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设计殿堂 正文

车展启示录:万能的车头设计“公式”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元素二:分体式进气格栅

● “大嘴”格栅已过时

  “大嘴”进气格栅虽然可以帮助车头显得更为夸张,便于吸引人注意力,不过这种造型可供修改、变动的部分很少。当自家产品更新或者推出新产品时,雷同的设计容易引起审美疲劳。此外,在众多车厂都采用这样设计的时候,品牌辨识度会受到影响,因此,设计师们都在求变。在这些对流行设计进行再创造的设计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中国品牌进行着属于自己的思考与改变。

比亚迪 宋 2016款 2.0TID 自动旗舰型

比亚迪 唐 2015款 2.0T 四驱旗舰型

三菱(进口) 欧蓝德(进口) 2010款 劲界 3.0 精英GT版

三菱(进口) 欧蓝德(进口) 2013款 2.4L 四驱豪华导航版 7座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元素三:贯穿式设计

● “大嘴”过后的新趋势

  如果说,分体式的进气格栅仅是大嘴进气格栅的某种变化,那么下面要说到的这种设计趋势可以说是另一种欺骗人视觉的魔术。当然,新设计的引用总要让观察者有个接受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次车展上,部分厂家开始用概念车展示全新设计理念,这也算是试水的好办法。

上汽集团 Vision-R 2016款 基本型

  用线条制造拉伸感?您真的没有听错。线条不仅能够制造拉伸感,甚至还可以表现动态事物,这并非是教材课本上,对线条描绘能力的夸大其词,在其他的领域中,通过线条、色块描绘运动物体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并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

汽车之家

  或许,敏感的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并不仅仅出现在艺术领域,我们日常生活用得到的不少事物中亦有体现。比如手机、首饰、服装等不同领域的设计。

汽车之家

  前面提到的概念车似乎距离我们还有些遥远,其实在量产车上,早就出现了利用线条制造视觉效果更宽的手法,并且这样的手法大有取代“大嘴”格栅成为最新汽车设计浪潮的趋势。当然,这种设计手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亦存在一个精进过程,只不过你我平时并未留意罢了。

一汽-大众 高尔夫 2016款 1.4TSI 自动旗舰型

  横向线条的应用从一汽-大众第一款国产高尔夫也就是第4代高尔夫上便已开始,只是当时大灯组造型较圆润,整体没有贯穿感觉。到了第6代高尔夫时期,灯组变得更硬朗,此时进气格栅部分横向线条与之搭配更为自然,不过贯穿感仍不强,到了最新一代高尔夫的造型设计中,灯腔内增加了横向线条,并与进气格栅上的横向线条相互延伸,因此整个车头看起来明显更宽,这便是横向线条应用的例子。

汽车之家

  进气格栅与灯腔内线条的融合绝不仅是直线相连这么简单,或者说这样的方法仅仅是初级水平,更为高级的方法是视觉感受上的连贯以及由此带来的宽敞感。相比于上面提到的线条直接相连的方法,这种衔接与过渡更加隐性,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观察者视线或者说观察者脑中对车辆宽度的理解。

东南汽车 翼神 2015款 2.0L CVT旗舰版

  虽然营造延伸感的方法大多是通过将进气格栅与灯组内线条制造出关联性得到的,但细心观察车展上的展车便会发现其也存在区别,有的进气格栅与灯组间会被保险杠隔开,有的则会直接相连,而这并不仅仅是设计师的抉择,还有工程团队的判断。

向编辑唐朝提问
文章标签: 设计解码 启示录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