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丨“T”带来的危机/生机』
现在任何一个新发展的技术、概念、模式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域中不可“T”代的东西。而以“T”系列为主题的文章,主要通过Tesla(特斯拉)、TNGA(模块化架构)、Trouble(企业的困境)以及Truck(皮卡市场)等四个关键词展开,带大家回顾这个不可“T”代的2020年。
那么在现今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一件事情就是购车,而因为政策法规以及时代的变迁,选择新能源车型就成为了主流,那么特斯拉就占领了这个先机,把握住了机会,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新能源车企,所以在网友的讨论中,“Tesla”(特斯拉),便成为了最为关心的关键词,让我们看看特斯拉在这一年中都发生了什么。
● Tesla(特斯拉):2020年最具话题点的汽车品牌
我想可能不需要太多提醒,“T”能代表什么?很多人都直接联想到了特斯拉,这也是为什么“Tesla”出现在了四个单词中的首位。如果非要怪,那你只能怪它实在是太有话题点了!
带来变革的特斯拉
也正如同大家所共识的那样,特斯拉的出现带来了电动车乃至整个汽车市场的变革,如同iPhone的出现之于现在的手机领域。从它第一款火起来的产品——Model S开始,电动车的驾驶感受、内饰设计、车机操作便“从一而终”的回归了绝对简约的风格,并延续至今地成为了当代电动车/燃油车“新生儿”所推崇的所谓“科技感”。当然,除了几款电动车产品,特斯拉背后还有一个“骚话连篇”的CEO埃隆·马斯克,以及可以随时送你上天的SpaceX。强大的“背书”阵容让特斯拉这个品牌深深的绑定了高精尖科技以及埃隆·马斯克本人——科技宗教,不是白叫的。
当然对于市场而言,在售的特斯拉车型则是消费者与这个品牌产生硬性关联的纽带,因此我们看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成与国产Model 3的到来,都让特斯拉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两方面看,一是特斯拉的国产化对国内电动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除了上述对产品形式转变起到催化作用外,特斯拉带来的“鲶鱼效应”加快了中国品牌电动车的两极分化,从而淘汰了部分尾部的新能源品牌,而头部品牌则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入驻也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的水平提升。
连续降价的特斯拉
尽管我们看到特斯拉对国内市场整体带来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但现实中的特斯拉却常常背负骂名,之所以一开始我们提到它是一个充满“话题点”的企业,是因为特斯拉有着和它的热度同样规模的“负面消息”。可能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特斯拉在2020这一整年中连续不断的降价。以目前销售火热的国产Model 3为例,该车型在2019年上市,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车型当时补贴后35.58万元的售价,在经过5次调价后目前已降至补贴后24.99万元,这显然是让先期购车的用户十分抓狂的。
所谓“早买早享受,晚买等白嫖”,尽管我们早就熟悉了经销商终端让利的优惠模式,但“官方直降,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听上去就让人心里很不对味,矛盾的来源就主要集中在“官方”这个点上。当然,对于特斯拉本身来说,直销模式让所有的运营压力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例如渠道铺设、充电网络、供应商采购等各方面的成本都可以说是直接与产品售价相关联。
因此,随着特斯拉在国内逐渐进入良性循环,前期成本压力的减小也反映到了车价上,毕竟减价是最有效的促销方式。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可能就没那么容易接受了,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定下了2021年生产55万辆的目标,更大的零部件需求除了会进一步摊平采购成本外,特斯拉同样需要“性价比”来继续刺激销量。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从此同时,特斯拉之所以如此看重销量,也与特斯拉和上海政府之间签署的对赌协议有关。从2023年年底开始,特斯拉每年需要向上海政府纳税22.3亿元人民币;工厂投资140.8亿元人民币,否则特斯拉需归还土地,并偿还土地租赁、建筑和其他资产等损失。所以你说Model 3未来还会降价吗?我只能说,是有可能的。
大战拼多多的特斯拉
如果说官方降价是让消费者难以接受,那第三方降价可能难受的就是官方了。没错,我说的就是2020年中特斯拉和拼多多的“扯皮事件”。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相信大家已经熟悉——动不动就要“砍一刀”的拼多多上线了5台国产特斯拉Model 3,每台比补贴后官方价格优惠近2万元。听上去有点香?然而这样的行为却招来了特斯拉的强烈抗议,当即否认了活动的官方性;不甘示弱的拼多多也宣布,这五位用户可以自行购买Model 3,优惠补贴由拼多多单独提供;随后,特斯拉表示拒绝交付车辆。
其实关于这场拼多多和特斯拉的闹剧早已有了定论,无非是从小商品起家的拼多多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B格”。已经开始销售正品大品牌商品的拼多多显然是希望更进一步,但蹭特斯拉这一下,显然是过了火;而特斯拉则是出于保全自己品牌形象和直销模式而做出了反应,一方面是不愿意自己“高大上”的品牌形象被拼多多碰瓷,而更重要的,特斯拉更不愿意无缘无故的多出一个“互联网经销商”,从而破坏自己投入巨大的官方直销渠道。
事故不断的特斯拉
关于特斯拉的另一部分“负面消息”来源,则是2020年内特斯拉车型各种失控事故的发生,包括北京、上海、四川、江西、温州以及韩国首尔等国内外多地,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当然,在目前特斯拉销量如此高涨的情况下,我们希望特斯拉官方能够配合警方早日公布调查结果。同时我们也期待国内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特斯拉相关安全问题,保障广大车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市值全球第一的特斯拉
关于特斯拉的另一则劲爆消息发生在最近:截至美东时间12月7日收盘,特斯拉总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约3.9万亿元人民币),达6083.25亿美元。12月8日收盘,特斯拉股价再涨1.27%,报收649.88美元/股,总市值为6160.22亿美元。什么概念呢?这一数据相当于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福特、本田汽车、FCA以及标致等9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
2020年1月,特斯拉的市值才刚刚来到1000亿美元水平,但在随后不到11个月的时间里,特斯拉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市值。要知道这可是在神奇的2020年,多数车企都还抠着脑门思考如何扭亏为盈,特斯拉直接就“市值井喷”了。当然特斯拉在2020年的“爆红”也不是没有预兆,回到国内市场,在疫情突发的2-3月,特斯拉依旧保持了强势的销量,随着车市的逐渐恢复,2020下半年Model 3的销量则一直保持了破万的态势,11月更是达到了2万辆以上。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
而在未来,特斯拉还将规划其第五家用于车辆组装的超级工厂(目前已有的分别位于:加州、上海、德州、柏林),其在2021年的产量目标也被设定到了惊人的100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为55万辆(30万辆Model 3和25万辆Model Y),部分车型将销往欧洲市场。同时随着SUV车型国产Model Y的引进,特斯拉在2021年又会制造哪些惊人的数据呢?
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O”字型的颠覆与革新』
此篇关键字母“O”的定义很广泛,O既可以组成OVER(结束),也可以组成OVERCOME(超越),以不同的心态和行为去应对挑战,往往也将收获不同的结果,那么你的2020有什么收获?
从评论上来看,用户们的收获应该不小,大家基本都在讨论一下颠覆自己认知的事情,或者是认为可以颠覆目前行业内的事情,而“Overcome”也就成为作为火热的关键词。毕竟在2020年里,我们确实经历了很多颠覆认知,以及超越现状的改变。那这些改变都有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
■ Overcome(颠覆/超越)
对于汽车圈的很多人来说,2020年最让人“不看好、看不懂、追不上”的事情,当属国内几家造车新势力的股价。截止美东时间12月21日收盘,蔚来股价48.95美元/股,总市值721亿美元;理想股价32.86美元,总市值295亿美元;小鹏汽车每股46.97美元,总市值361亿美元。成立短短几年的这几家新势力市值已经赶超了不少创立几十年的传统车企,不禁让不少传统汽车人感慨世道变了。
这其中,蔚来的表现最具代表性,就像车市经历了V字型发展一样,蔚来股价也像过山车似的,经历了从跌落谷底到一路逆袭的转变。要知道,蔚来以每股6.26美元的发行价上市,到了2019年10月一度跌至1.19美元每股,质疑声音从未间断。然而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蔚来的股价就上涨到40多美元,这个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拍大腿后悔失去了财富自由的机会。而就在不久前,蔚来市值一度超越比亚迪并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虽然比亚迪后来实现了赶超,但蔚来也已尝过了“第一”的滋味。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曾被媒体写成“2019年最惨的人”,但却在2020年转运,这其中的关键转折当属2020年4月29日。这一天,蔚来正式官宣与合肥方面签署协议:不仅收获了70亿战略融资,蔚来中国总部也正式落户合肥。随后蔚来好似开了挂,销量上升、资金流向好、股价上涨、充电布局加大、新产品持续推进,一路逆袭停不下来。数据显示,蔚来2020年11月的交付量为5291辆,连续4个月创月度新高。蔚来品牌在2020年前11个月共计交付了36721辆车,同比上涨了111.1%。
蔚来的触底反弹,离不开合肥的“雪中送炭”,但也与蔚来自成立以来就处于造车新势力头部位置的实力有关,其与用户的紧密联系在2019年NIODay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更是让不少人对其改观。而在疫情期间,蔚来灵活的组织架构和线上营销思路,也显示出了抗压性和应变能力。就这样,李斌也摇身一变,从“2019年最惨的人”,成为了“2020年笑到最后的人”。
另一家实现了颠覆、超越的企业当属五菱汽车,在微型电动车市场已经被新能源大势冲到边缘,当越来越多的微型电动车企业被淘汰,谁能想到,五菱宏光MINIEV的诞生更改了这一判断,成为了五菱品牌旗下又一款“神车”。数据显示,宏光MINIEV今年7月上市,11月的销量已达3.3万辆,不仅是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中唯一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的车型,更是赶超了持续热销的特斯拉Model 3。
『五菱宏光MINIEV』
从总销量上来看,今年1-11月份,上汽通用五菱以135.87万辆位居上汽集团销量第一名,超过了此前一直居首的上汽大众,而上汽大众目前却仍未从两位数的下滑中摆脱,这想必更是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然而除了销量上的颠覆,五菱在品牌形象上的颠覆更令人刮目相看,迅速“自产口罩”、积极参与防疫在汽车圈结结实实火了一把,让“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深入人心。随后,其作为跨界弄潮儿的形象不断更新:当地摊经济在全国被热议时,摆摊神车——五菱荣光翼开启车型上市;因总部位于柳州,五菱又推出了“五菱牌”螺蛳粉,还与喜茶牵手联名,甚至在时尚圈儿也跨界了一把,让模特穿上汽车品牌元素的时装走上T台……这一切似乎都重新定义了微型电动车,让其变成了年轻、时尚、精致轻巧的代表。
此外,长安福特今年也实现了一个小逆袭,这家合资公司在2019年的销量为183987辆,同比下滑51.3%。回想2017年,长安福特也曾累计售出82.8万辆车,让人不禁感慨,这几年它到底经历了什么?也许有人会认为疫情会对长安福特再次暴击,但事实却是,数据显示,长安福特11月实现零售销量2.01万辆,同比增长约30%,连续2个月零售销量突破2万辆。
『锐际是长安福特今年的主销车型之一』
无疑,2020年对于长安福特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起码止住了三年的下跌趋势并不断回暖。据悉,长安福特已定下目标,要在2019年到2021年底陆续投放至少18款产品,这意味着长安福特在2021年将有更多动作。此前,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王金海也在广州车展期间告诉汽车之家,过去长安福特经历了非常大的挑战期,自2020年以来,长安福特已经实现了“量”和“质”的双向提升,为长安福特的未来奠定了好的基础。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长安福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丨“R”串起的变革红线』
本期以“R”为主题的文章,将通过改革(Reform)、重启(Restart)、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等四个关键词,带大家共同回顾这个充满变化与创新的2020年。
车展的取消或许是变革的一个开端,而从评论看,网友们对自动驾驶,对新零售模式等等都很感兴趣,其实这些都是“Reform”变革的一种。对消费者们最基础的影响,其实是购车模式的改变,这不仅会影响未来购车体验,也会影响未来消费者们对车辆价值的评估。
● Reform(销售模式变革):线上与线下结合、交易与售后剥离
虽然新零售这个词不是2020年诞生的新产物,但疫情的到来进一步催生了这种新型交易模式的落地,传统4S店销售模式通通面临改革。通过汽车之家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在以27.4%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远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的增速。而此次新冠疫情的发酵,使用户的线上消费习惯再一次被稳固和加强。
具体到汽车领域,新零售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商业模式,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一站式服务。随着线上服务不断完善,车主服务的项目越发健全,无线化、便捷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线下服务布局不断扩张,标准逐渐统一和规范,线上线下将趋向相互融合补充。消费者从最早的线上咨询,已经逐步扩展到了在线看车、线上展厅和VR体验等领域。
『汽车之家线上展厅』
以特斯拉和蔚来为代表的直营模式,算得上是汽车新零售的开创者。一方面,厂家与消费者直接对接,能够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也更能倒逼厂家对于用户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拿掉中间商环节,用户所看到的价格是统一且透明的,用户完全不用为了比价,再多跑几家4S店,买的更安心。除此之外,销售与售后体系剥离的模式,能使“看-选-买-用”各个环节都发挥出品牌自身独特的优势,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蔚来汽车体验中心』
在销售环节,新零售服务模式下打造的NIO House体验中心,专门选址于写字楼、大型商超、酒店、文化中心等商圈,都是高端用户流量较高的中心地带,对用户来说,看车买车更加方便,舒适性和互动性也大大增强。
在使用环节,蔚来汽车将充电服务与售后服务和销售环节相剥离。在充电环节,NIO Power基于移动互联网加电解决方案,拥有广泛布局的充换电设施网络,可为用户提供一键加电、3分钟极速换电等服务;在售后环节,NIO Service为用户提供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以及终身免费车联网服务等等。整个新零售的服务流程,覆盖了用户看车、购车、用车的全生命周期。
『威马汽车活动体验馆』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复制和学习这种线上与线下结合、销售与服务剥离的模式,以便更加精准的直击用户需求。除了R汽车以外,北汽ARCFOX极狐也表示,将携手经销商在两年内共建超过100家数字化实体店,包括以功能为标准划分的经销商店和以品牌及体验为中心的厂家直营店。与之类似的,还有威马汽车的体验馆(Space)、用户中心(Store)、服务之家(Station)和威马E站(Spot);天际汽车的天际中心(品牌体验店)、智选空间(销售中心)、安心工场(服务中心)以及速捷驿站(快捷网点)等等。
『NIO House智能腕表』
最后,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用户体验“怎么就叫升级了”。我们知道,不少4S店内都设有儿童娱乐区,但不少传统4S店的这个区域纯粹是为了“凑数”。而在蔚来的NIO House,你可以放心的把孩子留在这里,不仅有简单的娱乐设施,还有专人负责照看、组织读书等活动。更与众不同的是,他们会给孩子们带上智能腕表,一旦出现任何突发状况,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到预留电话的家长。这样一整套流程不只是“数字化、新零售”那么冷冰冰的字眼,更多的是以真诚和周到去打动车主——这也正是销售模式变革的最终目标。
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 | “Y”的记忆与展望』
在我们聚焦最后一个关键字母“Y”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岔路口,但它的方向是什么呢?合并还是分开?我们究竟是对Yesteryear的怀念还是对新的一年有诸多的Yearn,我想这个答案在网友们心中还是有明确的答案。
看到这一期网友的评论,基本都或缅怀2020,或展望2021。我们都希望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未来是不可预期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所以,就让我们先缅怀一下过去,去吸取更多传统经验与优点,沉淀过后,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 Yesteryear:过去的日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时刻,比如挥别了很多我们曾经挚爱的车型/品牌,在之前的盘点中我的同事回顾了那些已经作古的品牌,而我要则要来缅怀一下那些已经步入或确定将要步入历史的车型。
丰田皇冠
本来这个部分我想把国产的普拉多也一并纳入,但考虑到其只是因为换代而暂时告别市场,心中的惋惜就没有那么多了,但皇冠不一样。在经历了15年与三代车型之后,一汽丰田皇冠还是没能抵挡住竞品的疯狂冲击,黯然地告别了神州大地。我还记得国产皇冠在上市第一个月曾以2992辆的销售业绩高居中大型轿车市场榜首,到2006年底,皇冠的销量累计突破6万辆,在高级车市场中的占有率超过30%。2007年,皇冠年销量更是达到53104辆,彼时国人对丰田这款高级车的垂青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故事从这里就要开始转折,2008年,皇冠的年销量下降到45427辆。2009年12月国产上市的第十三代车型也未能重现往日的辉煌,有几个月销量甚至不足1000辆。于第十四代皇冠,尽管有中国市场专属前脸与长轴距加持,也没能用销量提振士气,甚至在价格下探至20万元区间后也没有太多起色,而随着近似价位“BBA”们与各路豪华品牌的攻击,所有人都意识到皇冠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曾经我还觉得皇冠的衰落是缺乏原汁原味的设计与用料,以及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标识的执迷不悟。不过当我在数周之前得知皇冠在日本也要停产,并很有可能以SUV的身份重新回归时我才意识到,连丰田这样利润排名全球第一的车企都养不起一款只面向单一市场的后驱平台轿车了,着实令人唏嘘。或许,以十四代皇冠寿终正寝之名让皇冠离开中国,也算是最后的体面吧。
宾利慕尚/6.75升V8发动机
以旗舰身份出现在宾利当代产品线中的慕尚再次被雪藏进了历史书中,与之一起退役的还有著名的6.75升V8发动机。自2010年再次投入市场以来,慕尚就承担了宾利在豪华车顶端应有的责任。这辆自1930年以来首次由克鲁独立设计的车型很明显地从外形和气质上继承了雅致的衣钵,威严、磅礴、庄重,同时又不失恰当的比例与矫健的身姿,以及车内传统的豪华氛围。如果汽车设计有所谓的“新古典主义”,那慕尚必然是最贴切的案例。
而慕尚身上最为“新古典主义”的部分,莫过于发动机舱里的那具6.75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了,哦对,按照宾利自己的说法,应该是六又四分之三升。1959年当这款机器首次被装备到宾利S2上时排量是6.25升,9年之后的升级将发动机的冲程提升至了99.06毫米,排量也随之来到了经典的六又四分之三升。在慕尚停产之前,这款发动机已经可以在两颗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迸发出最大537马力的功率与1100牛·米的峰值扭矩。
不过箭在弦上的欧VII排放标准实在是让这具经典的发动机显得力不从心,且慕尚并不耀眼的销量也无法说服宾利继续制造它。于是在品牌100周岁生日之后,身披荣光的慕尚带着图腾一般的6.75升V8发动机一并谢幕,而这般带着很多不情愿的告别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还会频繁上演。
三菱帕杰罗
相信有不少人对于越野车的启蒙都是由帕杰罗开始的,我也不例外。这款诞生于1981年的车型相比于其他响当当的日系越野车来说历史并不算长,但因为广汽三菱、长丰猎豹、湛江三星等厂商都曾经在国内生产/组装过,并且常见于成龙的不少电影中,而显得与祖国市场渊源颇深。目前在售的第四代帕杰罗最初亮相于2006年,以进口身份引入国内销售的车型搭载了3.0升V6与3.8升V6汽油发动机,均匹配5速变速箱。这样的动力总成在15年前来看还算是紧跟时代步伐,但用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眼光衡量,基本也只剩下皮实耐用了。
当然这个特点对于一辆讲究吃苦耐劳的越野车来说毫无问题,但和诸多竞争对手相比,就着实不太乐观。在15年的车型周期里,帕杰罗进行了两次外观上的升级,但对于内饰的完善仅停留在配色与材质上,视觉效果还是21世纪初期的式样。究其原因,越来越少的乘用车产品线无法提供足够利润是关键。第四代车型刚推出时三菱还有翼神(Lancer)、戈蓝、格兰迪、伊柯丽斯、Colt等车型,而如今这些车系均已停产,轿车范畴的三菱只剩下Grand Lancer、Mirage和几款K-Car在海外打天下,盈利能力可想而知。所以三菱也在今年稍早的时候宣布,将于2021年中正式停产帕杰罗,以后的日子里,也许我们只能对着桌子上的模型回忆山猫当年的风采了。
2020年决定停产车型不完全统计 | ||
品牌 | 车型 | 停产时间 |
阿尔法·罗密欧 | Giulietta | 2020年第一季度 |
宾利 | 慕尚 | 2020年6月 |
宝马 | i8 | 2020年4月 |
梅赛德斯-奔驰 | X级 | 2020年5月 |
大众 | e-Golf | 2020年12月 |
法拉利 | GTC4Lusso | 2020年 |
丰田 | 一汽丰田普拉多 | 2020年6月 |
一汽丰田皇冠 | 2020年4月 | |
雪佛兰 | Sonic | 2020年10月 |
Impala | 2020年2月 | |
国产科鲁兹 | 2020年1月 | |
三菱 | 帕杰罗 | 2021年 |
林肯 | MKZ | 2020年7月 |
福特 | Fusion | 2020年7月 |
本田 | 杰德(日本版) | 2020年8月 |
CLARITY纯电版 | 2020年 | |
雷克萨斯 | GS | 2020年8月 |
摩根 | EV3 | 2020年3月 |
制表:汽车之家 |
看着这些停产离我们而去的车型,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他们的的离去证明了汽车是在发展的虽然路途践行,虽然未来仍然不明朗,但我们相信,“汽车”这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一定会在未来给人类带来更多无限的可能。让我们期待吧。
大事纪结语:
无论如何,2020年必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它会载入史册,会被刻印在人类的记忆中。从绝望到复苏的深“V”曲线,从传统机械化到未来智能化的发展,从神探到逃犯,从变革到发展,从收获到不可“T”代,最后到怀念与期待,这一系列的关键词最终组成了“Victory”胜利这一关键词。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在对疫情的战役中赢得了第一仗,正是汽车人的努力,让我们今年取得了V字胜利。但疫情的战斗并未结束,它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也远未消退。汽车人,让我们一起战斗到底。
在接下来的2021年,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让我们关注的关键词呢?新造车企销量的提升?电池技术壁垒的突破?燃油车的道别?更加清洁能源的出现?等等等等。未来不可期?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未来可期!因为无论发生什么都有无数个你、我、他在坚守、战斗。
那么,各位网友,你们觉得2021年还会发生什么样子的事情呢?你觉得各大品牌、各项技术,以及整个汽车行业会有什么新立下的“FLAG”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再见2020年,2021年新年快乐!(文/汽车之家 资讯组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