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车系历史 正文

24年5代传承 英菲尼迪G系/Q50历史回顾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3、第三代 V35,2002年–2007年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早在1999年,设计师长谷川弘(Hiroshi Hasegawa)便设计出了一款运动型轿车,该车在1999年10月的东京车展上以日产XVL概念车的身份亮相,随后又以英菲尼迪XVL概念车的身份出现在2000年1月的北美车展上。该车便是第三代英菲尼迪G系的原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一代开始G系除了已有的轿车版还增加了轿跑版。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第三代G系的命名为G35,轿车版代号为V35,轿跑版代号为CV35,也被称作日产Skyline。新车于2001年6月首次亮相,并于2002年初在北美正式发布,G35由日产枥木工厂组装,第一辆下线是在2002年3月12日,作为2003款进行销售。新车与之前的G20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其是出自日产FM前中置后驱平台的首款车型,FM是Front Midships的缩写,设计师通过将发动机舱布置得尽可能靠后,实现了52:48接近平衡的前后轴负载分配比。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英菲尼迪G35拥有饱满流畅的车身线条,造型相比前两代更显动感。前脸部分其发动机舱设计得十分修长,中网采用了横向镀铬格栅,中间嵌有英菲尼迪LOGO,前保险杠采用双层设计。大灯为纵向排列,灯罩形状并不规则但更好的满足了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车身侧面,前后车门都带有与车身同色的防擦条,轮圈采用六辐造型。短小的车尾设计了凸出的后保险杠,L型的尾灯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排气管为单边共双出形式,部分车款还配备了后扰流板以加强运动气息。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内饰部分,G35采用了双层式样的中控台设计,上层比较简洁,两侧为空调出风口,中间位置是车辆信息显示屏及石英钟,下层设计成圆弧形,中间及两侧都布置了空调出风口。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三辐式造型带有多功能按键,仪表板由两大两小四块表盘组成,橙色背光红色指针。T字区中间位置主要布置了三大功能系统的控制按键及旋钮,顶部是导航系统,中间为空调系统,下部是Bose音响系统。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G35轿车版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35mm×1750mm×1465mm,轴距为2850mm。该车配有迎宾踏板,电动车窗及电动后视镜的调节按键位于主驾车门处,真皮座椅中间带有打孔透气设计,座椅电动调节按钮被布置在靠近地台的一侧。储物空间方面,在车门及地台处都设计了储物格,但却没有杯架的位置。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动力方面,G35搭载的是日产著名的VQ35DE 3.5L V6发动机,03款、04款的最大功率为264马力,峰值扭矩为353牛·米。传动系统匹配的是5速自动变速箱或6速手动变速箱,其中自动变速箱来自日本爱信旗下的爱信AW,自动挡车型还提供了四驱版本,被称为G35x。手动挡车型可以选装Brembo刹车系统、高性能轮胎及轮圈。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底盘部分,G35采用了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结构,G35x车型配备了日产的ATTESA E-TS全时四驱系统,其核心部件为多片离合器式中央限滑差速器,在正常道路驾驶时,系统默认车辆的前后轮扭矩分配为1:99,而在起步或者路面附着力不强时,前后轮扭矩分配最大可调节为50:50。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Sedan

  G35从05款开始进行了改款,外观最明显的变化是减少了中网的横格栅数量,前保险杠底部变成了单层大开口的样式。内饰部分中控台、仪表盘的布局都进行了重新布置,音响系统中去除了过时的磁带播放器,加入了MP3/WMA播放功能。动力方面,发动机经过重新调校,最大功率达到284马力,峰值扭矩为366牛·米。

  刹车系统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配备了尺寸更大的刹车盘和新的卡钳,轮圈采用了双五辐形式。手动挡车型还增加了运动套装:包括动力更强劲的VQ35DE Rev-UP发动机,最大功率302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以及轮间限滑差速器、运动化调校的悬架,但不再提供Brembo刹车系统的选装。

衍生车型:G35 Coupe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Coupe

  在G35问世后不久,英菲尼迪于2002年6月又推出了G35 Coupe车型,该车与G35拥有相同的整体风格,但在细节设计上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G35 Coupe采用双门造型,拥有更为流线的车顶曲线,大灯、尾灯、前后保险杠等都经过单独设计,看起来更加新潮、动感。G35 Coupe的车身尺寸长宽高为4630mm×1815mm×1390mm,轴距相同为2850mm。

英菲尼迪(进口) 英菲尼迪G系 2004款 Coupe

  动力系统部分,G35 Coupe搭载的同样是VQ35DE发动机,03、04款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84马力,峰值扭矩为366牛·米。传动系统标配5速自动变速箱,同时可选装6速手动变速箱。05款、06款的动力数据与G35轿车相同。后期版本的车型中增加了车载蓝牙、前排座椅电加热等功能,06款的G35 Coupe还可选装后轮主动转向等配置。

  G35轿车最终在2006停产,G35 Coupe则一直生产到2007年,在第四代V36 G系推出后,第三代G系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章标签: 车系历史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英菲尼迪G系 2009款 G37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5.44 38.50 --
    测试文章:值得肯定的加速能力 测试英菲尼迪G37
    评测编辑-韩路:

    G37作为和335i直接竞争车型的产品,我们感觉性价比要比335i强了不少,毕竟性能接近的情况下售价低了将近20万!不过考虑到英菲尼迪的品牌和宝马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基本可以把两个产品认为是整体打分是接近的。

    评测编辑-王苦公:

    日系豪华车的代表作,相对于豪华性,更多的人关心它的性能。G37也没让人失望,加速刹车能力都很强大,但驾驶感受仍然算不上是运动车型。所以,我们还是用豪华车的眼光来看它吧,它是动力惊人的豪华车。售价和欧洲对手相比有很大优势。

    评测编辑-孟庆嘉:

    相比性能出众的335i,作为对手的G37也并不差哪去,而价格还比前者低出不少!要说值那还得是G37。另外再个爆料,当两个后驱车同样遇到雪地爬坡时,G37可以轻松上,335i就无奈只能原地打滑,从这一点说明G37的日常使用更让人放心。

最新文章
加载中

英菲尼迪G系

指导价:25.80-75.41万
级别:中型车
询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