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双系统”
目前CarLife支持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并且均可以实现通过无线网络和USB数据线两种连接方式,但是iOS系统目前暂时只能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方式使用CarLife,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实现“双重连接”的方式。而对于微软公司目前大力推广的Windows phone而言,“不好意思,暂无此计划”。
可以预见,目前的CarLife虽然只是一个具备了基本软件功能的平台,但是百度也表示,将在今年3-4月份开放该平台,所有的开发者和软件商都可以为CarLife开发更多的应用,而这对于百度自身来讲则是几乎“没有成本”的。“拿用户换应用”将成为CarLife的生存之道,当然,百度这么做的初衷也是想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非像CarPlay和Android Auto那样因为应用而“屈就”于终端。
● 语音控制将成为重点
虽然在体验环节中我们并未对其语音功能进行体验,但是我们也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在未来,百度CarLife的语音命令功能将成为基于地图的位置服务、“开放App”之后的另一大特色,该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常规的语音操作,还可以配合App应用进行相应的交互,以降低驾驶者在行驶中对多媒体进行实体操作的次数,从而降低驾驶安全隐患。
对于百度CarLife的语音功能,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先生曾经表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更为准确的语音识别系统:百度Deep Speech,其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要强于谷歌和苹果,在噪音环境中(比如汽车内和人群之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当然,到底这套语音系统的表现如何,还要等待CarLife正式面世后试过才知道。
● 从百度CarLife看它的“逆向思维”
从以上简短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得出,百度最终还是走了一条和CarPlay、Android Auto相反的道路,前两者是用终端来“绑架”用户,而百度CarLife则是完全反过来,选择用软件来“赢得”用户,显然后者的成本更低,而且凭借着百度自身庞大的用户群,吸引开发者和软件商加入的难度也会更低。
其实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百度CarLife更像是一款本地版的Android Auto,不仅具备Android系统开源、开放的特点,还拥有者谷歌所不具备的“本地化”能力。除此之外:Android Auto很可能因为“国情”的问题无法进入中国。
● 通吃前装、后装/行得通么?
目前,百度已经与奥迪、进口现代和上海通用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上海车展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实车版的CarLife。而在后装市场,百度也和华为、路畅等后装市场知名公司建立了合作。
但是既然聊到了这里,我们也不禁会多想:百度既想和前装汽车厂商合作,又不想放过后装的庞大市场,这样的做法是否行得通,目前我们还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也可以猜测,即使百度和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但是最终的推广效果还是取决于汽车厂商对其的推广力度。
虽然当初20多家汽车品牌参与了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初期设计,也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思路和安全规则,但最终对于产品本身却未拿到多少话语权,从苹果“专制”的推广自身的iMessage整合消息服务引起奥迪方面的质疑开始就可以看得出,苹果和谷歌的入口之争不仅可能会使汽车厂商丧失主动,日后可能产生的法律隐患也是不可估量的。而我们也可以由此进行猜测,在未来,汽车厂商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和“第三方接口”的合作形式了。
● 与德尔福建立合作
当然,除了以上的分析之外,还是有好消息的,CarLife宣布和德尔福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目前德尔福车载互联信息娱乐系统整合了包括Carplay、Android Auto、Mirror Link等多种最新的车载互联技术,并且还具备后期的升级和扩展能力,以便与更多的车载互联平台进行整合。
而百度与德尔福建立的深度合作将有助于CarLife系统的推广,借助德尔福的力量,CarLife将有可能使更多的用户实现车辆与移动设备的无缝互联,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来自CarLife的更具中国本地化特色的服务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CarLife而言似乎确实是个很大的利好。
● “BAT”三巨头已全面布局车联网
2014年5月5日,腾讯公司发布路宝盒子,并成立“i车生活平台”,正式宣告进军车联网。当晚,腾讯又宣布入股四维图新,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四维图新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四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通过这项收购,无疑为腾讯在汽车互联网领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4年7月23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签署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均表示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据了解,上汽集团的车型将集成阿里的“YunOS”操作系统等众多应用资源。
从以上来看,中国三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均已经实现了在车联网领域的布局,虽然风格略有不同,策略也有所差别,但在战略上的愿景却已是极为一致的。
● 编辑小结
在如今白热化的车联网领域,百度CarLife的推出可谓是又一剂“猛药”,它不仅不同于之前我们所接触过的“以终端为核心”的车机互联系统,而且还有着自身独到的一面,比如开放的App环境、更智能的语音识别能力,这些功能的整合将有可能使驾驶者的使用习惯再次发生改变。当然,还是那句话,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汽车厂商如此,对于App软件商亦如此,CarLife是否可以走的顺利,很大程度的取决于以上两者的“推力”。而我们也将继续关注CarLife的下一步进展。(文/汽车之家 任博)
更多阅读:
与奥迪等厂商合作 百度推车联网CarLife
//www.autohome.com.cn/news/201501/86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