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电动车用车] 辅助驾驶功能现在成为了一个“时髦”的配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车型上,谈智能化必谈辅助驾驶。而且由于新能源车的电子构架给以电子元件为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实现提供了便利,让现下不少新能源车都搭载了各种辅助驾驶功能,有的还推出了选装包,那这动辄几万元的选装包香不香?究竟这些辅助驾驶功能是能拯救新手司机还是培养了马路杀手?我们找来三辆新能源车,理想ONE(参数|询价)/特斯拉Model 3/小鹏汽车G3,价位从有十几万到四十几万,车型级别有SUV也有轿车,看看它们的辅助驾驶功能的体验究竟如何?
此次体验分为两大类:自动泊车类和ADAS类(智能辅助驾驶),涉及的场景如下:
■自动泊车场景将体验:垂直车位、侧向车位、斜向车位
■低速跟随场景将体验:低速跟停、跟停后再启动
■高速巡航场景将体验:打灯自动变道、弯道识别及车道居中辅助
自动泊车功能可能是不少人最早接触所谓的辅助驾驶中的一项功能,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这项功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量产车型上。实际上辅助驾驶功能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可以释放我们驾驶员压力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也应用到上至百万级,下至十几万的车型当中,那这些辅助驾驶功能究竟能帮我们解决实际开车、用车的难题吗?还是和情景剧模拟的场景一样“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沦为鸡肋?
为了还原真实车主的用车场景,我们对车主(拥有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车辆)进行了调查,在“您最经常使用车上哪项辅助驾驶功能?“和”希望辅助驾驶帮您解决哪些问题?“这两个问题中,我们发现辅助驾驶最高频的场景集中在自动泊车、低速跟随、高续巡航这三大类当中。
我们将在这三大类场景当中分别对理想ONE/特斯拉Model 3/小鹏汽车G3三款车进行体验。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并非是三车对比,重点在于还原用车场景,看看不同类型的辅助驾驶功能体验如何?
无论是今天我们要体验的自动泊车还是未来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功能,它的实现都离不开“感知”、“决策”、“执行”这个逻辑。如果我们将自动驾驶比做人走路,那“感知”类的硬件就像人类的眼睛一样,车辆上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或超声波雷达的都可以看作是“眼睛”。今天我们体验的三款车型,虽然价位有所不同,但从搭载的“感知”类硬件产品上看,基本都属于主流水平。好了,说了这么多,究竟他们的体验有何不同?我们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