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饰改变并不大,精细化提升是首要目的
对于内饰的改变,邱院长坦言成本是影响内饰用料的最大敌人,换言之不是做不到,而是有无必要。材料提升了,还要保证感观品质,成本就会影响车价,消费者不愿意;不保证感观品质,那即便材料提升了,也未必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对于瑞虎3这样一款在老车型基础上升级改进的车型,此次内饰的改进工作就主要放在了材料处理和精细化提升的方面了。
即便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提升做工细节,在通用汽车做了20多年外观内饰精细化设计的邱延正院长自然深谙其重要性。拿之前的感观品质四要素来判断,可能外观是吸引客户的第一个条件,因为客户去4S店看车,看着舒服才会打开车门去摸,但是一旦客户打开车门了,车内组件的触感、味道和精细化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购买欲望,毕竟车内才是驾驶者每天都要接触的地方。而这也是此前自主品牌所特别欠缺的地方。
“即使你的成本比人家高,但要是说你在精细化程度上比人家差的话,人家的直接判断就是低档次的,这也就是消费者进店前5分钟的事。”邱延正院长对于内饰的精细化重要性如是说。而此次瑞虎3的内饰提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设计配色的改变,其二是做工细节的提升,也就是模具的改良,其三则是座椅舒适性的提升。
设计的改变并不大,主要区别在方向盘安全气囊部分以及音响、空调面板的区域,现有的设计比起过去而言要更时尚一些。或许有的朋友觉得瑞虎3的这套内饰改变并不大,缺乏诚意,但正如之前所说,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完全的将一台小改款车的内饰进行重新设计,效果并不一定要比提升细节品质来得强。
新的灰米车内配色也是此次瑞虎3内饰改进的重要方面,新的配色比以往更加的温馨,视觉效果的提升很大。车内细节则是瑞虎3相比老款车型提升的绝对重点,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无论是车门内饰板、车窗按键,还是中控台的各处细节,缝隙的控制都丝毫不输合资品牌车型,而在空调出风口等细节的质感上甚至比不少合资车型都要做的更好。
邱延正院长还特别提及了车内的两处细节,一处是方向盘的多功能按键,虽然造型上和之前的老车型无异,但在按键的阻尼回馈上目前都能够控制在5牛·米±1牛·米左右,并且不会有任何的生涩感。另一处则是车内的烟灰缸,小小一个不起眼的烟灰缸,其精致程度甚至要比他之前在通用汽车做的还要高,开合盖时的手感和声音都很显档次。
再来,是由李尔提供的座椅也经过了改进,调角器由齿板式改为了圆盘式,靠背骨架的支撑钢丝经过了加粗加强,座椅升降机构的细节和工艺误差值也做了优化。此外,座椅的真皮材质采用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双缝线,后排座椅还新增了中央扶手、中间三点式安全带和2组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