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车养车 事故分析 正文

再聊安全意识 雪天高速二次事故分析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视频第2分40秒

  由于地面湿滑,事故发生前后,此路段已有多起交通事故发生,应急车道停了不少事故车,因此途径此地的车辆纷纷减速慢行,一些车辆开启了双闪灯。

汽车之家

  不过视频的第2分40秒,就在受损车辆人员下车处理时,一辆飞驰而来的SUV为了躲避本车道内的障碍物(路上的慢车或者是事故车中的人员),直接斜插撞入应急车道,重重的撞上路边水泥护栏,飞起翻滚后将停放在前方的白色赛欧肇事车严重追撞。

视频第2分42秒-结束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事故,受损车辆载好乘客迅速离开事发地点,前往相对安全的区域处理。开出事发地几百米后,摄像车上的乘客表示可以靠边停车,驾驶员则表示路面湿滑刹车困难,应当迅速离开桥区。

汽车之家

  从此前的对话和情况处理来看,摄像车驾驶员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相当丰富的处理险情的经验,应该说这次事故中他并没有什么明显过错。

●  视频小结

  看完整段视频,被现场惨烈一幕震惊的同时,相信不少朋友与我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路上的事情真的很难预料,也没有道理可讲,你不撞他他撞你的事儿真的太多了。

  就如同视频中的摄像车和黑色雅阁,遭遇紧急情况从容的停下了,不曾想还是遭遇了追尾。或是追尾它们的白色肇事车,事发后在应急车道内停的好好的,仍然没能躲过飞来横祸。

  再说视频中的摄像车,驾驶员通过合理的操作将事故概率降到了最低,仍然没能躲过一劫,真的为他感到冤枉。的确,很多时候事故是否发生更多的要取决于别人而不是自己,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将事故概率降到最低,肯定谈不上绝对避免。

  就本段视频来说,虽然发生了事故,但我们觉得摄像车仍然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教材被大家学习借鉴,在这起事故中他已经将危险降到了最低。


  当然,正面例子并不代表没有任何教训值得吸取,下面我们就回顾几个场景,看看视频中还有哪些可以做的更加完善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教训一:桥区温度低/行驶要减速

汽车之家

  视频第31秒,车内导航传出提示音“前方桥梁”。可能很多朋友并不清楚,由于空气流动性以及不接地气等原因,一般桥梁上的地表温度要低于地面,因此桥区路面要比普通路面更加湿滑,进入桥区要更加注意。尽量提前制动减速,拉开车距。

教训二:应当提前采取制动

  当视频44秒时前方突然大面积亮起刹车灯,此时由于摄像车距离前方车辆很远,目测预计超过200米,因此摄像车并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应该只是收油滑行。

汽车之家

  直至视频第48秒左右,由于车距迅速缩短,才采取了制动措施,应该说这一疏忽给后面的追尾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我们建议高速驾驶,即便车距足够安全,也应当在前方刹车灯亮起时缓踩刹车,一方面避免车距迅速缩小,另一方面也给后车足够的提醒和反应时间,毕竟自己停下了有时并不保险。

教训三:迅速转移出桥区

  视频第1分30秒-2分40秒间,事故车分别停进应急车道,同时车内人员下车查看情况。在这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如果车辆可以自行挪动,应当迅速拍照后离开事发地点。

汽车之家

  由于桥区地势较高,并且人员无法彻底离开高速路进入安全区域,加上桥上路面更加湿滑,同时路面高度多少有所起伏,驾驶员视线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防止粗心大意的驾驶员在此处再次发生危险,我们建议尽可能的不在桥上停留。

补充:撞击瞬间不要乱打方向

  这里我们要补充一点,其实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事故,为了避免事故我们要注意的方面其实很多。但是当危险来临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将危险降至最低,即将碰撞时切勿乱打方向,尤其是在桥区。如视频中的肇事SUV,乱打方向不仅不会保住自己,还有可能因为重心失控而撞击更多的车,并且当时真的有坠入桥下的危险。


●  本文小结

  看过视频相信不少朋友会有些后怕,视频中的事故场景让人震惊,也不禁感叹危险真是无处不在。面对危险我们无法保证绝对避免,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降低它的出现概率。希望行驶在路上的人们能够做到文明安全驾车,冷静处理突发状况,安全到达目的地。(文/汽车之家 郭骁)

  当我们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得知此文章拍摄车的车主就是我们编辑的朋友,这位不幸被追尾的朋友也在汽车之家论坛里对此事故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点击重看帖子

高速安全

用车养车

用车养车》频道帮您解决车辆使用上遇到的问题

文章标签: 时事热点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