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车系历史 正文

经典源于极致追求 独家探访揽胜纪念馆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 油泥模型让揽胜初露端倪:前后风挡倾斜度大,双门双排座设计

  时尚好看是这款新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造型设计上必须下狠功夫。凭借绘图师们的共同努力,第一代揽胜的面目也渐渐明晰。与路虎Series I/II相比,揽胜前后风挡倾斜度更大,初期车身结构采用双门双排座的设计,设计风格走的是简洁的风格,这种设计精神来源于造型设计师David Bache。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 制作1:1油泥模型:设计团队共耗费800个小时才完成

  完成小比例的模型制作后,接下来就要开始建造一个与真车一样大小的油泥模型,这里用“建造”而非制作是因为建造1:1模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完成这样一台车需耗费整个造型团队800个小时,若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外加4小时加班计算,完成这个模型需要耗费2个多月的时间。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从纪念馆内的油泥模型上,除了整体造型外,我们还看到了两种风格的前脸造型,最后采纳的造型由完整的圆形大灯、尺寸更大的进气格栅组成,发动机盖外缘也并未作上凸处理,相比另一种方案更简洁,刚好符合David Bache所说的简洁精神。

● 如何实现更好的舒适性:采用全新的螺旋弹簧减振结构

  造型开发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一块,坐起来舒服与否、机械设备是否可靠则需要由工程团队来完善。揽胜整个工程团队主要由9位主管负责,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研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成品是一台测试底盘,“该底盘”搭载了一台3.0升六缸发动机,中央只有一个座位,并且还安装了防滚架,看起来就好似一台卡丁车。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提高舒适性是揽胜研发的重要指标,为此研发团队为揽胜配备的是液压减振器和螺旋弹簧,与当时的路虎Series II全部采用钢板弹簧的做法相比,这种结构确实能带来更好的舒适性,另外考虑到揽胜体型更大更重,所以揽胜还采用了四轮盘式刹车,底盘大梁也由原来四片钢板焊接而成变为了两片C型钢板焊接而成。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路虎(进口) 揽胜 2017款 5.0 V8 SC 巅峰创世加长版

  完成对底盘的测试后,原型车的制造工作便开始了。从1967-1969年的3年间,一共制作了7台原型车,和底盘一样同样用于各类测试。最初有两台原型车由于很多细节造型还未敲定,所以从外观上看有很多部件是从其他车型上“借”来的,不过后期的原型车基本接近量产状态。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经典是如何造就的 解读路虎揽胜历史』

向编辑朱力神提问
文章标签: 车系历史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