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的蒙扎赛道竟是车手的噩梦
久负盛名的蒙扎赛道始建于1922年,位于意大利米兰东北30公里处。自一级方程式有史以来,蒙扎一直是意大利F1比赛的主办地,而它也是速度最快的F1赛道,大部分车手都会把握在悠长的直路上争取高速和时间。可正是这样,这也使得它暗藏致命的危险性。
作为F1最刺激同时也是最危险的赛道之一,这里发生的大小事故不胜枚举:1955年,意大利著名F1世界冠军车手阿斯卡里在蒙扎测试时意外身亡;1961年,驾驶法拉利赛车的特里普斯在第1圈就发生相撞,赛车失控冲进观众区,导致他自己和十几名车迷当场死亡;到了1978年,蒙扎的死光又瞄上了另一位天才出手瑞典人罗尼-佩特森……因此,将蒙扎赛道称为“喋血蒙扎”也不为过。
当时特里普斯(Wolfgang von Trips)形势一片大好,在比赛之前,他已经以33分高居车手排行榜首位,这站比赛只要顺利拿到第三,他便将提前锁定当年车手总冠军,而这也将是特里普斯职业生涯中首个F1世界冠军。而特利普斯在排位赛中顺利获得了杆位,积分排第二的队友希尔获得排位第四,比赛的形势似乎在朝着有利于特里普斯的方向发展。然而,“死神”此时却降临了。
比赛开始后,路特斯车队的车手凭借良好的起步冲到了前排,并且和特里普斯展开位置上的争夺,就在进入弯道之际,两位车手互不相让,最终撞在一起。路特斯的赛车被撞到了一侧,但车手没有受伤,可是特里普斯的法拉利赛车则撞向了观众护栏并且和护栏搅和在一起。特里普斯从赛车中被抛出,当场死亡,同时造成护栏后的十余名车迷丧生。
在六年的F1职业生涯里,特里普斯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29场比赛、6次登上领奖台、1次杆位和2个分站赛冠军。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特里普斯在1961年那个赛季的状态出奇的好,一直领跑车手积分榜,可以说这是他离车手冠军最近的一次了。这不仅是特里普斯个人的遗憾,也是整个赛车界的遗憾。
■ 车神埃尔顿·塞纳梦断圣马力诺
塞纳被誉为车神,可见他在赛车历史上的地位。他曾这样向人们阐述自己对F1的理解:赛车从来就是无上幸福和极度痛苦的混合体。他也曾这样表达过对死神的藐视:“如果死亡降临,那就让它突如其来、无法抗拒、彻彻底底,我可不愿在一架轮椅里残度余生。”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
1994年,塞纳转会威廉姆斯车队并签订了年薪1500万美元、为期两年的协议。信誓旦旦的他决心在威廉姆斯车队找回自己过去的辉煌。然而,塞纳在那个赛季的开局却十分糟糕,前两站均在获得杆位的情况因为意外无奈退赛,第三站的争夺正是在圣马力诺伊莫拉赛道展开。
正赛开始之前,事故就接二连三的发生:先是巴里切罗受重伤,而车手兰岑博格在排位赛时则撞车导致颈椎折断身亡。直觉曾告诫塞纳退出比赛,“赛道很滑而且没有足够的散热”,“这辆赛车难于驾驭,极不稳定”……塞纳在赛前就十分担忧。可退赛对于太多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千丝万缕的商业利益似乎早已封堵了回头的路。
事故发生后,重伤的塞纳立马被直升飞机运往博洛尼亚的医院,可经过抢救仍然无济于事,死亡时间定格在1994年5月1日18点40分。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以至于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塞纳的意外丧生震惊了全世界,媒体纷纷进行了大量报道。
据悉,工作人员在塞纳的车中发现了一面卷好的奥地利国旗,这是塞纳本来打算赛后用来纪念前一天车祸去世的奥地利车手兰岑博格。在塞纳的故乡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塞纳的传奇生涯还被拍成了电影,或许不少朋友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永远的车神(S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