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热点事件四:轮胎竞标
1950年至今,已经60岁的F1赛场上曾出现过邓禄普、倍耐力、固特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铂Avon、马牌、英格尔伯特和火石9个品牌的轮胎,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功成身退、有的仍征战在赛场之中。由于普利司通作为F1单一轮胎供应商的合约将在本赛季末到期,因此2011赛季的F1轮胎供应正面临新的抉择,倍耐力、米其林和固铂Avon三大轮胎厂商加入了争夺战。
上述三家轮胎厂商都曾参与过F1赛事,米其林在1977年至1984年和2001年至2006年间,曾是F1赛车的轮胎供应商;固铂曾在1954年至1958年以及1981年至1982年,为F1供应轮胎;而倍耐力则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参与过F1比赛。
对于F1赛事的参与者来说,巨额的投入也意味着惊人的商业利益。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帮我们粗略了解F1赛事给轮胎厂商的回报,自从1997年加入F1大奖赛开始到2004年年底,普利司通轮胎在欧洲市场的知名度由13%上升到34%,增加了21个百分点。此外,轮胎厂商还能在赛事中获得更快的技术发展。
在F1成立之初的比赛中,车手们使用的轮胎都是宽度窄,花纹深的民用车胎。随着赛事的不断发展,由花纹胎到光头胎,由窄胎到380毫米的宽胎、由适用于所有温度的常规轮胎,到针对不同赛道地表温度而打造的专用胎……F1赛车的轮胎无论从外形还是成分以及性能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一改变也同时运用到了民用车胎上。我们现在能买到的“漏气保用”、“超静音”轮胎等,都是F1带给厂商的回报。
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于6月23日下午在法国巴黎召开,宣布2011赛季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将时隔19年之后再度回归F1,并成为独家轮胎供应商。这家意大利轮胎公司将从2011年至2013年为F1锦标赛提供轮胎。
据悉,倍耐力将在公司意大利米兰研究中心进行F1轮胎的开发,并在其土耳其Izmit工厂生产该轮胎。目前,倍耐力正积极致力于仿真模型和轮胎材料的开发,以期能够设计出最适合F1锦标赛使用的高质量轮胎,并达到F1锦标赛对轮胎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
国际汽联官方声明写到:“倍耐力被选作FIA F1世界锦标赛独家轮胎供应商,期限是从2011年起的未来三年。独家供应商需要严格遵照由FIA颁布的技术规则。”据FIA制定的2011年F1规则,倍耐力将提供六种不同类型的轮胎,包括四种不同的配方的干胎,大雨和中性两种雨胎。
FIA和倍耐力公司都未公布合同所涉金额细节。不过倍耐力宣称,这次签订的新合同可以“确保公平分摊因制造和后勤流程上所产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