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源自改变
如果我们看的再宽泛些。前面提到的这一场场好戏中,此前一些默默无闻的亚洲车企也开始登上舞台。于是,我们有机会在近几年看到一大批车车型从枯燥、老成变得激进、年轻,一场场的好戏轮番上演。没错,我说的真是来自韩国的起亚。
有成功者就必然有失败者,当然,我们这里仅仅是在设计范畴上讨论,事实上,从销量上看,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品牌通过设计思路的改变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优中选优,鸡蛋里挑骨头的做法才是品评经典的方法。
如果说起亚的成功在于抓住格栅设计精髓的话,那么下面这位选手的抉择着实有些自作孽的味道。这样的结果再次印证了艾格“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困境。
读到这里也许您早已发现了,格栅从早期的实用性慢慢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装饰性或者说是设计性,实际上,直至今日实用性与设计仍在格栅这么一个并不起眼的部件上不断转化。
● 来自未来的格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格栅存在的意义早已不仅是保护水箱了,可以在冷车阶段,自动关闭的主动进气格栅开始装配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而像宝马i8一样的新能源车由于没有传统的内燃机,格栅的作用已经变成了装饰。
全文总结:
车辆进气格栅的发展是个从功能性到装饰性再到功能性循环发展的过程,在早期的车辆中,格栅起到的作用就是保护水箱框架,随着车身造型的不断发展,这个罩在外面的金钟罩被设计师赋予了不同的性格特点,甚至促成了家族化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主动关闭的进气格栅出现了,它们能帮助发动机更快的达到工作温度,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可以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最近,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普及,传统的水箱已经从部分车辆上消失,因此格栅的功能性设计变的不再重要,反而成为了设计的名片。
最后,回到我们开始提到的话题吧,透过小小的进气格栅我们到底能够看到什么,老老实实的保护水箱框架?画龙点睛的迎合整车设计思路?帮助发动机尽快达到工作状态?“专职”成为车辆设计名片?似乎都对也似乎都不对。或许,透过进气格栅,我们看到的正是那个被叫做汽车研发、设计变迁的东西。(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相关链接:
借力无形间 图说概念之空气动力学设计
//www.autohome.com.cn/tech/201503/86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