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克莱斯勒300(1960-1962年)
——尾鳍更夸张/车系与“温莎”整合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克莱斯勒迎来了二战后的第一个历史转折点,公司进入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事地震”,几位重要的高层管理者和设计师先后离开公司,迪索托(dESoto)部门(克莱斯勒1928收购的汽车品牌,主要生产小型汽车)随之消失,公司由四个部门变成了两个:克莱斯勒/普利茅斯(CHRYSLER/Plymouth)和道奇(Dodge)。在这一时期内,7000多名雇员被辞退,产量下降了57%。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克莱斯勒身处困境,不过并没有放弃技术创新,1960年,它们为汽车工业奉献了一个新的技术--整体车身。克莱斯勒公司认为,冲压成型的钢板车身外壳,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能够降低车辆的震动,并且能够实施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
1960年,克莱斯勒推出了第三代的克莱斯勒300F,整体车身技术也被随即应用,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得300F成为了第一款未采用传统梯形车架的300车型。同时,外观设计也出现了新的变革,相比较第二代300系列,300F摒弃了大尺寸格栅,转而采用类似于道奇的镀铬十字格栅,让整车显得简洁而有力。标志性的鱼鳍状尾部并未丢弃,反而变得更加夸张。
为了匹配“超级”外形,300F的内部装配了4个单人运动式座椅,座椅之间的中控台从驾驶舱前部一直延伸到后部。
动力上,300F采用的仍然是6.8升8缸发动机,但是通过对进气歧管的改进,普通的300F功率达到了375马力,而高功率版的300F功率可达400马力,创造了Hemi的新纪录。与发动机匹配的几乎都是“TorqueFlite”3速自动变速器,只有少数轿车装配了法国制造的“Pont-A-Mousson”四速手动变速器。这一年,硬顶轿车和敞篷轿车的产量分别为964辆和248辆。
1961年,300G诞生,其实300G只是在外观上做了简单的改进其他并无太多更改,不过销量上逐步回升到了1280辆和337辆。
1962年,300系列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情况,全新的300系列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系列,第一就是传统的“字母系列”,也就是所谓的300H,还有就是全新的“运动系列”,300“运动系列”基本上取代了克莱斯勒原产品系列中的“温莎”车型,并且在“运动系列”中推出了第一款300系列的四门轿车款。
动力上,300H依然装配的是300G的老发动机,而“运动系列”装配了性能较低的6.3升V8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05马力。
在销量上,由于300的“运动系列”价格上只需3323美元,车型级别上相比“字母系列”要略低,而300H则需5090美元,促使300“运动系列”一经推出就风靡了美国市场,推出的1962年就销售出了25020台,而300H只销售了558台。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宇宙飞船着陆 经典设计特辑之火箭年代
//www.autohome.com.cn/tech/201205/329358-1.html
● 你必须知道的秘密:克莱斯勒300也走过“返璞归真”的小清新路线
第四代克莱斯勒300(1963-1964年)
——夸张的尾鳍不见,外观设计风格变流畅
时间来到1963年,从这一代车型开始克莱斯勒旗下车型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当然也包括克莱斯勒300系列,当时由于各大厂商在各款车型上都疯狂的将汽车尾鳍的造型无限加大,到了50年代末,尾鳍几乎已经达到了车顶的高度,并且各种形状的尾鳍层出不穷,激烈的竞争中,三大汽车巨头痴迷地追求汽车造型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偏离了原来的设计方向,并越走越远。
随后,因为大众甲壳虫在美国的迅速风靡,将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打醒,随后三大巨头便迅速做出了调整,而第四代克莱斯勒300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在外观造型上减去了大面积的镀铬装饰,也取消了夸张的尾鳍造型,整车造型变得更加流畅,整个克莱斯勒汽车的发展进入到了简约时代。
除了车身造型有了很大变化之外,克莱斯勒第四代克莱斯勒命名方式跳过了字母“I”,直接将新车命名为“300J”,主要原因就是“I”跟数字“1”很难区分,如果用“I”很容易看成“3001”。
动力方面,克莱斯勒300J搭载的是一台6.8L的Hemi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90马力,同时在车型上,传统的字母系列的300J不再提供敞篷车型(此前销售两门硬顶和敞篷版),而300“运动系列”则开始销售四门轿车和300敞篷车。
销量上,1963年300J销量持续下滑跌到了400台,而300“运动系列”的销量达到了24665台,其中包括了2167辆300敞篷车。
1964年,改款车型300K推出,除却硬顶轿车外,“字母系列”又重新提供了敞篷轿车,除此之外,300K在其他方面与300J完全相同。不过这一年“字母系列”的销量出现了反弹,硬顶轿车和敞篷轿车的销量分别达到了3022辆和625辆。而“运动系列”轿车销售了26887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