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轮对比
◆ 20寸的轮圈更加凸显了克莱斯勒300C大气的外观,而且轮胎的速度等级也更高,而英菲尼迪的轮胎并没有过于明显的侧重点,一切以符合车型定位所需为依据。

◆ 相比与前代车型,奥迪A6L在备胎这一配置上有所缩水,由原先的全尺寸原车轮胎直接降至非全尺寸应急胎。
● 英菲尼迪M25L和克莱斯勒300C底盘细节设计对比



◆ 轮速传感器
-- 英菲尼迪M25L的轮速传感器为第一代技术

英菲尼迪M25L的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了后差速器壳体上,而半轴上的靶轮也相应挪到了内端,大多数车型则与之相反。在这里要提的是英菲尼迪M25L使用的是第一代轮速监测技术,在同级别车型中,轮速传感器已经得到升级,之所以要对其进行改进不仅仅是为满足更高的监测性能,工程师希望可以通过内嵌到转向节中的设计使其在稳定性方面得到保障。
因为,传统的轮速传感器(英菲尼迪M25L所使用)长期暴露在外,在途经泥泞道路时,甩溅到车底的泥土很容易钻到轮速传感器和靶轮之间,这会影响到轮速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从而引发ABS系统等相关故障。我想,这也是英菲尼迪将轮速传感器远离车轮的原因吧。相比于转向节的位置,后差速器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开这样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