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资讯] 今天是2020年12月31日,今天过后,我们将迎来崭新的一年。回顾汽车人的2020年,有“V”型胜利的走向,“I”系列的智能化,“C”位上的争夺战,还有不可“T”代的人与事,“O”字形的颠覆革新,“R”引起的变革,以及最后“Y”型岔路上的遗憾与希望。每一个字母下都有着让人无限回忆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和事件最终在今年组成了“VICTORY”——在最惨开局的2020年,汽车人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一个V字形曲线,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此次大事纪选题从12月14日起,历时半个月,我们共产出了7篇内容,总结了有关于2020年全球汽车圈的29个关键词,均是在2020年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件。相信很多网友在2020年也有着自己对于汽车圈的关键词信息,那么你的关键词又是什么呢?
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爆发,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启了“抗疫”攻坚战,车企也积极应对,在防疫的同时有序复产复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绝大部分车企开始了触底反弹,推新品、促营销、跑渠道、谈合作,国内汽车市场再次迎来热闹景象,实现了“V”字型的强势回暖,创造了一次不可思议的胜利。为了铭记如此特殊的一年,我们特别策划了2020年大事纪,并将其关键词设定为“VICTORY(胜利)”。此次系列选题共分为七期,均已全部上线,本期为总结与回顾。
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丨V型胜利背后的冰与火』
首期文章,我们为您带来了“V”系列的回顾文章,从V型复苏、Valediction(告别致辞)等关键词入手,盘点了2020年汽车产业发生的不少事件。
那么“V”字母中最受网友们广泛讨论的是“Victor”胜利者。在这个关键词中,我们简述了蔚来、小鹏汽车、理想这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光芒,若论2020年的胜利者,这三家企业绝对榜上有名。
『网友们的讨论截图』
从网友的评论来看,网友们对于这三家新势力充满了好奇,这其中有支持也有质疑,同时也憧憬着它们以及更多新势力的未来。这三家“成功者”今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Victor”关键词吧。
● Victor(胜利者)
哲学相对主义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有上就会有下,有大就会有小。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有企业黯然消亡,也就会有企业逆势而上。
从疫情暴发之初到现在,销量逆势而上的车企有很多,如南北丰田、长安福特、BBA们等等,但他们的光芒,似乎都被蔚来、小鹏汽车、理想这三家造车新势力所掩盖住了。若论2020年的胜利者,这三家企业算得上有力竞争者。
“李斌是谁?”这个问题若放到10个月前问,你会得到以下答案:“他是2019年最惨的人,他所创立的蔚来汽车濒临退市,就连曾经的第三大股东高瓴资本都不看好蔚来,在股价低点时果断抛售清仓……”
但现在你再问这个问题,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李斌是2020年最幸运的人,在危难之际得到了合肥市政府仗义援手,获得了百亿融资救命钱。蔚来的股价从2019年最低点的1.32美元暴涨至54美元,已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蔚来的车电分离模式获得国家认可,连补贴新政都给它豁免权;蔚来是网友粘性最强的车企,网友申办NIO Day的热情堪比奥运会……”
与此同时,这家企业也的确争气,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蔚来累计售出新车36721辆,同比暴增111.1%。至此,蔚来这家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先行者终于站稳了脚跟,距离自己所规划的未来又近了一步。
蔚来、小鹏汽车、理想2020年销量 | |
蔚来 | |
车型 | 2020年1-11月销量(辆) |
蔚来EC6 | 2417 |
蔚来ES6 | 25452 |
蔚来ES8 | 8852 |
合计 | 36721 |
理想 | |
车型 | 2020年1-11月销量(辆) |
理想ONE | 26498 |
合计 | 26498 |
小鹏汽车 | |
车型 | 2020年1-11月销量(辆) |
小鹏汽车P7 | 11624 |
小鹏汽车G3 | 8962 |
合计 | 20586 |
数据来源:乘联会;制表:汽车之家 |
至于小鹏汽车和理想,则是最容易遭到传统车企嫉妒的企业。与蔚来不同,李斌的造车梦想也是经历了“九死一生”,若没有合肥市政府关键时刻施以援手,恐怕蔚来早已不复存在。这无形间给模仿者们树立了一个巨大的门槛,很少有人敢轻易尝试。
但小鹏汽车和理想不同,在自己的微博中,理想创始人李想曾多次发表类似观点“造车根本不用200亿,给我10亿美元我就能做到盈利。”他是这么说的,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美国东部时间7月30日,理想汽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的股价便大涨43.13%,市值达到139亿美元。如今,在一路飙升之下,理想汽车市值已经达到291.63亿美元。而小鹏汽车目前的市值更是高达329.15亿美元。
329.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4.06亿元;291.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08.28亿元。这是什么概念?2020年1-11月累计销量超过116.6万辆(中国品牌销量)的吉利汽车美股市值为270.15亿美元;累计销量达75.8万辆的长城汽车在国内各股的总市值为2287.57亿元人民币。
面对这种级别的市值,无数车企都感到“酸”。在某次沟通会中,某车企领导就曾不停地感叹“一个累计销量这么少的车企,市值怎么就这么夸张呢?”先别管市值夸不夸张,单看这个成绩,足以被称作是2020年汽车产业的胜利者了吧?
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丨“I”背后的挑战/变革』
无论是电影《I, Robot》给我们的潜印象,还是Intelligence本身智能的意思,I这个字母留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智能和科技。在“I”系列文章中,我们从IPO、Intelligence(智能化)等角度一起回顾了2020年都发生了怎样的大事。
在评论区中,网友们讨论最多的还是“Intelligence”智能化,而智能化则代表着汽车行业百年之变革,伴随而来的还有电动化和信息化等。面对时代的变革,百年车企们在加速改进的步伐,而诸如特斯拉、蔚来等创新性的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Intelligence”关键词。
● Intelligence:“未来的车可能不是电动,但必须是智能的。”
纵观2020年的新车,个个都在吵吵嚷嚷的宣称自己是“智能汽车”,中控上要是屏幕尺寸没能大于10英寸似乎都不好意思卖给消费者。但在智能化的大旗下,为汽车塞个大屏不过是最初级的标准,能够真正落地实现车联网满足用车者多样需求,基于V2X实现高级别无人驾驶才是最终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智能汽车衍生出两大主要技术应用方向,即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早期车联网方案中,一个重要思路是把把手机映射到车机上。但随着技术发展,车企和车联网企业都意识到,车联网想好用、好玩,一定要把车联网和汽车电子架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电动车上,车机能够介入整车几乎所有电子控制单元,这也是诸如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能够领先老牌主机厂在智能化领域占据先机的重要原因。
『广汽集团与科大讯飞签署合资合作协议』
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决定产品实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已经在智能化方面快速布局,诸如中兴、小米等公司先后公布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科大讯飞也发布了三大核心车联网系统,它们将成为传统车企新四化转型中的重要伙伴。看到互联网公司在智能化方面的种种优势,众多主机厂也纷纷选择联手,例如广汽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也与奥迪展开了车载系统合作。预计到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在无人驾驶方面,V2X自然是不可少的一环,其英文全称Vi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与任何事物的联系,普及V2X技术也正是量产高级别无人驾驶车的必要条件。日前美国正式宣布放弃DSRC车联网标准而转向C-V2X。美国转向之后,意味着由我国主推的C-V2X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行业事实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拥有超过30个C-V2X车联网技术测试示范区,其中包含有16个国家级示范区。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政策方面,中国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此次美国转向C-V2X标准之后,该标准获得更多认可,可以让中国企业在C-V2X技术上继续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形成规模经济,推进车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同时,这对于中国车联网产业来说,也获得了更多的自信。
要知道,虽然广大车企都宣称自己家的新车拥有无人驾驶技术,但眼下的现实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高级别的无人驾驶车目前无法完成量产交付。
每个人对自动驾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我们也曾经对面向公众开放的百度无人驾驶车进行了测试,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总体来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并没有想象中让大家一下惊艳到,例如,早起体验热潮期的叫车难、乘坐舒适性低、自动驾驶在突发状况下还需要人工介入以及固定的上/下车地点,让这款车被贴上数据采集阶段的标签。
在种种限制之下,高级别无人驾驶的现状似乎处于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阶段,没有人知道新技术的落地到底需要多久,“智能化”的脚步道阻且长,但从目前看,至少在部分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点击看原文:『2020汽车大事纪|“C位”上的利益与冲突』
C位,是一个描述重点事件、人物等的形容词,而我们的“C”系列文章便从Carlos Ghosn(卡洛斯·戈恩)、Carbon(减碳禁售提速)、Crossover(车企跨界及跨界者)、City(城市限牌限行)、Consumer(消费者)等角度一系列2020重大事件回顾了汽车圈发生的事情。
那么关注度最高,也最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便是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的胜利大逃亡。这是一个连电影也不敢这么编的现实魔幻事件。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位曾经拯救过日产的“大佬”,是如何从神坛走下,变成一名赢得胜利的“逃犯”。
● Carlos Ghosn:胜利大逃亡的戈恩
如果问谁在2020年最早被闷棍敲晕,无疑是日本检方和日本政府。2020年1月1日,卡洛斯·戈恩“成功越狱”的新闻占据日本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日本检方由此获知戈恩在2019年最后一天奔赴黎巴嫩,在他们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恼羞成怒的日本政府对戈恩发出全球通缉令。
而另一边,跨越三个国境、两天内跋涉9000公里、震惊全世界的潜逃案主角--卡洛斯·戈恩已经在黎巴嫩庆祝重获自由。随后,在北京时间1月8日晚9点,戈恩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向日本检方、日本相关政府人员以及日产发起“复仇”。这一系列故事是怎么开始的?让我们回到起点……
2018年11月19日,戈恩乘坐着编号与NISSAN相似的N155AN湾流G650专机抵达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他可能在飞机落地前复盘了下接下来的规划:晚上与女儿共进晚餐,明天参加日产例行会议……但戈恩没想到,下飞机后他只能吃牢饭了:飞机着陆后,等候多时的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警员冲上来逮捕了他,罪名是“涉嫌过少申报自身报酬约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2万元)”。这当然只是一个逮捕他的小小借口,不过此时的戈恩还蒙在鼓里。
后续的事态发展让戈恩意识到,这是一场“阴谋”与“背叛”。戈恩被捕后,日产、三菱先后宣布解除卡洛斯·戈恩的董事长职务,雷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也被迫辞掉,而且戈恩的罪名还在不断增加中,就连“少报收入”这一项后续也增加到了80亿日元,日产汽车、东京监察机关等排着队起诉戈恩。
在与日本检方较量几个回合后,戈恩想要对抗和取得胜利的信心开始瓦解,并在密不透风的软禁监视中感到绝望,“我可能死在这儿”,戈恩在与黎巴嫩的朋友通话时心情沮丧。
在了解到戈恩的状态后,惊天大逃亡剧情中的人物开始依次登场。妻子卡罗尔·戈恩(Carole Ghosn)辗转多人找到了有“美国队长”之称的迈克尔·泰勒(Michael Taylor)帮忙。泰勒一开始表示拒绝,卡罗尔主动约泰勒,并动情地说,戈恩现在正遭受非人一样的虐待,狭小的牢房里的灯一直亮着,没有床,监狱只提供一张草席(榻榻米)。每天只允许半个小时的放风,而审讯的时间长达8小时。同时卡罗尔向泰勒保证,针对戈恩的罪名都是日本官员捏造出来的。
卡罗尔这番言语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她事先做了功课,知道泰勒也曾是刑事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只要泰勒被打动,将戈恩带离日本就有希望。卡罗尔“押”对了,泰勒在长达几个小时的谈话后深受触动,决定搜罗专业人员、通过缜密的布局将戈恩救出来。
泰勒的特工团队最终帮助戈恩“金蝉脱壳”,这也被日本检方及日本政府视为奇耻大辱,但戈恩并未停止在他们伤口上撒盐。2020年秋季,戈恩推出新书《真相时刻》(Time for the Truth),全面披露了针对他的逮捕、审讯以及阴谋,全书共473页。
戈恩在书中公布了他被逮捕的原因,以及这场“阴谋”的策划人员。其中日产方面有董事会成员丰田正和(Masakazu Toyoda)、副总裁川口仁志(Hitoshi Kawaguchi)、负责审计事务的今津英敏(Hidetoshi Imazu)、日产前CEO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以及哈利·纳达(Hari Nada)。尤其这位哈利·纳达,他是将戈恩拉下马的重要执行者(详见《男版甄嬛传 原来扳倒戈恩的人是他……》)。
同时戈恩认为日本政府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他公布的名单就包括日本现任首相菅义伟(戈恩被捕时任内阁官房长官)。此外,时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前顾问熊田昭秀(Akihide Kumada)律师也是重要参与人之一。
虽然戈恩重获自由,但他仍是被日本政府紧紧盯着的国际通缉犯;另一方面,戈恩想要合并日产和雷诺、以及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推上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等雄心壮志也随之破灭。围绕着戈恩的这场年度大戏虽已落幕,但藏在日产、雷诺等之间的隐患却在渐次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