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尾造型设计
◆ 采用颜色统一的尾灯且平面化处理
2015款300C的尾灯利用LED光带的物理特性获得更均匀的环状光效,与现售车款强调立体的设计有所不同,尽管尾灯灯罩是立体造型,但光效是平面化释放的。
其实,尾部光源的统筹理念与车头是相同的,都希望用更为均匀且颜色一致的方式强调设计的一致性和美式的细腻感,无奈,未来进口到中国的车辆需要满足中国的相关法规,将同色的制动灯改为黄色。不过没关系,其他部位的设计同样能够体会到这种美国设计的变化。
◆ 细节的精细处理
在车头设计风格的整体基调下,后保险杠的线条也采取了较为柔和的处理,上沿装配的铂金质感饰条也做得更秀气了,保险杠微微上翘的趋势结合黑色饰板给人留下轻盈的印象。
另一个细节,我相信如果我不说,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融会贯通的车身腰线在接近尾灯的一段区域内出现了内凹,借助光线形成光影效果,讲究的是一种层次感。
更讲究的是贴在车位的300C徽标,你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其实它也呈内凹状,而这正是要与后翼子板的型面设计相呼应。
● 内饰设计采用传统与科技结合的方式,配色具有典型的美式情怀
文章开头介绍过克莱斯勒的设计体系,四个品牌由一个内饰设计部门负责,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Jeep、道奇还是克莱斯勒,它们的内饰都很“克莱斯勒”,而由于股本之间的关系,与菲亚特的相互渗透也在所难免,总之,未来,内饰的资源整合会更直接。当然,也会有一些车型例外,像Jeep的牧马人等应该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风格。
传统的观念,豪华感是内饰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现在又多了一个方向——科技感。2015款克莱斯勒300C内饰的整体造型与Jeep自由光基本一致,对于车载娱乐系统、空调、座椅加热/通风等功能全部集中在8.4寸的触控屏上进行控制。这还不够,连带有力量感象征的换挡杆都改为旋钮式。Chris认为,300C现在并不是一款过于注重速度感的肌肉车,在沉稳、舒适之余,强调的是驾驶乐趣,而换挡杆的形式只是观念的问题,并不会对操作感受有很大的影响,方向盘后方的拨片更能提供驾驭的快感。
有人认为内饰豪华感一定源自上等的材料,这个理解不能说是错,但有些绝对且不全面,首先材料一定不能廉价,更重要的是设计师花费的心思和情怀。
Chris从小生长在迈阿密,但相比迈阿密的海,他更喜欢加州的海,在他看来,加州的海更蓝,而他从小看的尽是因海水过浅而呈现浅蓝色的海,长大后他才知道,原来深海的颜色是那么迷人。2015款克莱斯勒300C的内饰配色正是源于Chris对海的情节,而与深蓝色搭配的则是来自沙滩的浅黄色。
编辑总结:
曾经以为美国人的情感表达是直接的、是张扬的,但如果你有过长时间与深受西方教育熏陶下的年轻人共处的经历就会对此有不一样的感受,是的,他们的表达方式确实直接,在他们的思路里似乎只有一条笔直的单行道,但观念时常较为保守,认定的东西就很难给后来者留有存在的空间。
这也是我在克莱斯勒总部与Brandon和Chris就2015款克莱斯勒300C设计话题沟通后感受到的一点,尽管要全球化,但300C仍旧是辆纯粹的美国车,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不用担心克莱斯勒在与其他汽车公司发生股本关系后,产品会不会被同质化的问题,这点Brandon可以保证,300C的造型依然保留本应传承的元素,而时代背景的写照则是设计思路的源泉,进而得到沉淀,即便时代变迁,在后续车型上还是可以看到当年的影子,就像即将在中国上市的新300C一样,车侧的线条还留着尾鳍被切割后的“疤痕”。在情怀的驱使下,美国本土特色的设计元素被不断精细化,表面处理工艺、颜色搭配都蕴含了设计师的心思,现在,如果要提到擅长诠释细节的设计流派,现阶段的美国车或许可以算一号了。(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