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俨然进入一个拼轴距拼空间的时代,要是车身长度、轴距没增加个几十毫米都不好意思人家说改款了。然而面对新速腾的反扑,新轩逸的轴距并没有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它们实际的空间表现。
我们的体验者身高175cm,在调到正常的坐姿后,两款车型前排的头部都有一拳的空位,表现不相伯仲。长轴距让新轩逸在后排腿部空间的比较中占尽便宜,虽然新速腾也是两拳有余的空位,但新轩逸明显更大。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车身更高的新轩逸竟在头部空间逊色于新速腾。
在此前的对比文章中,卡罗拉平整的地板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性化的设计让后排中间的乘客更舒适。当时觉得新轩逸实在有点差强人意,现在一看速腾,顿时又感觉新轩逸挺好的,所以任何的好与差都是相对的。
质地柔软的真皮座椅让轩逸的舒适性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也是日系车的一大强项。另外,轩逸此次换代还为后排座椅增加了中央头枕。当然,新速腾也是有备而来,虽然乘坐感受相对偏硬,但腰部支撑调节以及前排座椅加热两大功能足以让它把分数扳回来。
再来看两款车型的储物空间表现。由于轩逸与速腾在储物格数量方面并没有差异,所以比的就是实用性了。可以看到,在前后门板上,速腾能放下两瓶矿泉水,而轩逸只能放一瓶;而前后排中央扶手,新轩逸储物格的设计都稍显偏大且无固定装置,水瓶放在上面容易摇晃。相比之下,速腾就要做得更好,手套箱的分层设计更让人感觉细心。套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速腾用日系车的方式击败了轩逸。
官方数据显示,轩逸和速腾的行李厢容积都是510L,不过从我们测量的数据来看,速腾的行李厢高度和宽度都占有优势,比轩逸分别多出10mm、6mm。用同一个行李箱放进去,也明显感觉到速腾要更深一些。此外,速腾的后排座椅还能成比例放倒,实用性更强。而新轩逸的行李厢开口更大,高度稍占优势,另外,后排中间座椅在放下扶手后,有条通道连到行李厢。
空间总结:
轩逸利用轴距长的优势确保了后排的乘坐空间,事实上,速腾也足够用,只是后排地板的凸起明显影响了中间乘客的舒适感。至于储物能力以及座椅的舒适性,速腾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各种人性化的细节设计都只能让轩逸俯首称臣。综合比较,这回合速腾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