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体验 正文

堪比老司机?3款新能源车辅助驾驶体验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自动泊车场景二:不带车位线的侧方车位

汽车之家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还会遇到在路边停车的情况,而且这些车位还没有清晰的车位线,新手们面对这样的停车位也会比较头疼,侧方停车就将模拟这一情况。测试车位在两车之间,长度为6.5m(标准车位长度为7m)。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三车侧方车位自动泊车成败视频记录: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小结:可以看到侧方车位对于这三款车来说都不是难事,无论是雷达识别系还是视觉识别系的自动泊车只要是能够识别到车位,三款车都能很好地完成泊车入位的工作,失败率比较低。且车辆停泊姿态也比较端正,处在前后两车的中间,车身和道路边线平行。

●自动泊车场景三:带车位线的斜向车位

汽车之家

  在体验了两种常规的车位之后,我们将难度升级。用带车位线的斜向车位考验一下三辆车。斜向车位的宽度依然为2.5m,不过测试车辆和目标车位夹角小于90度,且我们要求测试车辆倒车入位,这样的车位泊车轨迹会比较复杂,无疑给自动泊车增加了难度。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据小鹏汽车反馈,小鹏汽车目前APA自动泊车系统并不支持我们测试的开口向后的斜向车位,他们认为这种使用场景较少,倒车入位的行车轨迹复杂,不如驾驶员车头入位操作便利,所以该系统并不能识别这样的车位。

汽车之家

三车斜向车位自动泊车成败视频记录: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小结:看来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场景,无论是基于雷达的自动泊车系统还是加入视觉图像识别的自动泊车系统,它们对车位的识别率都不高,即便能识别出车位,泊车入位的成功率也不高,特斯拉Model 3和理想ONE(参数|询价)都将此斜向车位看作是垂直车位进行执行,反复调整车辆角度之后,只能停止泊车动作。

汽车之家

几点体会:

  1、“找车位”能力还需加强。三款车型从车位识别率上来看,做得都不算出色。小鹏汽车G3虽然在雷达识别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识别,对于有车位线的垂直车位和无车位线的侧方车位,时识别能比较强,但在斜向停车位上却未能识别到车位。看来在“找车位”这个第一步上,大家都还有进步的空间。

  2、泊车动作挺自如。从自动泊车的动作来说,三款车的泊车动作还算流畅,挂挡和转向的速度都比较快。

  3、调整动作过多。在泊车过程中,三款车都为了能够将车位停入正位而进行多次调整,出现了“揉库”的现象,这也是目前自动泊车在执行层面不如老司机的地方。

  4、泊车过程无剐蹭。虽然我们设置了安全员,确保测试车辆与障碍车的安全距离,实际上所有车辆在监测与障碍车距离时,都没有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这点是值得称赞的。

全文总结:整体效率不如“老司机”

  虽然三款车型在自动泊车功能实现上走得是不同的路线,但整体的水平都差不多,泊车操作流畅度方面已经和人类驾驶员有的一拼了,不过在车位识别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整个泊车过程还是有些“缓慢”,还无法做到像老司机那般自如。对于刚上路的新手司机来说,只要你有耐心等待,它确实能够帮助你规划正确的泊车路径,不过对于老司机来说,它就显得不那么实用了。

  以上就是三款车关于自动泊车的体验,关于三款车辅助驾驶系统在低速跟随、自动变道、弯道识别中的表现,我们将在14日晚八点准时更新,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持续关注。(文/汽车之家 姜田双 摄 胡永彬 协助 新能源组)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