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车偏置碰撞测试介绍
[汽车之家 碰撞测试解读] 如何判断一辆车的被动安全性?如何判断一辆车能否在交通事故中保护车内的乘员?在我们国家,有人会通过敲击车体表面的声音来判断车身覆盖钢板的厚度,进而对一辆车的安全性定下结论;也有人坚信车辆越重越安全;还有人认为在危机的时刻,一根小小的防撞钢梁可以担起千斤重担,单骑救主,力挽狂澜。而我们要告诉您的是,尽管真实世界中的每一次碰撞都不完全相同,但科学而严谨的碰撞测试依旧是判断一辆车辆被动安全性的最佳依据。
但面对国内外的众多安全测试,也有人会产生一种疑问:“应试教育”出来的好学生,就一定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吗?那些在固定项目中获得高分的车型在面对真实事故时,是否能够依然有优秀的表现呢?应该说,世事无绝对,因此已经有很多厂家已经把更加贴近日常多发事故的车对车碰撞纳入到车辆被动安全开发的体系中,而为此进行的车对车碰撞测试,便是对车辆安全性更加真实的考验。
● 什么是车对车碰撞测试?
顾名思义,在这个测试中,再也不是一辆车飞速地撞向冷冰冰的固定壁障,而是两辆车相互撞击,通过从车内“乘坐”的假人获取实验数据,来推断在该种强度和形式的碰撞事故中,人体受伤的可能性。这样使用真车代替刚性或者可变壁障,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车辆碰撞事故。
车对车碰撞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包括正面、带有角度以及偏置碰撞等,而用于测试的车辆也有可能为同级别车型或不同级别车型。由于车对车碰撞测试,特别是带有角度的测试对场地和设备以及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或厂家的测试中心都能完成这类测试。
● 测试难点在哪里?
本次广汽本田进行的是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测试,这样的测试难点在于很难令两车到达精准的预定碰撞位置,从而能够保证25%的正面撞击偏置率。为了达到这一点,测试中心首先需要做到令两车的轨道牵引达到精确同步。因为一旦两车不能同步,便可能出现下面两种现象:
1.偏置率变大。首先我们把沿实验轨道牵引的车辆称为“目标车”,以15°夹角撞向目标车的车辆称为“子弹车”。如果子弹车牵引速度过快,提早到达撞击点,就会出现偏置率大于25%的现象。
2.偏置率过小。如果目标车牵引速度过快,则会导致目标车先于子弹车到达撞击点,偏置率就将小于25%;当两车出现更大的同步差时,由于相对速度较高,甚至可能出现侧面撞击甚至错过碰撞的现象。
除了两车轨道牵引需要精确同步外,这项测试还要求测试控制人员准确测算出两车的脱钩点。这是为了保证车辆脱钩后,可以在撞击点以标定时速进行碰撞。
在了解了有角度车对车偏置碰撞测试的一些基本常识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仔细观看并解读这次由两辆第九代雅阁进行的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测试。
雅阁双车偏置碰撞测试
● 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测试
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以下简称‘中汽研’)汽车安全实验室中,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次车对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测试,送测车辆是由广汽本田制造的第九代雅阁。由于中汽研汽车安全实验室拥有较为完善的第三方碰撞试验场,因此测试的硬件条件得到了保证。
碰撞的瞬间,两车瞬时相对速度超过了100km/h,由于撞击极为激烈,因此目标车与子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了车身的偏转,最终静止下来后,两车的方向进行了“互换”。而现场对车辆进行检查时可以看到,车辆没有发生燃油泄漏,四个车门可以正常打开,因此不论车内乘员的伤势如何,都有利于迅速逃生与抢救。
通过对两车撞击后的车身结构进行检查,可以看到车头部分均进行了有效吸能,因此乘员舱可以保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样的效果与本田自创的ACE II高兼容性车身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增加了“Y”型边梁以及上横梁的结构,因此在撞击时车身前部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分散和传导冲击力,从而确保了乘员舱结构的完整性,与车内约束系统一起实现了对车内乘坐者的保护。
从发布会现场公布的部分参数来看,也证明了两辆九代雅阁轿车可以在这样程度的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车内的乘员。
头部伤害指数HIC | 胸部压缩变形量 | |
目标车驾驶员 | 优秀 | 良好 |
目标车乘员 | 优秀 | 优秀 |
子弹车驾驶员 | 优秀 | 良好 |
子弹车乘员 | 优秀 | 优秀 |
● 双车15°夹角25%偏置碰撞与IIHS 25%偏置碰撞的差异
首先,IIHS 25%偏置碰撞为单车与固定刚性壁障进行正面无夹角碰撞,刚性壁障强度均匀、车辆受力位置、面积更加可控,因此对车辆的考察要素更为明确;而带有角度的小重叠面碰撞在生活中更加常见,也更加贴近实际。其次,由于撞击时两车行驶路线带有一定夹角,因此目标车的主要吸能部件,也就是前纵梁会发生错位,此时需要目标车通过发动机舱的其它部件来吸收撞击能量。
总结:
只要汽车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安全性就是摆在生产厂家面前的一个首要课题。尽管如今主动安全科技令车辆变得更加智能,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依然不容忽视,车对车碰撞就是部分车企为了提升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而增设的测试项目。对于厂家来说,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碰撞情况进行模拟当然是不现实的,然而在车辆的研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加贴近真实事故的碰撞测试,并依照测试结果设计或改进车身的安全结构,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文/图 汽车之家 张戈)
相关阅读:
辅助驾驶为主 本田技研安全技术体验
http://www.autohome.com.cn/tech/201409/84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