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四:新增总续航里程显示,并能够以NEDC以及WLTC两种标准显示
在实际的续航测试中,我们总共行驶了104.5km,如果按照NEDC标准出发时表显总续航里程为735km来计算,车辆在结束时剩余续航里程为670km,实际消耗了NEDC标准65km续航里程。如果按照WLTC标准来计算,出发时表显总续航为605km,结束时表显剩余续航为553km,实际消耗了表显WLTC标准的续航里程仅为52km。
可能是由于我们对比测试的工况较好,即便是在NEDC标准下,车辆消耗的表显续航里程也大幅小于实际续航里程。推测如果是在冬季能源消耗量比较大的工况下,利用WLTC标准显示剩余续航会更具有参考性。
◆升级五:360°环视新增“轮毂视角”功能
在我们泊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轮圈被障碍物剐蹭,而这种事故最大的起因就是驾驶员难以检测到轮圈周围的障碍物。而理想ONE新系统通过后视镜下方的摄像头,让我们得以发现轮圈旁边的障碍物。
不过在体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问题,就是在光线不充足的时候,轮毂视角的画面曝光明显不足,难以看清路边的台阶等障碍物,即便向上滑动屏幕调亮显示屏也鲜有效果,建议理想能够提升一下在这种较为黑暗环境下画面的曝光参数。
另一个问题则是“轮毂视角”只能在前轮和后轮之间切换,而无法同时切换到同一侧的前后轮视角,这导致在侧方停车时,我们不能同时兼顾到车辆靠路边一侧的前后轮障碍物信息。
◆升级六:新增微信车载版
相信大家能理解在车载微信上像手机那样通过打字与人沟通是不现实的,因为中控大屏就不适合打字输入。因此车机版微信的主要使用场景就是在驾驶员驾驶汽车的时候能够通过语音快速的回复消息或者发出指令,而方向盘上的那枚“OK”键就是呼出微信语音识别程序的快捷键。
说实话,我真挺喜欢车载微信的这种操作方式的,功能非常简单且易上手,你几乎只需要一个按键便可以实现车载微信的绝大部分功能,解决了用户在开车时无法阅读以及回复微信的痛点问题。说到这里我再爆个小料,近期我们会针对这次OTA做一个理想ONE的最新车机系统解读,请持续关注车之家新能源团队的后续内容。
◆升级七:优化辅助驾驶系统的使用体验
这次升级,理想汽车共从三大方面优化了辅助驾驶系统的使用体验,分别是跟车场景、有意外加塞的场景以及泊车场景。
跟车时距的概念就是两辆车通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差,如果时距越大,那么两辆车在行驶的时候拉开的距离也就越大。在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时,为了确保相同的时距,所以速度越快,与前车拉开的距离也就会越长,这是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跟车距离控制逻辑。
实际体验上,新版车型的跟车距离相比老版本有明显缩短,以前在1挡(最低挡)车距下以50km/h速度能与前车拉开十分夸张的大概20米距离,很容易让别的车加塞,但现在能够缩短到约10米左右的距离,跟的更紧了自然也就减少了加塞的情况。
不过有个问题,虽然跟车时距缩短了,但与前方车辆保持的基础安全距离却基本没有变化,所以当前方车辆稍微停的急一点,采用新系统的理想ONE会在较远的地方就开始急停,甚至会出现后轮抱死的情况,这一点也希望官方能够留意一下。
自动泊车方面,理想ONE主要提升了自动泊车的车位识别率以及泊车成功率。前几天,我们在理想ONE、小鹏汽车G3以及特斯拉Model 3三车辅助驾驶对比选题(传送门)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三款车型的自动泊车表现,其中理想ONE在侧方停车方面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车位识别率以及泊车成功率都有比较好的表现,不过对于垂直车位的识别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理想ONE、小鹏汽车G3以及特斯拉Model 3自动泊车三大场景测试结果』
除了以上七大升级以外,新系统还为理想ONE提升了手机App唤醒车辆的速度;新增第二排座椅加热功能在10分钟内无人落座后自动关闭;新增数字时钟等一系列细节性的优化。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优化都解决了用户在实际生活中真真切切遇到的问题。其中有一项新增功能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通过语音助手可以直接向理想进行问题反馈。我相信通过这种极简的方式,会激发很多车主为理想建言献策,帮助理想不断的升级车机系统达到更好的体验。
●全文总结:
以上,我们对比体验了理想ONE新系统的能源模式实际使用感受,说实话官方声称的能耗优化以及NVH方面的优化我们实际感受到的差别较为有限,包括越野脱困模式的使用场景我们也比较摸不到头脑,毕竟这辆车并不适合越野。不过我们也不否认“纯电优先”以及“燃油优先”的命名的确非常形象,相比此前的命名更容易让用户知道自己该用哪个模式,而车载微信以及“轮毂视觉”功能的推出也在一些场景下解决了用户痛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次升级真的对得起车主这么长时间的等待了。最后再说一句,在本周四我们有一个理想ONE OTA的对话答疑环节,如果大家对这次OTA有什么意见或者疑问,欢迎在本文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图/文 汽车之家 胡永彬;协助:李佳、姜田双、赵琮迪、林琦、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