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HP12的出现,奠定了采埃孚纵置自动变速箱的基本架构和设计理念。1990年,采埃孚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乘用车五速自动变速箱5HP。这台变速箱首先搭载于宝马的3系(E36)和5系(E34)车型上,并以优秀的传动效率和燃油经济性获得了好评。
1996年,采埃孚6AT变速箱研发成功,不过最终的量产产品却在近四年后才正式推出。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以及大客户,宝马经常率先搭载采埃孚最新的变速箱产品,这一次也不例外。这台代号为6HP26的六速自动变速箱搭载于2001年面世的全新宝马7系(E65/6)上,相比于之前的5AT产品,6HP26更轻、更紧凑,同时也拥有更高的传动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六速、七速自动变速箱以及双离合变速箱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而采埃孚也在不断研制和开发挡位更多、传动比更高同时换挡性能更加优秀的自动变速箱。2007年,八速自动变速箱8HP面世,并于两年后实现量产。值得一提的是,8HP尽管有八个前进挡位,但体积仅相当于传统的6AT,同时采埃孚宣称,配合自动启停系统之后,可以比6HP系列变速箱降低油耗11%。此外,在这款变速箱上,采埃孚还应用了在整车研发中常常听到的模块化设计,令其可以很轻松地与混合动力系统和四驱系统进行匹配。
2011年,世界上首款乘用车九速自动变速箱诞生,这就是采埃孚的9HP。与之前已经逐渐普及的8AT产品不同,9HP是专为横置发动机设计的9AT变速箱。作为横置前驱平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变速箱的体积尽可能小,这样才有可能在车辆有限的宽度内同时挤下横置发动机以及一台九速自动变速箱。而当把挡位数由传统的五速、六速增加到九速的同时,还要使变速器体积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的确不是一件可以轻松搞定的事。
9HP变速器的核心结构是4组行星齿轮和6个换挡元件,比8HP多了一个换挡元件。通过换挡元件来控制行星齿轮的不同组合,实现了9个前进挡、1个倒挡的设定。它利用嵌套的行星齿轮来缩短变速箱体的长度,通过优化变速箱体结构,以及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使用轻质的零部件材料使整体重量得到了控制。
- 短暂的CVT历史
除了一直潜心研发传统的自动变速箱与手动变速箱,采埃孚还曾经有过生产CVT变速箱的历史。1999年,采埃孚收购了首创双V型橡胶带式CVT的荷兰DAF公司的CVT工厂,专门生产CVT变速箱,这一时期的MINI、沃尔沃和MG等车型的CVT都来自ZF。
不过在2006年,比利时邦奇(Punch)集团将ZF公司的CVT事业部收购,成立了邦奇传动系统公司(Punch Powertrain),如今的邦奇为大量的中国品牌车型提供CVT变速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