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革命仍在继续 汽车空调制冷剂发展史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第四代:进一步降低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欧盟法规 奔驰拒绝使用新型R1234yf制冷剂 宝马i3加注R1234yf制冷剂

  在第四代制冷剂的探索阶段,发达国家仍是主力,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投入了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据欧盟《汽车空调系统指令》的规定,从2011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款车型都必须使用GWP低于150的制冷剂,而等到2017年,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汽车都要使用低GWP值的制冷剂。R134a制冷剂的GWP至为1430,显然,它无法满足欧盟的这一要求。

  一直致力于制冷剂研发与生产的杜邦公司依旧是整个行业的引导者,它们在2010年与霍尼韦尔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其主营业务便是研发生产新型制冷剂,依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杜邦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将共同设计、建造并运营一家生产新型制冷剂的世界级工厂,该工厂生产的这种制冷剂可满足欧盟针对汽车空调系统使用低GWP值产品的法规要求,而在产品销售方面,两家公司则采用了各自为营的方式。

汽车之家

  对于这次合作,杜邦公司化学品与氟产品全球总裁Gary W. Spitzer 说:“这种新型制冷剂将使汽车行业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其成本大大低于其它替代产品。杜邦相信,我们与霍尼韦尔的合作是强强联手,将促使汽车业界更快地实现环境效益。近一个世纪来,杜邦为汽车产业提供了众多创新科技,而杜邦在推出R1234yf制冷剂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又一个极佳的范例。”

汽车之家

  2007年,杜邦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共同向汽车行业推出了R1234yf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的GWP值为4,它比欧盟法规要求的GWP值低97%。汽车制造商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组成的研究小组对这种制冷剂的安全性和制冷效果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最终,R1234yf被认定为在环保和市场需求方面最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制冷剂。

汽车之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商试图研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制冷剂,二氧化碳在200年前的制冷剂发展初期就曾设想将其运用到制冷领域中,但因当时未能在制冷技术上有所突破,所以,二氧化碳制冷剂就此尘封。现如今,虽然技术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目前所使用的且已经十分成熟的空调系统结构则要随着制冷剂的革新进行全面调整,这显然不是大多数厂商想看到的结果。(生产使用R134a制冷剂的压缩机的生产线无法生产二氧化碳压缩机,届时,所有设备将会淘汰,对于企业而言,经济压力会很大)相比之下,让R1234yf制冷剂代替R134a制冷剂的呼声最高,而保留现有汽车空调系统结构是大多数厂家支持R1234yf制冷剂成为主流的第四代制冷剂的原因。

汽车之家

  宝马在上周推出的i3就加注了R1234yf制冷剂,表面上看,宝马在制冷剂的使用上走在了行业的前面,不过,奔驰的态度则与之刚好相反,他们拒绝使用这种新型制冷剂,给出的理由是当R1234yf制冷剂泄漏时就会存在很大的起火隐患,而现阶段,其它类型的制冷剂还处于验证阶段,所以,奔驰决定暂时不对制冷剂进行改变,但此时已超过了欧盟对于新款车型使用低GWP值制冷剂的期限,法国政府以此为由拒绝了三款奔驰汽车在当地的销售请求。

宝马宝马(进口)宝马i32013款 基本型

汽车之家

  在得知奔驰事件后,杜邦公司也站出来表态,它们愿意帮助奔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欧盟针对新型制冷剂的规定及执行方面,行业里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为什么只针对奔驰的新款车型?难道其他厂商都使用了R1234yf制冷剂吗?它们不知道这种R1234yf制冷剂可能会起火吗?”

汽车之家

  汽车厂商对于政策的理解是最透彻的,欧盟规定了从2011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款车型都必须使用GWP低于150的制冷剂,2011年的时间节点仅对新款车型进行限制,所以,在2011年注册的汽车是可以使用R134a制冷剂的,而这所谓的新款车型还包括在2011年注册车型的衍生车型,即便是两个不同的品牌,只要相互有传承关系,就不受欧盟法规的约束。举个典型的例子,有报道称,即将在2013年11月全球首发的保时捷Macan同样未使用新型制冷剂,厂商把它划定为奥迪Q5的衍生车,因此,可以继续使用R134a制冷剂至2017年。

汽车之家

  对于那些不存在衍生关系的新款车,为了进入欧洲市场,厂商不得不采取一些规避欧盟法规的办法(既要满足法规要求,又要保证制冷剂的安全性),例如先用加注有R1234yf制冷剂的车型进行注册,之后再统一将制冷剂更换为R134a。目前,欧盟对这种情况尚无明确定论。

我国的在第四代制冷剂领域的发展现状

  不得不承认,我国在新型制冷剂的推进方面确实不如欧洲国家迅速,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既要使用和开发符合欧盟要求的制冷剂,也要考虑到自身情况,不能完全照搬欧洲标准,制冷剂的替换也关系到国家的资源和利益,如果能更充分的掌握新型制冷剂的研发制造技术,那么,在未来就不必花费大量资金进口新型制冷剂,这对于一个汽车大国而言,十分重要。” 与国外的厂家一样,我国的汽车厂商和相关配套厂也更青睐在不改变现有空调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尝试使用新型制冷剂。

  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研发方向上,国内的汽车空调制造厂商也在一直关注着欧洲汽车厂商的动向,尽管二氧化碳制冷剂的需要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更新,但国内的一些空调配套厂也在积极准备着。

编辑总结:

  制冷技术的历史比汽车长30年,而汽车诞生54年后空调系统才被装配到汽车上,随着人们对制冷技术需求的不断变化,制冷剂的特性也在不断优化,从最初的能用即可到寻求稳定性,再到之后因环保问题寻求替代品,现在,为了进一步降低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制冷剂将会发展至第四代。

  从现阶段来看,第四代制冷剂尚处于验证阶段,此前被认为最适合替代R134a制冷剂的R1234yf制冷剂如今也被提出质疑,而杜邦和霍尼韦尔两家公司则对这种新型的制冷剂很有信心。在新型制冷剂的推进环节,欧盟制定的相关法规起到了促进作用,除了R1234yf制冷剂外,二氧化碳制冷剂则是另一个受到关注的制冷剂类型,不过,相比之下,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则要为此做出巨大改变。好在欧盟将最后期限定在了2017年,各个厂商还有一些时间对制冷剂的问题进行改进,而我国在新型制冷剂的普及方面或许还要等上更长的时间。(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

如果你想了解汽车空调的结构可点击下面的文章:

汽车之家

革命仍在继续 汽车空调制冷剂发展史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新鲜技术解读
更多精彩内容:
四驱详解
变速箱技术
云车展
文章标签: 新鲜技术解读
共4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