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找到了长城站关于站区最新建设项目的一些材料,内容介绍的非常详细,贴在这里也是为了让关注长城站的朋友们更多的了解下。
长城站十五能力建设,从2007年12月份开工建设,主要建设综合活动中心、科研办公栋、锅炉房、废物处理栋、污水处理栋五幢建筑,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另外要完成卫星网络的建设工作。所有建筑物资5000余立方米全部通过雪龙船从国内运来,目前,长城站十五能力建设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设备调试工作。卫星网络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已经投入使用,长城站可以实现网络、语音功能。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到国内的新闻,分享伟大祖国发展的喜悦。
南极的气候条件特殊,气温低,风大,只有夏季和冬季,夏季短短的三个月,是最佳施工季节,即使在夏季天气也是一天三变,一会下雨雪,一会刮大风,冰冻时常见。一年中结构主体可施工的时间短。
为抵抗恶劣的气候条件,确保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结构主体的钢材采用的是特种钢材,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基础的混凝土采用抗冻融混凝土,基础外表面专门刷有阻止水分进入的涂料。
在南极,对建筑物的保温节能要求比国内要高,门窗都有很高的气密性、水密性。站上老建筑采用的是底部架空的形式,这次改成外墙落地,这样一方面架空层能作为仓储空间来利用,在架空层地面做有保温层,也能减少热损失。
室外水管线采用的是带有电伴热功能的保温管。在具体的细部构造方面,也采用了许多特殊的避免冷桥的措施。
按照南极条约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此次污水处理站采用了高效成套水处理设备,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有效降解后,通过紫外线消毒后排出。另外建筑物资全部通过雪龙船运输过来,运输过程跨半个地球,包括在南极寻常可见的石子等。
在人性化、舒适度方面,十五能力建设吸取站上已有建筑的经验。楼板采用混凝土楼板,有良好的隔声效果;新建热水锅炉房,供暖将现在的电暖气改为集中热水供暖,提高了热效率和舒适性,更加节能环保;办公科研栋和综合活动中心都设有集中的新风换气系统,既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有可利用排放空气的热量,以充分节约能源。
总体来说,长城站经过十五能力建设,站区焕然一新,一座座高楼在乔治王岛拔地而起,气势恢宏,令人兴奋。考察站的建设更加人性化,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站区建设更加科学、安全、规范、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