会受欢迎的。
● 编辑总结:
透过此次活动,雪铁龙正式宣布拉开了2014年“创享沙龙”活动的大幕。第一期的“MCS大师底盘”介绍活动圆满落幕,虽然时间并不长,但确实也分享了不少此前所不为人熟知的细节技术,让更多人了解到C5高舒适性表现背后的秘密。而再接下来的时间里,雪铁龙还将会针对车辆设计、科技举办更多类似的分享活动,我们也将会持续关注,并在第一时间为各位带来详细的报道。(文/图/摄 汽车之家 黄正桥)
扩展阅读——
40年前的法兰西技术控 图解雪铁龙DS23
//www.autohome.com.cn/culture/201304/50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