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地车赛15辆赛车连环相撞
印地车赛起源于美国,1979年举办了第一次比赛。需要说明的是,印第车赛不只是美国赛车界参加,欧洲赛车界亦十分重视。相比F1,印地赛车在车重和尺寸上都更大,这就对车手的技术和胆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赛也更加激烈。从这个层面来讲,它更符合美国人的喜好。
当时比赛进行到第11圈,15辆车连环相撞,有些赛车飞在半空,还有赛车起了大火,跑道上全是烟雾和火星。而在这次事故中,驾驶77号车的威尔顿从另一辆车身上越过之后,腾空撞向右侧护栏。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后,还是未能挽回这位冠军车手的生命。
录像回放显示,丹·威尔顿的赛车之所以翻身是因为它在空中和翻转的时候毁灭性地撞到了护栏上,随后导致了着火,车被卡在护栏边。虽然当时有不少救援人员离他很近,而且很快向他的车跑去,但围栏像是一道屏障不恰时地隔离了他们。丹·威尔顿是英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卡丁车晋级至初级方程式的黄金一代车手之一,他的突然离开是赛车界一大损失。
■ “夺命”东望洋赛道
东望洋赛道素有“东方摩纳哥赛道”之称,它是澳门格兰披治大赛的赛车跑道,也是全世界上唯一同时举行房车赛和摩托车赛的街道场地。东望洋赛道最阔路面14米,最窄仅7米,赛道不仅紧窄多弯,而且路面起落差大,这让许多车手对这条“死亡赛道”爱恨参半。
东望洋赛道全长6.12公里,整个赛道包含了高速的直路和迂回的急弯,故被公认为世界上对赛车手要求最高的赛道之一。近年,尽管赛会一直致力改善赛道的安全设施,但是仍有许多车手在这里命丧黄泉。而就在今年,东望洋又一次频发的事故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根据录像回放,Mercedes-AMG Team Driving Academy车队车手Daniel Juncadella于16号站弯偏离走线,撞向外弯护墙后停下。随后驾驶保时捷赛车的Craft Bamboo Racing车队车手Laurens Vanthoor反应不及撞向奔驰赛车,而在其后方的赛车亦因躲避不及而相继叠撞。庆幸的是,这次事故并没有人员伤亡。
事实上,因为大量的伤亡事件发生。一直以来,就有澳门政界委员以及人权运动人士提议永久停办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但是作为拥有60余年历史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正因为高难度的赛道,俨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赛车赛事之一、一级方程式车手孕育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只能向那些勇士致以最高的敬意。
全文总结:
赛车从来就是勇敢者的游戏,这些勇敢者在为荣耀而战、向人类极限发起冲击的同时,也同时背负着极大的危险性。轻则受伤,重则失去生命,一切皆在弹指之间。在本文里,我们为大家列点了赛车史上那些令人悲痛的惨烈车祸。当然,这只是漫长赛车史上的一部分。我们并非想传播“负能量”,而是希望向所有推动赛车发展的英雄们致敬。(文/汽车之家 陈海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