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设计殿堂 正文

站在巨人肩膀上 探访长安英国研发中心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英国的中心简介/成果丰硕

  [汽车之家 技术]  车企的动力系统研发中心往往是保密级别最高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是车企研究各类高精尖技术的秘密场所,同时也是诸多拥有着“最强大脑”的工程师们将创意和各种理念打造成实际产品的地方。借助英国先进的工业技术以及雄厚的人才实力,长安英国研发中心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打造出了包括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内的诸多产品。

汽车之家

  作为首批来到长安英国研发中心(英语缩写CAUK,下文均简称为“中心”)的参观者,我们不仅看到了长安汽车即将推向市场或正在研发中的产品,也听到了中心成立6年来的种种经历以及这里技术人员的所思所想,这些内容我都将为大家一一呈现在文章中。

  长安不仅在英国设立了动力系统研发中心,还在意大利建立了造型中心,在美国建立了底盘中心。其中我的同事冯景毅已经参观过位于意大利都灵的造型中心,点击此处可了解详情。不过由于动力系统研发中心毕竟是保密单位,工作人员也希望我们放下相机,尽可能用耳朵倾听。受到保密的影响,很多方面我们只能用文字展现了,敬请谅解。

● 长安英国研发中心在哪儿?永久中心设立于伯明翰

  2010年6月,长安汽车首先在英国诺丁汉成立了首家公司,其全称为Changan UK R&D Centre Limited(即长安英国研发中心,下文均简称为“中心”)。然而没过几年,长安发现将中心设在诺丁汉有一种“离群索居”的感觉,因为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并不能找到太多的汽车企业,很难及时把握风向标。那么全英国工业最发达,汽车企业最密集的地方又是哪里呢?答案是伯明翰。于是在2015年10月19日,长安正式在伯明翰商业园区(BIRMINGHAM BUSINESS PARK)建立了永久基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伯明翰不仅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全英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将基地搬迁至此不仅能吸引到本地工程师,同时也能在此找到合作伙伴。就在中心周围,密密麻麻遍布了数十家汽车大厂驻当地的研发中心以及零部件公司,搬迁到此确实是明智之举。

● 这么多年来的成果:

  1) 发动机:完成了三款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中心已经完成了三款发动机的研发,包括D20TGDi、H13T以及EA14S。D20TGDi发动机是BlueCore系列中动力最强的涡轮增压机型,排量为2.0升,未来将搭载与长安旗下CS95(定位中大型SUV)、睿骋等高端车型上。

汽车之家

  H13T发动机官方并未做太多介绍,从型号来看它应属于长安早期开发的H系列发动机,采用直列4缸布局、配备16气门、涡轮增压器和铝制缸体,排量为1.3升。EA14S将是长安EA系列旗下一款排量为1.4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搭载车型或将包括该品牌旗下一些经济型小型车等。

汽车之家

  此外,中心此前还参与到了逸动所搭载的H系列发动机(即长安自主研发的直列4缸、16气门、全铝发动机)的调校和优化工作,预计不久后便能搭载于逸动车型上,现在中心的重点转而是为下一代逸动车型的主打发动机平台做开发工作

  2) 变速箱:全新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即将投产。

  7速双离合变速箱可以说是目前距离用户最近的一项由英国研发中心推出的产品。这款变速箱将首先搭载于逸动XT上,最大可承受扭矩为270牛·米,用于替换原先该车所匹配的4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该变速箱于2011年开始立项,除了搭配常规动力发动机外,未来还能在该变速箱的基础上增加混合动力模块,或研发可承受扭矩达到300牛·米的下一代变速箱产品。

汽车之家

  3) 新能源动力: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方面都有研究。

  长安在新能源领域也有布局,这些年先后推出了包括欧尚电动车、逸动EV等多款纯电动车型。在电动车的研发过程中英国的中心虽然不是主要的研究单位,但在后期的产品调校和改进当中,中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改进和试验方面的工作,改进项目包括降噪、减少异响和振动、提升可靠性等。

汽车之家

  此外,由于插电式混动系统与发动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等传统部件关联紧密,所以在该领域中心也有不少的工作正在进行。目前中心正在进行下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第三代产品也在积极推进中。通过动力系统更为紧凑的布置,新的混合动力系统或能满足从中型车到豪华车多种级别的需求。

  了解到这些成果后,我想大家一定会对这处机构很好奇。英国究竟有哪些东西具有这么强的吸引力让长安将研发中心设在此处?在这里又有哪些灵魂人物创造出了如此丰硕的成果?抱着这些问题,我们也亲赴英伦半岛,揭开长安英国的中心的神秘面纱。

2

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是首要工作

● 长安在英国设立中心的目的是什么?打造一流动力总成产品

  官方表示,在英国成立中心的主要目的便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动力总成”。在这里,长安可以不断吸收老牌工业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洋为己用”,来达成自己的愿景。这就好似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仅能看得更远,吸收到的技术和理念也能第一时间融入到自己的成果当中。

汽车之家

  有网友一定会问德国和美国汽车工业更为发达,为什么最终确定英国?其实早年选址之时备选目的地也包括德国和美国。德国汽车工业高度发达众人皆知,但由于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知名汽车品牌林立,人才资源大多被这些大品牌“控制”,而且零部件厂商的合作难度较高,对于长安这个“小品牌”而言想要在此立足难度很大。

汽车之家

  那么美国呢?这里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倒是很雄厚,但是长安工作人员称,尽管美国也在节能上做努力,但是美国人依然热衷大排量车,其人均占有资源丰富,消费理念和大环境与中国消费者也相差很大,将美国理念用于中国品牌汽车上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不过基于这里技术和人才储备的优势,长安将底盘研发中心放在有着“汽车城”之称底特律(2011年1月正式挂牌)倒是个很好的选择。那么既有技术和人才储备,又不会受到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影响和制约的老牌工业国家还有谁呢?自然英国是最好的

● 中心设在英国的更深层次原因:技术水平、人才引进、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先生在英国基地的开幕典礼上曾说:“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国民创新能力强。尽管英国目前本土品牌都已被欧洲大厂瓜分干净,但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人才犹在,这正是长安确定落户英国的重要原因。”

汽车之家

  在欧洲地区设中心也是受到了其他厂商的启发。徐留平曾向员工推荐过一本书,名为《日产,这样赢得世界》。书中就谈到了日产当年为何要在欧洲和北美设立研发中心的原因。日产当时的目的就是要研发适合不同地区市场的产品,从而打入当地市场,从最终的结果看日产这步棋走对了。此外,诸如福特等大品牌在英国也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说明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确有益处

汽车之家

  那么长安呢?设立英国的中心的目的是利用本地资源,快速获取海外工程团队所能提供的体系、能力和产品开发经验,利用这种模式可以帮助长安缩短和世界一流车企的差距。不只是长安,其他中国品牌也采取了类似行动,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如吉利等等。

● 中心各部门的职能分布和主要工作: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系统

  中心现在总共有六大部门,分别为动力总成策略、发动机、电控、变速箱、运营和项目管理,总共有110名工程师在此工作。这些工程师平均工龄(即工作年限)25年,超过10%的人员拥有博士学位。这些工程师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在捷豹路虎、福特、宝马、劳斯莱斯、宾利等著名汽车企业中工作过。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产品是中心的主要工作。除此之外,新能源方面也是中心正在积极推进的项目之一。目前,中心已经发展成型了3款发动机和1款变速箱,其中新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已完成前期的大部分工作,很快能够实现投产。混合动力系统和新能源也是研究重点。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中心在英国已经建立了多套试验平台,包括动力系统旋转试验台和液压测试台等,可以实现在不同工作温度下对变速箱、传动机构以及各种液压系统特性进行研究。这些试验测试台都是长安工程团队自己设计制造的。除此之外,中心还在筹划增加试验验证设施,并在商业园区周边建立自己的测试场地,预计到2017年,英国的中心便能拥有包括传统动力系统测试、新动力测试、发动机及变速箱装机以及样车制造在内的一系列能力

3

这里充满挑战/未来将关注环保

● 为何外籍工程师们会选择来长安中心工作?这是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

  英国工程师都在关心什么问题?最首要的问题不是薪酬,而是关心怎么能够为公司提供价值,怎么能够在为公司提供价值过程中来发展我自己。前不久英国政府曾公布过一个调查报告,其中就谈到“英国员工是怎样看待薪酬的”。编辑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多余,谁不希望自己的工资越高越好呢?

  没错,调查报告指出绝大多数“英国的一般员工”也是这么想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希望自己的年收入超过3.5万英镑(算下来2917英镑/月,合人民币约2.7万元)。为什么呢?因为超过这一收入标准就意味着员工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需要负担更大的责任和完成更繁重的工作,这势必会让员工减少直接参与研发工作的比重,而将更多精力用于管理上。

汽车之家

  在英国,汽车相关行业人员收入普遍较高,他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而是因为他们真正喜欢汽车,并希望在为公司服务的同时让自己也得到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称他们或许是英国范围内唯一一家专门做动力总成研发的机构,而其他一些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品牌大多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取现成的零部件总成进行应用和适配。长安这些年来推进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研发项目可以说都是从零开始的,如此具有挑战性自然吸引了不少外籍工程师前来,其中还有不少员工直接来源于塔塔英国技术中心。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其中有些工程师来自塔塔英国技术中心,之所以吸引到这么多塔塔的员工是因为这家印度汽车公司研发的东西主要面向印度市场,其技术水平相比其他发达地区仍显落后,很多英国同事不愿意在那种技术研发环境下干活,因为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与时代都是脱节的。而长安现在正在开发的DCT变速箱和缸内直喷发动机等一系列的东西都是走在前沿的,对于工程师来说是个挑战,这样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成长。

● 如何让中方和外籍工程师更好地协同工作?积极沟通,增进交流

  受到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心刚开始运转时中方人员和外籍员工在交流沟通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障碍。研发中心落地英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开发新产品,而是学习。来到英国不仅要学习先进技术,也要学习这里先进的理念和管理体系。尽管这些外籍工程师是自己的职员,但同时他们也都是“老师”,不仅要伺候好他们,还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东西

汽车之家

  中方人员刚来到英国时,与高级员工最初的讨论就是关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将长安总部的文化与英国当地的工作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属于一套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英国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工业强国,但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属于本国的汽车主机厂,这就使得工程师们很少会顾忌他们在为谁工作。

汽车之家

  中心设立初期中方人员为外籍员工做了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的培训,甚至还教他们打麻将。除了这些简单的学习之外,这些外籍员工还不断被派往长安中国总部沟通工作,工闲之余带他们游览重庆夜景,了解总部所在的环境,或许在游览之余还会点上一顿重庆火锅涮个肉什么的。

汽车之家

  不仅如此,当中国员工来到英国的中心时,公司也会让他们努力了解英国当地的文化,并适应本地生活习惯,从而找到双方的契合点,这对于加强公司凝聚力和提高沟通效率都很有帮助。

● 英国的中心两大工作原则:

  1) 互有分工,各有侧重。

  开发产品前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就需要设定目标,确定概念设计,之后再向下就会涉及到零部件的设计并对这些成果进行工程化的验证,这些就是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等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就能将这些成果移交给长安中国总部。

汽车之家

  以往这些前期开发的工作还是依靠国外的工程公司和设计公司做概念的生成,等对方完成这些工作后才能拿到国内去做工程化和投产化改进。英国的中心现在的工作就是用来取代这些国外的工程公司,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整个正向开发。

汽车之家

  之后的工程化和投产等工作还是交给长安总部来推进,这些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团队做的事情,如果中心一味将所有任务都揽入怀里,这样不能体现中心的价值和特殊性。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中心解决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有到好”的过程即由重庆负责

  2) 开发为主,合作为辅。

  除本职工作外,英国的中心还担负长安品牌和产品在本地的宣传任务。其中的“合作为辅”就是与英国当地的高校、研发机构甚至与汽车公司之间合作。中心成立以来与诸多英国高校都有合作项目,包括与英国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在电机控制系统和电机设计开发方面的研究合作,因为在未来电动机将会成为新能源车型中的一个主要动力单元,从高校获取的信息不仅是最新、最准确的,他们的在校研究成果也会影响到长安中心后续的一系列工作。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此外,中心也在与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和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这里面包括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发动机摩擦学的研究。中心最近也和英国的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开展发动机内燃机的研究。

  中心与英国里卡多公司(RICARDO,世界三大内燃机工程公司之一,与诸多中国品牌厂商都有合作)在发动机NVH研究(即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研究)、发动机设计优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另有一家名为Romax的知名变速箱企业, 中心跟他们也在自动变速箱的开发方面,特别是机械系统的稳定性,耐久性方面有很多合作。

汽车之家

  而在与整车公司的合作上,中心实际上跟福特在英国的Dunton研发中心有一些交流。选择合作是因为有些东西自己做不划算,所以才会倾向外部合作,比如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超级爆震的研究等,但是合作并不意味着全部外包出去,设计开发和验证集成都是自己做的。有了这些合作就能帮助长安达成许多目标,包括提升产品质量,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等,同时还能利用英国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资源为长安所用。

● 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减少排放、放低油耗,增加人才储备和试验设备

  在法律法规方面,无论是汽车排放还是油耗水平都变得日趋严苛,这就要求中心在这两个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进行深入研究。有个消息大家或许已经知道,在2015年习主席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时就曾提到,争取到2020年要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也有消息称碳排放强度要下降到60%-65%的水平)。目前中心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且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不仅能开发出下一代动力总成平台,并且还能实现降低油耗的目标。

汽车之家

  在人才方面,英国的中心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现在中心工程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10人,但依然计划在2020年人数能够增加到250人。在设施方面,中心还将在商业园区内对我们的基地进行扩建,增加发动机实验室、变速箱实验室以及动力总成实验等等,预计在2017年交付使用。

● 文章总结:

  尽管长安英国研发中心在规模上并不大,但从此次我们所看到的设备和人员情况看,其未来依然有宏伟的扩建和发展计划,丰富的人员和技术储备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测试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或许能够进一步提升长安在研发和测试方面的能力,正是这种将“核心技术”抓在手中的做法,让我们对长安的未来充满信心。

  回顾这六年来的工作,我们发现中心已经为长安输送了诸多技术和产品,包括三款发动机以及一款变速箱产品,这些正是提升市场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筹码”之一。而在未来,在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研发上,我们也看到了正在长安把握市场和政策走向,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希望长安能够延续现在的势头,将一个个愿望化为现实。(文/图 汽车之家 朱力神)

● 相关文章回顾:

汽车之家

向编辑朱力神提问
文章标签: 设计解码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逸动 2016款 蓝动版 1.6L 手动领航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1.58 42.75 5.90
    测试文章:混合动力值得尝鲜 测试逸动蓝动版 5MT
    评测编辑-罗奥雨:

      逸动的这款中度混动车型价格不贵,9万块左右就能抢先尝试到混合动力车型的技术乐趣。虽然它的混合动力系统不算强大,而且相比于普通汽油版车型油耗的降低不算明显,但是电机在低速时对发动机扭矩有不错的补充作用。考虑到它比普通版同配置车型价格还便宜了1000块,既有新技术加持,价格还不贵,编辑认为这款车值得购买。

    评测编辑-周楚然:

      蓝驱版车型驾驶感受与汽油版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但细微之处还是能感受到行驶品质提升。最让人欣喜的是,蓝驱版售价还比同配置的汽油版车型便宜了1000元,更高的性价比以及“混动车型”的特有气质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评测编辑-盛元珺:

      长安逸动蓝动版可以看做是长安对48V混合动力系统的一种新尝试,它相对于丰田那种强混动来说,技术门槛与成本都更低,但同时对于动力、油耗、排放等所带来的提升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中国品牌车企在技术层面上的新尝试,我们还是值得鼓励的。

  • 逸动 2016款 1.6L GDI 手动劲锐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2.44 45.17 6.30
    测试文章:换直喷发动机 测2016款逸动1.6L手动挡
    评测编辑-张子仪:

    这次逸动改款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新发动机提升了低扭,降低了油耗,更适合日常驾驶。尽管性能测试成绩不太理想,但这台车日常开起来很不错。如果日后厂家能够提升一下逸动的刹车表现,就更加值得肯定了。

    评测编辑-:

    1.6L发动机+手动挡,这种级别的家用车,省油、开着顺手、配置够用,就够了。2016款逸动换了新内饰,升级了动力,改善了油耗,各方面都还行,只是刹车不太理想。再有就是,虽然逸动的综合素质不比合资品牌差,但价格也不算低。

    评测编辑-张可:

    作为一款主打家用的轿车,这次逸动的提升是很有针对性的,底盘扎实,容易上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减分项在于刹车成绩。

  • 逸动 2014款 1.5T 自动运动尊贵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86 41.98 7.60
    测试文章:正面交锋 5款自主品牌三厢紧凑型车横评
    评测编辑-郑宇:

    逸动代表了当今自主紧凑型车的标杆水平。尤其在和驾驶有关的动态表现方面广受好评。美中不足的是后排乘坐空间略小,配置丰富程度上不是同级别中最厚道的。

    评测编辑-李伟龙:

    自从上市以来,逸动在紧凑型车市场中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而这一次随着1.5T发动机的加入,逸动的整体水平又有了一次提升,不过遗憾的是,一体式的后排座椅还是没能得到改善。

    评测编辑-侯云峰:

    逸动的表现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单从驾驶质感来看,已经超越了不少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动力强、操控好,开起来很有意思。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空间小、配置低、舒适性差,它不是一辆称职的家庭用车,但却是一辆出色的驾驶者之车。

  • 逸动 2012款 1.6L 手动尊贵型 国IV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2.65 43.83 8.41
    测试文章:卖相好才是硬道理 测试长安逸动1.6 MT
    评测编辑-梁巍:

    这次长安的进步非常明显,逸动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出色,设计和很符合现在大众的口味,算的上是目前自主品牌当中的一款标杆级产品。底盘和悬挂感觉非常舒服,动力也足够用,如果没有加价的情况出现,相信销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评测编辑-胡正暘:

    这是最近几年自主品牌推出的最好看的一款车,如此成熟的外观设计让你对它的品质也产生了直接的信赖感,再加上开着安逸的优点,只要价格不乱波动,这车不愁卖。

    评测编辑-罗浩:

    称逸动为长安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毫不为过,外观漂亮,动力够用,驾乘舒适,配置丰富,价格合理。在手动挡车型上搭配的启停功能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在城市中驾驶非常实用。操控性并不是它的卖点,舒适性和高配置才是它的定位。目前摆在逸动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长安品牌在质量和耐用性上的较差表现,如果逸动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话,前途将一片光明。

最新文章
加载中

逸动

指导价:7.29-9.69万
级别:紧凑型车
询底价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