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项目一:探测车位时的车速
在实际体验时我们发现,只要车速不超过30km/h的速度,自动泊车系统均可正常探测出车位,如果速度超过了30km/h,中央显示屏会显示提示信息要求驾驶者减速,经测试如果超过30km/h保持5秒钟以上自动泊车系统会自动取消。
在这里我们也要特别说明一下,在平时我们寻找、探测车位时,车速一般都会很慢,不可能像测试中这样达到35km/h的速度,我们之所以进行不同车速的探测试验,是为了验证CTS自动泊车系统在不同车速下对车位的探测情况,提供数据以供网友参考。大家在日常行驶中或停泊车位时需遵守安全行车的原则,切勿模仿试验中的内容。
测试项目二:车位的最小间距
这个测试的目的在于考察CTS自动泊车功能可以识别出的最小车位间距,鉴于我们手中没有官方给出的相应数据,所以我们只能继续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CTS的车身长度是4996mm(在此记为5000mm),我们将以比车身长度长1500mm为基准进行测试,每次减少100mm,以此来判断车位间距的变化会对识别率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将以长度为6500mm的车位为基准进行测试,每次减少100mm,多次测试后得出:只要车位间距比车身长度长900mm,也就是大于等于5900mm长度的车位,自动泊车系统均可识别出来,并且泊入车位。
测试项目三:车身与车位间的最大间距
这项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测算出CTS与目标停车位前静止车辆之间的最小距离,我们将以两车之间相距10000mm为基准进行测试,每次增加100mm,来看看它有怎样的表现。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CTS与目标停车位前的车辆间距大于1260mm时,自动泊车系统会出现无法识别出车位的情况,小于这个距离则可以正常识别出停车位。
测试项目四:车位另一侧有障碍物
这个项目是测试CTS在比较窄的路段需要侧方停车时,究竟它能在多窄的环境下探测出车位并成功泊入车位内。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当CTS距离目标车位对面的车辆距离小于1020mm时,即使目标车位符合要求,系统也不会提示找到车位,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由于两侧距离过窄而在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的情况。
测试项目五:车位内有障碍物
这个项目是为了测试车辆在自动泊车过程中能否探测到车位内出现的障碍物及车辆是否可以自动采取制动措施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CTS并没有自动刹停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CTS的倒车雷达没有报警音,是通过座椅震动频率的快慢来提示驾驶者距障碍物远近的,而且在设置菜单里也没有更改报警方式,这对于听惯了传统雷达报警声音的朋友们来说还需要适应。
自动泊车测试(凯迪拉克CTS) | |
测试项目 | 测试结果 |
1:自动泊车功能速度限制 | 30km/h |
2:车身与车位间的最大探测距离 | 1260mm |
3:可探测出车位的最小间距(侧向车位) | 5900mm |
4:车身与左侧有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 1020mm |
5:可探测出车位的最小间距(垂直车位) | 无垂直自动泊车功能 |
6:不系安全带/不锁车门是否可以使用自动泊车 | 是 |
7:探测到车后的障碍物是否能刹停 | 否 |
● 编辑总结
由于车身长度接近5米,可探测到的最小车位需要5.9米,CTS的这套泊车系统可能对于国内的很多“紧凑型停车位”来说并不适用,编辑猜想这应该与美国车位都很宽大不无关系。此外,CTS的中控按键全部采用了热感应触摸的方式,也需要新车主适应一段时间。倒车雷达没有报警音而是采取座椅震动的方式,这让习惯了传统“滴滴”响声来辨识距离的司机朋友们可能会感到很不习惯。总体来说,CTS的自动泊车系统总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整个泊车过程都很流畅,没有压路肩的情况且方向盘可以自动回正。系统界面较为简洁,操作方便,上手快,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这套系统暂不支持垂直停入车位功能。对于目前只有顶配车型搭载该系统,且其他车型均无法选装或加装的情况下,希望在未来凯迪拉克方面能做出相应的改进与升级。(文/汽车之家 吴羽琛)
更多阅读:
侧向好用/纵向遗缺 路虎自动泊车体验
http://www.autohome.com.cn/use/201403/74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