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必须知道的秘密:“奔驰时代”的克莱斯勒300复兴之路一波三折
第九代克莱斯勒300(1999-2003年)
——300的第一次复兴,无“肌肉车”的任何特征
众所周知,1998年世界汽车历史上最大的合并案,便是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进行了合并,合并之后成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而第九代的克莱斯勒300M就是在戴姆勒-克莱斯勒成立之后的1999年诞生的,而300M这个名称的意义就是想延续当年克莱斯勒300L的辉煌。
既然要延续300L的辉煌,那么在300M未推出之前就有很多人猜想,它一定又是一个“大块头”,纯种的肌肉车、大马力,但是结果却完全相反。全新的300M不仅在个头上和当年300系列车型相去甚远,而且发动机也不再是大排量的V8、不再是后驱车,而仅是一款搭载V6发动机的前驱车型,可以说这一代克莱斯勒300M完完全全颠覆了此前300系列的经典元素,它的重新启动只是为了运用300当年的辉煌借名上位与日系车竞争而已。
外观上这款车型看上去似乎更像一款欧系车型,整体尺寸明显小了一圈,全新的300M长宽高分别为5020mm、1890mm、1420mm,轴距为2870mm,相比于当年300系列动辄5500mm多的车长,明显就小了很多。
内饰配置上,用当年的话说,300M几乎都是电动的,电动座椅、自动大灯、电动车窗、两盒式录音带系统、导航系统等在300M上都有体现,而车内也几乎都被真皮包裹。在这些基本装备的帮助下,当年起步售价28700美元的300M很快就成了美国人的抢手货。
虽然看上去300M跟之前的300系列没有太直接的延续性,不过不可否认全新的300M确实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动力上3.5L的V6发动机最大功率253匹马力,配合上4速自动变速箱,在当时来说也算得上强劲。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克莱斯勒300M并没有像50-60年代一样,每年获得一个新的字母名称,也没做太多更改,只是在简单改款时,象征性的增加了一些侧安全气囊、6碟CD、ABS等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1999年,克莱斯勒300M还曾少量进口过至国内,不过数量不多。
第十代克莱斯勒300(2004-2010年)
——经典V8后驱回归,重新启动300C命名
到了2004年,可以说奔驰对克莱斯勒的影响完全展现了出来,在老款奔驰E级平台上打造的全新一代300发布,并且没有继续M之后的字母,而是重新使用了300C的名字,寓意300系列车型从头再来。而这一代车型的确是延续了传统,看到它的第一眼,人们的反应就是它是一个纯种的美国肌肉车。
外观设计上,全新的300C足够霸气,虽然长5024mm、宽1882mm、高1483mm,轴距为3048mm的车身尺寸,与当年的300C无法相提并论,不过车身设计上,克莱斯勒300C的设计师拉尔夫赋予了它绝对“MAN”的造型,非常具有美式肌肉车的味道。
安全方面及舒适性配置上,克莱斯勒300C运用的技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度。电子稳定程序(ESP)、牵引力控制系统(TC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等都有装备,此外,标配的波士顿声学高级音响系统及380瓦数码功放和DVD导航,也让驾乘人员体会到不一般的豪华概念。
驱动方式上,克莱斯勒全新300C采用后轮驱动,并且还有4轮驱动可以选择。而最让消费者兴奋的是,动力上克莱斯勒还给300C搭载了全新的5.7L Hemi V8发动机,最高340马力,这款发动机还具备“断缸技术”,可以在4缸与8缸之间进行却换,与其匹配的是5速自动变速箱。当时5.7L的克莱斯勒300C在美国售价32000美元。除此之外,克莱斯勒还为300C提供了2.7L(190马力)和3.5L(250马力) 两排量车型,兼顾较低价位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克莱斯勒还发布了一款SRT-8版本的300C车型,该车型搭载了6.1L的Hemi V8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425马力,非常强劲,此外,该车还有20寸铝合金轮毂、Brembo刹车系统、后尾翼等装备。
可以说2004年推出的克莱斯勒300C是不折不扣的美式肌肉车,V8、后驱、纯美式血统等属性一个都不少,可想而知这一代300C在美国市场推出后想不火都难,就在2004年推出的半年里,300C系列就被预订了近90000台,它的推出也把克莱斯勒300系列提升到了从未到达过的高度。
在2004年克莱斯勒300C推出之后,其一直生产到了2010年,在推出后的几年中,克莱斯勒并没有对其做比较明显的改款,只是2005年及2008年在欧洲等市场推出了敞篷版和旅行版。
● 第十代克莱斯勒300C在中国(2004-2008年)
先进口后国产,销量一般
在2004年年底,克莱斯勒也把300C进口至了国内,当时进口至国内的共计有3款车型,包括了2.7L、3.5L和5.7L三款,分别售价38.8万、44.8万和54.8万元,在车型的配置上与海外版并没有差异。而新车上市之后,让当时中国消费者领略到了另一种豪华,但是对于这种粗狂的美式豪华,中国似乎并不太买帐,当时每月的销量不过几百台。
在300C引进国内2年之后的2006年,戴姆勒-克莱斯勒还与北京汽车合作,组成了北京-奔驰-克莱斯勒合资公司,并且将克莱斯勒300C和铂锐(Sebring)国产,其中300C同样在国内推出了3款车型,其中2.7L车型售价33.9万元、3.5L车型售价38.5万元、5.7L车型售价49.9万元,相比之前的进口版,价格一下子优惠了不少。
除了价格上的下滑之外,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国产的克莱斯勒300C还针对中国市场增加了一些豪华的配置,包括了后排DVD音响系统、18寸铝合金轮毂、电加热座椅等。
由于价格下滑不小的原因,当时国产版克莱斯勒300C在国内上市以后,开始赢得不少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最高时月销量可达到2000台。不过到了2008年,由于多年车型更新缓慢,加上在中国主销的车型均为2.7L,动力上略显不足,导致了国产300C的销量明显下滑并停产,随后克莱斯勒也取消了与北京汽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