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的一处也是这次我们一行需要外出考察的重点——平顶岩。28日上午,所有人整装待发并分三路进行当日的考察项目,分别为:第一组科考队由中科院随队科学家刘小汉教授带领,目的地(再次攀爬)柯林斯冰帽;第二组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领衔,目的地平顶岩(我的组);第三组则再次前往企鹅岛进行深入的考察。
当我们出发时,天空就飘起了小雨,没走多久,雨水就已经顺着冲锋衣的帽子流到眼前,双肩背包也不得不盖上防雨罩,而脚下凹凸不平的路面也开始变滑,看来之后的长时间徒步将是一种考验。
途中我们看到了南极特有的景观——“石环”,简单的说就是地上一块布满小碎石的土地,在它周围包裹的一圈大的石块,很像是被人为垒出来的形状,有句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种地貌在地质科学家眼里就是一种自然现象!
什么是“石环”呢?我在这里也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般的地表现象是粗细(石头)混杂的,当有水渗到地面里后,这些水会在某一个地方汇集并在高寒的环境下产生冻结,水冻结后体积会膨胀,地面表层的石头就会被拱起来,之后地面顶端又会出现裂缝,而当水继续向下渗透、冻结、膨胀后再向上拱,重复的动作多了,这种地表就会被筛出一块规则的土地,即周围的大石头被推到一边现象。
徒步近1小时后,眼前地面的大石头明显有些少,看似很好走的路却让包括我在内的两位队员吃了苦头,原来这片地面已经形成了沼泽,大家一再小心的踏着地面仅有的大石头前进,不过慢慢的,这些能踩石头也越来越少了,解决的方法就是不得不走些“弯路”找石头。
对于我们来说,南极太陌生了,土地的情况也认知的太少,不知不觉中,大家的鞋已经变得很沉,粘的泥也越来越厚,突然,我的鞋被直接陷在泥里,而顺势迈出的脚也无法控制住了,好在前面有一块石头,我还是免去袜子进泥的尴尬局面。
相比我的幸运,另外一位队员的两只脚就倒霉多了,他的两只鞋全部粘到泥里,双脚也被泥包裹直到脚踝,没办法,还需要其他队员的帮助才能脱险,捡了鞋,他也无奈的继续穿上赶紧离开,可想而之,鞋坑儿里有多难受……-___-;
不知是嘲笑还是一种友善的提示,天空中的海燕低空飞行并叫个不停,我们还在为刚才的事情说笑着,但此时栓科老师的表情却十分严肃,因为他知道此时海燕的现象是一种征兆——糟糕甚至可怕的天气就要来临了!他解释说这种海燕的名字叫“风暴海燕”!它们的这种低空喊叫就是一种信号。为此,我们的科考行程也不得不提前终止了。
回到长城站,我们的冲锋衣和书包已经全湿了,接下来我就要赶紧刷鞋和洗裤子了……真的没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