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3上市暨奥迪足球之夜
奥迪公司技术专家对话记录
时间:2012年7月25日 16:40-17:40
受访人:奥迪公司奥迪Q3产品管理经理:闫斯•施泰因格莱贝尔(Jens Steingraeber)及奥迪公司奥迪Q3项目技术经理 托马斯•索帕(Thomas Soppa)
记者:轻量化是奥迪车型必做的一项重点工作,奥迪Q3的发动机盖等部件采用了铝制材料,驾驶室内采用了轻质的板材,并且车身采用了高强度钢等轻质材料。请详细介绍一下奥迪Q3在轻量化方面的设计理念。如何处理车身强度、安全系数与轻量化之间的矛盾?
技术专家:奥迪在不同车型中广泛地采用了轻量化技术,并且使用了大量的铝制部件等轻质材料,可以说轻量化是奥迪车型设计与生产的必要步骤。奥迪Q3在研发之时,非常注重安全方面的设计,在关注整车轻量化的同时,还将注意力集中在轻质材料的物理特性与车身结构的坚固性上。在此基础上,奥迪Q3的车身相比采用传统造车方法所生产的车身减重100公斤左右。
那么如何理解奥迪Q3所采用的轻量化技术呢?轻量化是由诸多因素整合为一体从而降低整车重量的,而并非由个别部件的单独减重决定。这种一体化的减重概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奥迪ultra轻量科技,面对当前汽车行业中车辆重量呈螺旋形上升的现象,奥迪对整车的减重,大幅降低了油耗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记者:关于奥迪Q3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它采用了与奥迪Q5不同的传动方式,请问这两套四驱系统各有怎样的优势?应用在奥迪Q3上的四驱系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技术专家:在所有的奥迪车型中,根据不同的车型采用了发动机纵置或横置的布置方式,而根据不同的布置方式,四驱系统的中央差速器安置于传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以奥迪Q3为例,其采用电控液压式多碟离合器的中央差速器位于接近后轴的位置。该中央差速器名为Haldex中央差速器,已经经历了4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与奥迪经典的在发动机纵置车型中采用的托森(torsen)机械式中央差速器相比,这两种四轮驱动技术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进化,技术均非常成熟,没有优劣之分。
记者:奥迪Q3配备的MMI多媒体交互系统是专门为奥迪Q3研发的吗?会不会把奥迪更高级别车型中的MMI系统,例如手写触控板等先进功能,配备在今后生产的奥迪Q3中?
技术专家:MMI多媒体交互系统在奥迪车型系列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最新的奥迪A8、奥迪Q3以及奥迪A1等车型中均配备了最新的MMI系统。包括导航功能在内,MMI系统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我们会不断地对MMI系统进行升级,并且加入新的应用。
记者:我们之前试驾过的奥迪Q3,个人感觉在动力性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动力输出媲美运动车型,但好像放弃了一点舒适性,例如换挡时的冲击感比其他奥迪车型要大一些,这种调教是否是奥迪的有意之为?
技术专家:非常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从客观角度来说,借助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可以赋予某一款车特殊的个性,比如有的车型具有更加动感的运动性能,有些车型则强调了舒适性,这些趋向是完全不同的,但是都是通过技术来做到的。
对车辆的调教,可以通过调节具体的零部件或车身部件达成。比如说轮胎、轮辐、悬挂系统等,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决定整车是否具有更多的运动性,或是更多的舒适性。
对于奥迪Q3来说,我们认为它主要的身份特征是一款城市用车,所以要强调它的动力性。针对中国市场,我们为奥迪Q3赋予了略多的舒适性,但只是微调,它毕竟还是一个以运动为主的车。
记者:关于静音,我们觉得奥迪Q3的静音做得比较好,有些细节可能优于奥迪Q5,奥迪有没有针对奥迪Q3在静音上做特别的设计?
技术专家:对于奥迪Q3优异的静音性能,您观察的非常对,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奥迪Q3与奥迪Q5的静音性能是完全相同的。客观来讲,评判一个车辆的静音性能,必须得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进行,比如轮胎的尺寸与型号、车辆的配置、行驶的路面与天气情况等,必须一致。我们认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奥迪Q3和奥迪Q5在静音方面可互相媲美。
记者:未来国产的奥迪Q3会不会加长轴距?
技术专家:目前,现款奥迪Q3没有考虑轴距的加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改进车型或者后续车型不会加长。
记者:奥迪Q3的车道保持系统采用的是什么原理?它是否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
技术专家:奥迪Q3所使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与奥迪其他车型所配备的系统原理一致,探测道路环境的方式,以及传感器的位置等都是一样的。
针对不同的国家,奥迪在每一个区域市场投放新车型时,一定会做特别详尽的调研。比如,该区域市场所采用的法律法规、道路标识的颜色等。
记者:发动机启停系统在国内很少被用到,我想请几位专家发表一下他们对这个配置今后发展的看法?
技术专家:奥迪Q3全系车型均配备了发动机启停系统,对于奥迪来说,中国是奥迪最重要的市场,我们为中国市场提供的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发动机启停系统除了降低燃油消耗外,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达成为该市场区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另外,我还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体会。当我初次使用发动机启停系统时,发动机的自动熄灭对我来说非常不适应,但久而久之我已经习惯了发动机的自动启停。对新技术的适应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针对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适应情况,我们还在不停地完善并改进着诸如发动机启停系统等功能与配置的应用。
记者:奥迪Q3采用的平台是PQ35,而大众集团最新的平台是MQB平台,这款平台在今年日内瓦车展中展示的全新一代奥迪A3上已经采用,奥迪Q3没有采用MQB平台,而继续采用PQ35平台的原因何在?
技术专家:针对模块化生产或是平台生产的问题,想必大家都是这方面的行家。研发一款新车,从想法开始直至车辆成形,大概需要三年半到四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需要考虑能否将新车型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及时有效地整合应用。如果新车型必须要使用100%全新技术的话,所有的技术必须完全推到重来,这在时间上是完全不允许的。
实际来讲,只要新车型在其主要技术框架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例如前后轴设计、涡轮增压和燃油直喷技术、四驱技术以及双离合变速器等,相比重新设计来说,在现有技术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则能够得到更好的收效。针对奥迪Q3,我们采用的并不是PQ35平台,而是基于PQ35平台的最先进版本——PQMIX。
记者:在北京车展中展出的奥迪RS Q3概念车是一款性能很强的奥迪车型,它暂时处于概念阶段,请问以后高性能版本的奥迪Q3会不会正式量产?会不会向中国市场投放?
技术专家:RS Q3概念车是基于奥迪Q3的一款动力性能极高的车型,其量产型号是肯定会有的,但其量产车型是否叫做RS Q3,目前尚未做出最后的决定。
记者:现款奥迪Q3只有搭载2.0TFSI发动机的车型,在将来是否会有更大排量的奥迪Q3出现?针对节能减排,会不会推出混合动力车型?
技术专家:奥迪Q3是一款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车型,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奥迪Q3新动力总成的推出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推出混合动力车型的打算。
记者:奥迪Q3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在技术方面有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调教或者是改变?
技术专家:其实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讲到了,针对中国市场奥迪Q3主要提高了舒适性,其重要改动包括减震弹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