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汽车召回
[汽车之家 新闻] 还有不到四周的时间,2015年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2014年即将过去。而您是否还记得这一年当中发生的事情呢?从本周开始我们将为带您回首2014年,盘点汽车行业那些往事。
而本期文章我们将从十大关键词说起,2014年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包括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汽车大规模召回、平行进口车政策出台倒计时、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车检改革等等。接下来就由我们带您走进《2014年盘点:十大汽车行关键词(上)》,与您一起回顾这不同寻常的一年。
● 年度关键词: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
事件要点:发改委针对汽车行业开展反垄断调查/部分企业下调进口车和配件价格
2014年7月末,路虎捷豹官方正式宣布下调部分进口车型售价,而在其之后奥迪、奔驰、克莱斯勒也纷纷下调零配件价格和进口车售价。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各家车企均给出了相同的解释:配合发改委正在进行的反垄断调查。
★ 什么是垄断与反垄断:
对于垄断的定义,我国《反垄断法》的表述共有三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几个经营者之间的合并行为。
而反垄断是国家在一个公司营销出现垄断或者垄断趋势时,对其采取的干预手段。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对于涉嫌垄断的经营者,反垄断机构可以根据其具体的违法行为采用不同的处罚措施,最高可给予经营者上一年度消费额10%的罚款。
★ 国内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
回到事件中来,2014年8月6日,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针对汽车反垄断调查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宣布除了克莱斯勒、奥迪、奔驰的调查之外,还完成了12家日本企业的调查工作。
而此时仍有部分车企宣布下调部分零部件价格,其中8月7日宝马宣布下调零部件批发价格;8月11日丰田、本田、日产三家企业也宣布将通过下调零部件售价或者出台其他整改方案,来表示对反垄断调查的配合。
直到8月13日,经过发改委的调查取证之后,汽车反垄断的第一个罚单被公布,湖北物价局正式对武汉四家宝马4S店分别处以93.79万元、34.16万元、19.72万元、15万元的行政处罚。另外,湖北省物价局还表示,关于对奥迪等汽车生产经营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已进入行政处罚程序,正在依法处理。
而在此之后奔驰、日本精工(NSK)、克莱斯勒以及日本12家零部件企业在内的等多家汽车企业陆续被罚,其中一汽-大众更是被开出高达2.4858亿元的罚单。
编辑点评:目前国内部分汽车企业由于设定总经销商是其唯一正规进口渠道,所以总经销商在价格上具有绝对的控制力。这导致部分进口车和零部件的价格是海外同款车型的数倍。这一垄断行为使商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但却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所以国家针对汽车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目的就是维护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目前来看,经过国家发改委的一轮调查罚款之后,一些进口车型价格有所下降,而在零配件方面,在整车维修和保养上,消费者也将花费更少的钱。这足见在国家法律的约束下,我们的市场也将更加规范化。
汽车反垄断事件相关信息浏览导航 | ||
日期 | 相关信息 | 所在页 |
9月11日 |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被罚2.4858亿元/克莱斯勒被罚3168万元 | 查看详情 |
9月2日 | 浙江保险行业被处1.1亿元罚款 | 查看详情 |
9月1日 | 捷豹路虎中国万种零部件降价 | 查看详情 |
8月20日 | 雷克萨斯下调部分零部件售价 | 查看详情 |
8月20日 | 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企业被罚总计12.354亿元 | 查看详情 |
8月19日 | 日本精工(NSK)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被罚1.74亿元 | 查看详情 |
8月18日 | 奔驰被江苏省物价局认定为纵向价格垄断 | 查看详情 |
8月13日 | 4家宝马经销商被罚 | 查看详情 |
8月11日 | 一汽-大众奥迪承认垄断行为 | 查看详情 |
8月11日 | 三个日系品牌响应(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下调零部件价格) | 查看详情 |
8月7日 | 宝马下调零部件批发价格 | 查看详情 |
8月6日 | 发改委:克莱斯勒/宝马存在垄断、调查奔驰及12家日企 | 查看详情 |
8月5日 | 媒体:发改委查访奔驰/克莱斯勒、奥迪存在垄断行为 | 查看详情 |
8月5日 | 克莱斯勒中国下调Jeep两款车型价格及部分配件价格 | 查看详情 |
8月3日 | 奔驰下调配件价格 | 查看详情 |
7月26日 | 奥迪下调国产车型原装件价格 | 查看详情 |
7月25日 | 捷豹路虎下调部分车型价格 | 查看详情 |
更多阅读:
汽车反垄断追踪:罚一汽-大众/克莱斯勒
//www.autohome.com.cn/news/201409/833288.html
消费者获益 汽车反垄断你要知道的事
//www.autohome.com.cn/news/201408/830567.html
● 年度关键词:汽车召回
事件要点:大众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召回/宝马发动机召回/高田气囊全球召回等。
截止2014年12月7日,2014年汽车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的召回申请多达111件。其中多起大规模召回事件引起了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关注,而涉及车企更是包括了自主、合资或进口在内多个品牌。
其中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合资品牌方面,今年4月宝马因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ANOS)外壳上的固定螺栓设计原因,在华大规模召回232098辆问题车辆,几乎涉及其全部产品线(点击这里查看该召回)。
而另一起大规模召回事件,则要以一汽-大众速腾为主角。从2014年年初速腾断轴的消息就在民间流传,而一汽-大众对此的回应态度却非常强硬,声称速腾断轴事件只是个别案例。直至10月17日针对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一汽-大众召回563605辆速腾和17485辆甲壳虫,但是官方公布的解决方案——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的做法却引起消费者的争议,此次召回方案的公布并没有完全解决断轴所带来的影响。(点击这里查看该召回)
此外,在今年的召回事件当中也不乏一些国际召回事件。其中最大的当属日本高田公司(Takata)气囊召回。因为高田公司所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质量问题,使得全球大部分车企宣布召回自家车型,全球召回车型超过800万台,涉及本田、福特、克莱斯勒、马自达、宝马等多家车企产品。虽然其大部分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然而国内市场当中的车型也有一些受到牵连。其中,最近的一汽丰田召回威驰和日产召回骐达、奇骏、英菲尼迪QX80等,也正是因为使用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气囊所致。
编辑点评: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更加注重汽车产品的质量安全。而车企的召回不仅体现着其产品质量,也侧面体现着企业在面对产品问题时对于消费者的态度。如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企业也不该隐瞒,应尽快采取措施,将产品进行召回处理,尽可能解决所带来的问题。
同时如果车企和配套零部件厂商在制造工艺上更加严格的把关,那么未来发生诸如大规模召回事件的可能性将会降低,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和好评。
更多阅读:
涉及5361辆 一汽丰田召回部分威驰车型
//www.autohome.com.cn/news/201412/854620.html
纵臂为何断/车主怎么办 解速腾召回疑云
//www.autohome.com.cn/news/201411/848972.html
新能源汽车/平行进口车/车检改革
● 年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事件要点:地方新能源政策逐步出台/新能源车产品逐步增加
相信大家在2014年可以从各种平台上获得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信息,无论是国家政策补贴的跟进,还是地方政策的出台,还是有不少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不可否认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最热门的一年。
从2013年9月国家针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在2013年-2015年,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补贴。国家对于进入新能源车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购车补贴(目前目录中车型为国产车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采用的是逐年递减的政策,今年年初最新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在3.325万-19.0万元间,其中电动车和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为3.325万-5.7万。
随着国家政策的明确,各地方城市逐步也推出了自己的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今年2月汽车之家曾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进行了新能源政策方面的调查与解读,例如北京市出台新能源汽车指标摇号政策,上海则规定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免费获得上海市汽车牌照等等。(点击这里查看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政策解读)
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8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下发《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而其他省市也逐步明确了针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补贴政策。汽车之家也在2014年9月推出了涵盖国内主要十个城市的电动车购买宝典,例如消费者在上海和杭州购买特斯拉MODEL S可免费获得牌照,而在北京购买则需要使用普通购车指标而不是新能源指标。该文章进一步为消费者解读,在不同城市购买新能源车所获得的补贴政策。(点击这里查看电动车购买宝典)
而从产品的角度来看,2014年也是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当中集体亮相的一年,从2014年年初特斯拉MODEL S正式进口中国,北汽E150 EV正式上市;到4月北京车展,比亚迪唐正式亮相;再到今年9月启辰晨风和宝马i3、i8国内正式上市,而在2014年年末大众e-up!、高尔夫GTE等车型集体亮相国内,以及广州车展华晨宝马正式推出530Le插电式混动版。这些全新的新能源车型也让消费者看到,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将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
编辑点评: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关键词,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产品角度上,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都更加的明朗。在政策的扶植下,更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加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而消费者也逐步了解新能源汽车,并开始计划以及实际购买新能源汽车。虽然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是逐年递减的,但我们能看到新能源车的相关政策支持是越来越多,市场也是越来越热。
更多阅读:
国家+地方双补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解读
//www.autohome.com.cn/news/201402/729912.html
● 年度关键词:平行进口车政策倒计时
事件要点:上海自贸区提出“平行进口车”试点方案/未来平行进口车也可享有“三包”等售后服务
★ 什么是平行进口车:
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大贸”车。这些车辆由于其来源地不同,可分为“美规车”、“中东版”等等,以区别国内正规经销商渠道进口销售的所谓“中规车”。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的汽车进口量在100多万辆,其中有10%为平行进口。这些车辆相比所谓“中规车”在售价方面低大约15%-20%。
★ 平行进口车政策逐步明确
2014年8月底,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2014—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提出推动自贸试验区内“平行进口汽车”政策试点,建设“平行进口汽车”展示、体验等综合性展示交易平台和综合维修中心。该方案当中提到将在高桥汽车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成立自贸区进口汽车交易中心,提供一系列平台和服务,统一处理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零部件供应保障和综合服务管理等工作。
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上海自贸区将为平行进口车提供售后保障,未来平行进口车也可享有“三包”等售后服务。这也意味着未来这些非官方授权渠道进口的汽车,将获得“合法身份”。而这些车辆也由于没有授权经销商代理的环节,所以其价格相比国内正规进口的所谓“中规车”更有优势。
与此同时,工商总局也发布了《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为非“中规”进口车经销商,合法公平地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资质与政策方面的支持。这也意味着平行进口车政策正在逐步明朗。
此外,在2014年11月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紧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来看,目前平行进口车政策已经得到了国家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编辑点评:长期以来所谓“大贸车”虽然售价相对较低,但由于上牌、三包、售后等问题上并没有正规的解决方法,所以受到很大的限制。有些厂家甚至对外公布,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所谓“美规车”不能在国内该品牌4S店进行维修保养服务,所以平行进口车始终得不到“合法身份”。
而从目前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来看,未来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车试点工作即将正式开展。备受关注的政策也将很快出台。这也将推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更加公平与合理的竞争,而消费者也将获得更多购买选择和安全放心的享受后市场服务。
更多阅读:
传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方案获批
//www.autohome.com.cn/news/201411/850118.html
● 年度关键词:车检改革
事件要点: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推动机动车异地年检等
2014年5月根据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自9月1日起,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不得指定检验机构,推动机动车异地年检,等18项有关汽车年检的新政策正式出台(点击这里查看新政策),让广大非运营车车主所头疼不已的年检制度,有了全新的转机。
其中新政策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自2014年9月1日起购买的新车将可以享受6年“免检”政策。此政策一出台便让不少消费者拍手称赞。而像严格检验机构从业人员条件、禁止政府部门开办检验机构、规范机动车检验工作程序等规定也进一步规范了汽车年检制度的公正性与透明性。
除此之外,推动机动车异地检验、简化检验工作流程、创新检验工作便利措施、完善检验机构联网监管平台等规定也逐步将年检这一项复杂的制度更加便捷且人性化。
编辑点评:长久以来我国保持着非运营轿车年检制度,并且由于一些监管和规定的不到位导致在年检环节当中出现过一些不法分子从中获利的情况,这使得一些私家车车主非常头疼。而随着新政策的颁布,推进了我国非营运轿车年检制度的改革,汽车年检制度更加透明合理。
此外,年检工作细节和流程方面也更加人性化,诸如异地年检这种车主期望多年的政策也应运而出。但是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一些车主可以投机取巧,例如非法改装等,依然会受到法律的约束。
更多阅读:
投机取巧恐被罚 车辆年检新政再解读
//www.autohome.com.cn/use/201407/826481.html
总结:通过本期文章,我们带您回顾了五个2014年值得关注的汽车行业关键词,在这当中虽然有诸如大规模召回这样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事件,也有类似年检改革等让人兴奋的新政策。这些事件都将使中国汽车行业向前发展。而在接下来的文章当中,我们还将为您列举2014年另外五个关键词,这其中包括自主品牌发力高端市场、车联网、汽车后市场发展等关键词,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 耿源)
小型SUV井喷/自主发力高端等
[汽车之家 新闻] 2014年度盘点的节奏已经启动。回想这一年,我们把车市中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事件总结出了十个关键词,在上期文章中,我们已经聊到了反垄断调查、汽车召回、平行进口车政策等,而在本期中,我们将盘点的话题包括“小型SUV井喷”、“自主品牌发力中高端市场”、“汽车电商”、“车联网”、“用车养车新模式”。哪个是您感兴趣的?一起看看吧。
● 年度关键词:小型SUV井喷
核心点:销量增速猛/诸多全新产品上市
如果您要问2014年什么类型汽车关注度最高,答案显然是SUV车型,而在其细分市场中,小型SUV的销量增速较为明显。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SUV累计销量317.92万辆,同比增长33.3%,占狭义乘用车比重21.5%。而作为SUV市场消费的新热点,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型SUV车型累计销售39.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28.95万辆,同比增长35%,占SUV市场份额的22%。由此可见,小型SUV市场已经从初始的激活阶段,过渡到细分市场的壮大和兴盛阶段。
与2013年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小型SUV局面不同,据我们统计,从2014年1月至今,共有十余款全新小型SUV上市销售。合资品牌方面,雪佛兰TRAX创酷、东风标致2008、广汽本田缤智、北京现代ix25等车型上市后的销量表现较为理想,已成为厂家旗下产品阵容中新的走量产品。
不仅如此,自主品牌们也在此细分市场非常活跃,哈弗H1、H2、江淮瑞风S3、奇瑞瑞虎3、金杯智尚S30等新车上市后的销量表现也可圈可点,与合资品牌展开着激烈竞争。另外,还有许多新品牌也试图通过小型SUV打响自己进入乘用车市场的第一枪,比如北汽幻速推出了S2、潍柴推出了英致G3,由此可见,厂家对于小型SUV这个新的市场增长点非常重视。
编辑点评:在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需求多元化的推动下,小型SUV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购车首选。与此同时,在该细分市场也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状态。接下来,还会有许多合资、自主品牌的小型SUV新品上市,可以说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将越发激烈,消费者可选余地增加,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哪些产品品质出色、定位精准、价格合理,才有可能更受青睐。
● 年度关键词:自主品牌发力中高级市场
核心点:推中高端产品/设立新品牌
2014年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势头极为强劲。吉利GC9、广汽传祺GA6、海马M8等中型车纷纷问世,长城哈弗也推出了中大型SUV H9。另外,华晨还发布了高端品牌--华颂。为了突破中高级车市场这个天花板,诸多自主品牌可谓是蛮拼的。
相比于此前一些自主品牌中高级产品在竞争力方面略显得不尽如人意,今年的这些新产品可以说在品质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能让我们看出企业的用心。比如定位为中型车的吉利GC9,其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且在配置方面装有HUD抬头显示、全景影像、INFINITY音响、副驾驶座椅“老板键”以及同级别车型中极为少见的后排电动座椅等。(点击查看更多)
另外,华晨推出的高端品牌--华颂,它是华晨汽车与宝马深度合作推出的品牌,其首款MPV在研发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宝马方面的帮助,还搭载了宝马的2.0T发动机。(点击查看更多)
对于诸多自主品牌向高端化迈进,有观点认为,当前众多自主车企都在尝试挑战高端化发展,突破品牌天花板,或是推出高配置、高规格车型,或是另立品牌,尽管未来可能不会是走量产品,但民族汽车工业向上发展,必须挑战高端产品,这是自主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与低端汽车市场不同,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消费者更看重服务,如在金融、保险、维修等领域的服务,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尚待细细挖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加大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要找准定位。在合资品牌汽车占主导优势的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汽车起步较晚,成长之路还很漫长,要找准适合的细分市场以及价格定位,在此基础上做强做大,然后再去延伸。
编辑点评:今年自主品牌推出的大部分中高级产品,在设计、品质方面的提升是值得肯定的,这有助于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并通过这些硬实力来提升自主品牌形象。不过,自主品牌在国内消费者脑海中低端、低质的印象并非一天两天能够转变,这需要自主品牌在研发、制造能力、塑造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地积累,需要有长远发展规划,并持之以恒。自主品牌们要突围高端仍然任重道远。
● 年度关键词:车联网
核心点:跨国车企/自主企业都重视
2014年,当谈到汽车智能化发展时,“车联网”算是被提及次数较多的词语。随着通用安吉星、丰田G-BOOK等在国内陆续推广,更多车企也开始进行车联网方面的尝试。
今年8月,大众进口汽车正式推出了车联网服务,包括“出行助手”、“道路救援”、“紧急救援”、“远程车辆状态”、“远程旅途数据”、“远程鸣笛闪灯”、“远程车辆追踪”、“地理围栏”、“超速提醒”等功能。该服务将搭载于多款大众进口车型上,并为用户提供4年的免费使用周期。(点击查看更多)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上海通用也发布了“车·联·无限”的车联网战略,围绕着“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智能驾驶”三大核心,提供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另外,在4G时代的当下,上海通用汽车表示,将在2015年推出OnStar安吉星车载4G LTE服务,在安全保证服务和信息传输技术方面有所提升。(点击查看更多)
不仅是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发力车联网服务,自主品牌在此方面也进行了相应布局。今年第三季度,东风与华为签署和合作协议,将在车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华为为东风打造的Windlink将在东风风神AX7上搭载。(点击查看更多)另外,长安也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接下来华为将参与长安inCall智能行车系统的下一步升级,打造一云多屏体系。新版3.0 inCall系统预计明年推出,装配于逸动、CS75等车型。(点击查看更多)
编辑点评:随着今年有更多的车企推广车联网服务,使得更多消费者对其关注度有明显提升。毫无疑问,车联网将成为接下来车企提升服务品质、进军中高端汽车市场及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现在车企推出的车联网产品品质层次不齐,且更多的只是解决了车与人的关系,而解决车与车、车与道路等周边环境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建立车联网的大系统,车企、技术供应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车联网/用车养车新模式
● 汽车电商
核心点:三种模式齐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于网上购车,消费者也从“不敢想”,到了“敢尝试”的阶段。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尝试在互联网上卖车,这在2014年尤为活跃。
目前,车企在网上卖车的形势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店销售,比如今年东风日产就在天猫上销售了骐达GTS天猫限量版车型,吉利在京东上销售帝豪京东专供版车型等。
此外,随着像汽车之家等专业汽车网站电商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车型也在此进行销售。在大量精准用户群体的支撑下,双十一期间,汽车之家电商平台上售车总数达到了37117辆,总金额60多亿元;全款购车销量2488辆,总销售额2亿多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全款购车是汽车电商领域有史以来的首次。(点击进入汽车之家车商城)
今年,还有许多车企尝试自建电商平台,比如上汽建立了车享网,该平台将依托上海汽车集团旗下各大品牌及数千家经销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点击查看更多)不仅如此,东风汽车也将建立东风汽车公司电子商务应用集成平台,链接旗下9家整车事业板块,实现营销协同。另外,如长安、广汽等整车企业也都传出将自建电商平台的信息。
编辑点评:毫无疑问,在互联网上买车将是购车的新潮流,而如何建立信任体系、线上线下如何密切配合,是车企、汽车电商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网上购车更看重的是透明、比4S店更优惠的价格,无论是第三方电商平台还是车企自建的电商网络,只要做到诚信,能给消费者一个比实体店更实惠的价格,创造更便利的购车过程,那么消费者为何不愿去尝试呢?
● 用车养车新模式
核心点:上门服务
许多人都在通过互联网思维改变着传统行业,这种现象在汽车后市场也层出不穷。足不出户就能洗车、保养、进行二手车评估、租车等都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但这些在2014年已经可以体验到了。
今年有许多用车养车上门服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比如上门洗车,核心卖点就是“不排队能洗车”。对此,编辑也对一些提供这样服务的公司进行了解,用户只要打开软件预约好洗车时间,就能享受洗车服务。在预约完成后,软件会实时汇报师傅出发、开始洗车、洗车完成状态,让消费者了解清洗情况。相比于传统的去店面洗车,可谓更加方便。
除了上门洗车,上门保养的服务公司也越来越多。通过此前我们用车编辑的亲身体验来看,这种新兴的保养方式不仅节约了车主的时间,省去了来回4S店的油费,工时及配件价格也要更加便宜。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到便携性、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大保养的项目,目前上门服务还无法完成。此外,由于目前上门保养并非汽车厂商授权,所以不被厂家认可,这样就存在脱保的风险,因此更多采用该服务的是已经出保修期的车主。
2014年我们还能享受到上门进行二手车评估的服务。亲身体验过其服务的编辑表示,第三方评估机构在不涉及买卖双方利益的情况下,客观的对二手车进行检测、评估,这种行业可以推动二手车市场向正规化发展,非常有利的一个行业。不过,由于该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资质认证也不齐全,没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很多二手车商并不认同,对于想买卖二手车的朋友来说仅能起到一定的参考的价值。
最后我们再聊聊软件租车,这也是在今年新兴的行业。相比于传统租车模式,现在的软件租车有很多优势,比如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租车,不用办理复杂的手续,如果出了事故也不用自己去处理等等,拥有不错的用户体验。不过,目前这些商务租车机构大多数仍处于灰色地带,因为所有上路运营车辆的行驶证上,都必须注明为“营运车辆”,否则就是非法运营,而新事物如何与法规匹配,还需要监管部门思考。
编辑点评:从今年兴起的这些用车养车新方式来看,它们的共性是可提供上门服务,且用户体验比较不错,这也是它们能赢得市场的关键。随着这些新鲜的服务方式越发成熟,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优质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为车主们提供更多便利。
● 总结:
回顾2014年车市的这些关键词,更多的是值得我们欣喜。“小型SUV井喷”、“自主品牌发力中高级市场”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新车型可选,“车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智能的驾车体验,而“汽车电商”和“用车养车新模式”则让我们的买车、用车养车更加快捷,希望这些车市正能量能越来越多,让今后的车市更精彩。(文/汽车之家 齐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