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四肢发达?
--记得北京后海原来那辆“中置后驱”的MINI吗?现在我们有四驱的MINI了!
眼前的这款COOPER S ALL 4是国内MINI COUNTRYMAN家族当中的佼佼者,也是唯一配备ALL4四驱系统的车款。四个车门+四个轮子驱动,这也许才是让COUNTRYMAN更好的和MINI划清界限的特征,基于横置发动机的前置前驱平台而来的COUNTRYMAN自然无福享受BMW家的xDrive,于是MINI COUNTRYMAN拥有了一套全新的ALL 4四驱系统。
不同于大多数车辆采用的电液多片离合器系统,ALL4四驱系统的核心是电磁多片离合器+BALL RAMP致动器(滚珠坡道结构),电磁多片离合器的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合衔铁(电枢)压紧导向离合器,这样前桥动力就与BALL RAMP致动器连接,当前后轮存在相对转动时(前后桥有转速差),BALL RAMP与导向离合器相连的压板受到阻力,继而使斜槽内的滚珠旋转滚动,挤压另一侧压力板压紧主离合器,实现了扭矩从传动轴(输入)向后桥(输出)的传递,动力成功传递至后轮。
『ALL4四驱系统的核心EMCD的本质是一套电磁多片离合器』
『BALL RAMP致动器(滚珠坡道结构)在前后轮存在转速差时,
滚珠会沿着斜槽滚动,挤压主离合器压板,使动力传递到后桥』
这套系统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套可断开的适时四驱系统,电磁离合器的作用就是让这套系统在“前驱”和“适时四驱”之间切换,而真正决定后轮动力分配的,是BALL RAMP致动器(滚珠坡道结构)。
那么,所谓的“主动分配扭矩”的说法又是怎么回事?这套系统确实能够实现“主动分配”,不过要借助“外力”,EMCD的控制软件被嵌入了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当中,通过共享总线数据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判断,并通过DSC对车轮制动来控制前后桥的转速,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前后桥附着系数的差异,利用EMCD的特性使后桥从前桥获得动力,并通过制动力度的调节来引导前后轮的动力分配,这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四驱”。
这套系统是由GKN全球集团(始于英国,已有超过250年历史)旗下的GKN Driveline提供,他们也曾经为路虎揽胜提供过全轮驱动系统的解决方案。这套装置被GKN叫做电磁扭矩控制装置 (EMCD)。
EMCD电磁扭矩控制装置EMCD之前已在日本制造并向厂商供应了多年,我们也一度以为ALL4的这一核心部件来自日本。但有意思的是,官方资料中称MINI COUNTRYMAN的ALL4四驱系统所使用的电磁扭矩控制装置是在意大利的工厂制造的,专用的控制软件也是在德国开发完成的,似乎要将MINI的血缘圈定在欧洲的范围内。
『前桥取力器PTU(分动器)』
取力器PTU(分动器)直接从与前桥差速器壳体直接汲取动力,等于发动机同时向前桥和后传动轴传送动力,所以理论上当EMCD完全接合时,前后桥便相当于刚性链接,前后轴可实现50:50的动力分配----正常情况下,EMCD发挥的是中央差速器的作用,多片离合器不完全接合(也就是说后轮的动力远低于50%,以前驱为主)。至于传说中的后桥100%动力分配?那只有一种情况,多片离合器完全接合且前轮打滑,这个时候前轮没有附着力也不对传动系统造成阻力,此时的后轮得到的自然是来自发动机100%的动力。
很明显,这样的一套四驱系统在大多数时候仍然会以前驱为主,不大可能在劈弯或变线的时候给你后驱车的感觉,和其他的四驱系统一样,这样的一套系统主要作用是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极限,在冰雪和湿滑路面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优势在于电磁机构的响应速度快,没有复杂的液力机构且核心机构体积更加紧凑。
最有意思的是,国内的四驱系统只配置在拥有1.6T发动机的COUNTRYMAN COOPER S上,想想前面提到的轮胎还有关于通过性的讨论,把四驱装在通过性最没潜力的车款上,这摆明了不打算去山里溜达嘛...
小结: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款四驱的“XL码MINI”---MINI COUNTRYMAN COOPER S开起来一定比MINI COOPER S更有意思,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你扩展活动范围,但这台COOPER S真的不是那种适合跑到泥地里打滚儿的车子,不论是悬架调校还是底盘的防护都一样。它在通过能力上相比其它的SUV还是有些差距的,相信它在“爬山”这个项目上不会比一些轿车好到哪里。
而关于开头提到的那句颇具挑逗意味的广告词:“别说你爬过的山,只有早高峰”,如果你把这句话理解为COUNTRYMAN越野性能强悍,我只能说,MINI在吹牛。(文/汽车之家 范鑫)
●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