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MLP平台的SUV产物
平台化生产是大众近些年来一直在贯彻的产品战略,不仅可以节约开发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所谓平台依我的理解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理念上的,就是没有真正的流水线平台只是一种概念。另一种就是客观的平台,即底盘前半部分的设计布局。MLP平台就属于后这,该平台具有轻量化车身,纵置发动机以及前轴前移保证合理重量分配等设计。Q5与我们熟知的A4L都出自于这套平台。
与X1相同铝制下摆臂长度不大质量轻,底盘密封很好比较规整,一款偏重城市化的SUV这样的悬挂让我们满意。
大众新途锐——非硬派越野的代表
我们经常把非承载式车身和整体轴悬挂的组合成为硬派越野,它们有着坚固厚重的底盘以及采用分动箱硬连接的四驱传动方式并具有机械差速锁进行限滑锁止,而途锐则不然,并没有承载式车身也没有整体轴悬挂,但是通过性丝毫不减,可以称得上是非硬派越野的代表。
途锐后悬挂使用双叉臂的悬挂架构,虽然在结构上不如多连杆那样稳定,连杆看上去也并不粗壮也并没用使用铝合金的轻质材料,不过途锐的通过性并不需要横冲直撞,除入门级车型外空气弹簧取代了传统的金属螺旋弹簧,其根本目的是起到底盘升降的作用。
通过中控台上的控制键可以调整悬挂高度,高速时降低悬挂提供更可靠的稳定性,遇到复杂路况时升高悬挂增大接近角和离去角提高通过性,从图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悬挂两个极值之间的差别。
如果仅凭我说这款非传统硬派越野车的通过性并不体现在横冲直撞上不能令你信服的话我们来看视频,看看强大的电子辅助是否能与机械锁媲美。画外音:D7000的视频拍摄效果还不错。
新普拉多——依然传承经典
如果你去过新疆西藏走过川藏线会发现在那面路上跑的车基本都为普拉多,而经过几次的换代普拉多依然保持了非承载式称身和整体桥悬挂的经典搭配,从本质上并没有向城市化SUV推进,依然保持了传统风格。
由于使用非承载式车身所以车身大梁清晰可见,显而易见这种车身结构强度高,完全可以应付越野路况中的扭曲及冲击;在前双叉臂悬挂中我们看到粗壮的大A字臂,这也让我们对前悬的强度有了很大的信心。
仅有非承载式车身并不能称为标准的硬派传统越野车,整体轴悬挂同样重要,整体轴的设计在刚性上自然不用多说,而另一个优势就是对悬挂的压缩及拉伸行程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高配车型所使用的空气悬挂及KDSS防倾杆控制系统对于越野的稳定性也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不过整体轴的舒适性真的是个大问题,坐在后座行驶中悬挂的跳动感很明显,不时会感觉很颠。
英菲尼迪QX56——悬挂像车身一样敦实
豪华全尺寸SUV在北京车展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如体验的同事回来跟我们的表述一样:真是太大了。仅仅有这敦实的外观是仅仅不够的,如果头重脚轻那么只能称之为摆设,那么我想说的是QX56的悬挂像车身一样敦实!
在写这篇文章是一位同事看到这个悬挂的照片,当时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车,只是面对照片跟我说了两个字:XX。的确如此,如果你再对这套悬挂的坚实程度有任何疑问的话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非承载式车身与双叉臂的悬挂结构相组合且每个部件都非常粗壮,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词:一分钱一分货。
豪华全尺寸SUV QX56使用带有分动箱结构的中央多片离合器,且4轮带有电子辅助,总之从底盘的结构及坚实程度就不难看出这辆车的能力。
虽然不是我们自己的测试,但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视频至少可以让我们对这个大块头的能力有个初步了解。画外音:测试者驾车时没有系安全带这一点令人发指,作为媒体没有起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结:
今年上市的12款SUV的悬挂结构总体来讲我们都比较满意,只有海马骑士和奇瑞瑞虎这两款前驱车的悬挂令我们有些担忧,不过根据这两款车的产品定位简单的悬挂结构也是可以满足的;其实话说回来讲如果是一款城市SUV那么舒适性其实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每天在城市的铺装路面上驾驶,最多也就是周末出游偶尔走走烂路罢了,而我们很多时候关注的四驱也其实也就是在湿滑路面上提供安全保障也就够了。
回到文章中的几款车,如果真的想玩越野普拉多依然是第一选择,当然如果手头的钱并不富裕哈弗H5也是入门级玩家的首选;我们自然不能忽略途锐,这款车是所有车型中将能力和舒适度中和的最完美的一款。其余SUV都更适合在城市中穿梭,我也相信QX56也只是那些一小部分人用来享受和展现自己实力的游艇而已。(图/文 汽车之家 张可)