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延锋
东风延锋负责启辰T60(参数|询价)的全套仪表板总成、门护板总成、行李厢总成等绝大部分内饰零件,可以说延锋基本包办了启辰T60内饰的主体结构部分。
延锋是全球著名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延锋位列第16名,是该领域里中资企业的NO.1。延锋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在上海创立的何瑞兴机模厂,1979年与多家企业兼并成为上海延锋汽车内饰件厂,参与上海牌轿车的零部件生产。1994年与福特合作,成为中美合资企业。2014年回购伟世通(福特旗下零部件企业)股份,重回中资企业,次年收购江森自控全球内饰业务。延锋自1979年正式成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产汽车工业,走过了40年的激荡成长。
笔者此次对话的是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延锋”),延锋与各大主机厂的模式是与各车企集团建立合资公司,东风延锋就是由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和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截止2018年,已经在国内外拥有11家分子公司,研发中心位于武汉,具备独立自主设计研发能力。面向启辰T60的内饰件生产在郑州子公司,依照就近原则向郑州日产供货。
东风延锋目前为东风、广汽等车企旗下多个品牌合作,其中东风延锋郑州子公司于2011年建厂,从启辰的首款车D50就开始合作。
操的不只是造型这点儿事儿
东风延锋从启辰T60项目立项就开始参与其中,进行造型方案检讨。由于做为CPM(仪表板座舱系统模块化)的供应商,并不是管好自己的一块就好,仪表板总成的设计制造就像建造房子,虽然主要负责的是房子的墙体、地板和楼梯等主体结构,但在设计时还要考虑水电煤气管路和内外部家具电器的安装。
仪表板总成所涉及的是仪表板的A面(朝乘员的一侧)和B面(面向发动机舱一侧的内部结构),A面造型由启辰主导设计,确定了空调出风口、中控大屏、仪表盘以及各项操控区域等模块的位置。B面基于A面的造型,就要考虑各个功能模块背后的布局,B面的结构布局由东风延锋主导设计,进行复杂的系统设计,要协调内部各个电器元件的布局空间、线束走向、空调系统及风道的固定安装。
内饰总成在定型量产前同样要经过一系列试验,包括常规的环境可靠性(温度、湿度及光照)、耐久性(刚度、强度和耐久操作)、外观性能(色差、光泽及磨损测试)、材料性能(拉伸、弯曲、冲击、阻燃和剥离)以及安全性能试验。
进行安全性试验是因为仪表板总成涉及到气囊以及膝部碰撞等方面,所以还需要针对气囊展开、乘员腿部碰撞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
内饰比较特别的是需要进行通风和化学试验。通风是为了测试气密性和压力损失以及空气流量分配,针对座舱外部气体进入、车内及通风管道的空气流失和通风流畅性进行检查。化学实验则是针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的测试,一方面检测内饰部件在各种环境下所挥发的气体中的各种成分是否超标,一方面检查部件散发出的气体是否令人不适。标准要高于《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部件在制造中也会涉及一系列复杂工艺。例如仪表板总成,分为骨架结构、发泡层和表皮层,骨架结构就是B面以及整体的支撑架构,相当于人体的骨骼,未来各种电器元件、线束等模块都是安装在骨架结构上;表皮层则是与乘员直接接触的部分,起到美观、舒适和保护作用,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发泡层位于骨架结构和表皮结构中间,起填充和“柔软”作用,相当于人体的肌肉或脂肪。发泡层是提高档次感的重要部分,平常我们强调的仪表台柔软触感就是得益于发泡结构。
初步成型的表皮部件要进行搪塑工艺,这一步是为了得到我们平常熟悉的仿皮纹饰板,这是目前汽车上常用的材质工艺。
开个小缝让它更容易被气囊炸开
气囊的安装是重中之重。气囊一般要求在被触发后0.05秒内完全充气,但气囊是被安装在仪表板下的,所以气囊需要撑裂仪表板,才能完全展开。这就要求对仪表板进行弱化处理,否则过于结实就会导致气囊展开不及时甚至展不开。
前面说到表皮的假缝线,启辰T60采用的则是要求更高的真缝线技术。虽说在这样一体成型的工艺上并不需要缝线,但无奈追求高档质感的消费者喜欢,所以缝线就作为装饰出现,尤其是富有运动感的红色双缝线。在搪塑表皮上缝线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为了追求真实质感,一般都会要求针脚越密越好,起落针点离两端边缘越近越好。尤其是“双缝线到末端的距离”这一细节,为了避免给顾客带来造型上的断裂感,东风要求进一步缩小,东风启辰与东风延锋在对工艺的反复尝试和改进后,在保证和20mm同等合格率几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做到了4mm。
东风延锋与其他零部件供应商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部件制造完成后,并不是往主机厂一送了事,而是在郑州日产的总装线边上还有一个分支流水线,由东风延锋承包并出员工,将全套仪表板总成、门护板总成和行李厢总成等部件所涉及的相关电器元件、线束等模块安装好,形成一个基本组装好的驾驶台,然后送入总装线的内饰装配工段,再由总装线工人装入车架内。
由于篇幅限制,也为了避免大家阅读疲劳,上期内容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座椅、轮胎、气囊和驾驶辅助系统等供应商。(文/图 汽车之家 卫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